摘要:塞尚作為后印象派代表畫家,其藝術風格獨具一格,他擺脫了古典主義的框架束縛,推開現代藝術的大門。繪畫不在是取悅視覺的簡單概括,而是更深刻的剖析事物的內在核心。塞尚是個極具探索精神和創造力的藝術家,他用色彩的冷暖塑造空間,用色彩分割畫面,他用幾何形狀去描繪所見之物,用色彩表現畫面的秩序感。少兒美術教育對于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及感受力,研究分析藝術大師的作品,提煉其作品中色彩,應用在少兒美術繪畫中,更能啟迪少兒美術創作,開拓少兒美術的新境界。
關鍵詞:塞尚;色彩;少兒美術
一、塞尚繪畫中色彩的特點
塞尚作為后印象派畫家,早期繪畫風格受到印象派的影響,他的作品中的色彩用筆都有畢沙羅的影子。早期作品中的色彩追求光線的表現,直到他走進大自然,才真正的找到屬于自己的繪畫風格。塞尚與后印象派其他畫家不同,他的作品更加客觀理性,后印象派的畫家們都受到印象派的影響,但是他們通過自我探索,不斷的創新,發掘新的繪畫理念,最終都離開了印象派,高更與梵高無法忍受客觀現實的束縛與限制,而塞尚是覺得對于物象的客觀還不夠。塞尚的作品帶給人的秩序感,如交響樂般的形式構成,他的作品《圣維克多山》系列作品都是能代表他的繪畫風格,畫中用多個視角去觀察,近處用暖橘色,黃土色進行刻畫,深淺不一的綠色,暖棕色的交融,使畫面前景的樹木房屋有向前推的空間效果。遠處高聳的圣維克多山脈用冷藍色,紫調去涂抹,映襯著天空的藍色,用冷暖色塑造空間感。整個畫面中沒有過多的色彩,卻能使畫面和諧統一。傾斜短小的筆觸更增加了畫面的統一美感,充滿豐富的動感變化。他用色彩鑄造形狀,畫面中緒論是房屋,樹木,還是山脈都有種平衡感與秩序感。他的另一幅作品《梅塘城堡》更加深了幾何結構的穩定性。塞尚的作品中可以發現,他用不同的幾何形狀來概括物體,塞尚通過圓柱形,球體,圓錐體來描繪自然的理念。塞尚的靜物作品,更是將靜物繪畫推到極致,他會用多個視角去描繪,他作品中的色彩是最純粹的色彩運用,畫面中桌子與花瓶盤子是不同視角,這樣的安排更能使繪畫有更大的開闊感,桌子上的水果鮮艷奪目,紅與黃色的明亮運用,在整個畫中都是奪目耀眼的存在,白色的布子與后面的大背景布形成斜線構圖比例,畫面的穩定性更好,白色陶瓷杯與襯布的顏色呼應對稱,更具表現力,畫面和諧統一。背景布與桌子的顏色呼應,古典的美好與現代色彩相結合,畫面的層次感與秩序感呈現出來。他用幾何形概括物體的表現方式與多視角的觀察力激發了現代藝術的產生,畢加索也曾說:“塞尚是我唯一的大師!”立體派是受到塞尚的影響,用多個視角觀察物體,創造出獨特的繪畫風格。
二、塞尚繪畫作品中色彩應用在少兒美術中
塞尚對于現代美術有巨大貢獻,他的超前的繪畫理念,色彩的獨特搭配,這些都是值得學習的,研究分析塞尚繪畫中的色彩運用有助于發展兒童美術的應用。少兒美術的色彩在繪畫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只是作為附屬,繪畫中教師更多的關注造型能力的培養,在兒童1~3歲期間的涂鴉期,并沒有對于形體的概念,更多的是出于繪畫的好奇心,這時候的孩子對于色彩的認識也是懵懂無知的,喜歡選用顏色鮮艷的色彩還繪畫。教師應該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來進行引導,色彩上是基礎性簡單的色彩練習,冷暖色的作用很好的激發少兒美術的色彩感知力,將塞尚繪畫中的色彩冷暖特點運用在少兒美術中,用更為簡單的色塊去激發孩子的色彩感知力。3~5歲的孩子是出于象征期,他們是根據記憶創造象征符號,進行說明性圖解,抓住這時期孩子的特征,用色彩的補色,與層次感營造畫面的表現力,這與塞尚的繪畫中的秩序感一致,用幾何形狀概括物體特征,使孩子用整體感去感知物體之間的聯系。孩子喜歡畫畫是天性,他們喜歡用不同的艷麗色彩表現所見所聞,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尤為重要,塞尚可以通過印象派打開色彩的大門,而大自然的饋贈更是他繪畫的寶藏,他在自然中找到繪畫的真諦,感受自然之美可以激發繪畫潛能,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繪畫天賦,通過觀察,體驗生活的美,教師帶著學生走進大自然,去真正的感受自然色彩,去觀察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看看真實大自然的色彩,不同葉子的顏色搭配在一起的美好,不單單是用眼睛去觀察,還用皮膚的感受力,去觸摸去體會,去聞,調動身體的感官去了解大自然,當孩子們真的感受到自然的美,帶著這份美好展現在畫紙上,去創作出熱烈的陽光,清涼的海水,一片片的層次豐富的綠色樹林,同時估計少兒大膽想象,用色,可以是紅色的小羊,藍色的樹木,紫紅色的天空,畫面豐富又賦有想象力,講這些豐富的元素在用一種秩序感放置在畫面中,營造出一種獨特美感。
作者簡介:郭瑤(1990.2),女,漢族,遼寧撫順,研究方向:油畫。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