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瀟 胡幼梅 梁曉珍
摘要:在當今社會,設計師是使設計作品發揮社會功用的決定性因素。但是,隨著競爭的加劇,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感存在下降的趨勢,導致在與客戶的溝通中原則性下降,使得設計糟粕的泛濫。本文主要針對設計師在工作中的堅守與讓步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設計師、客戶、社會職責、堅守、讓步。
談到設計師,首先我們要清楚設計師的社會職責,才能更好地進行一系列話題的探討。
1、設計師的社會職責
設計師的是設計創造的主體,而設計創造是自覺的、有目的的社會行為,不是設計師的“自我表現”,所以設計師要明確自己的社會職責,自覺地運用設計為社會服務,為人類造福。
作為設計創造的主體,設計師的設計必須是用來改善人們的生存條件和環境,使之能夠更好的生活,適應環境。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說就是:“為人類的利益而設計”。這不但是當今社會對設計師的要求,也是設計師崇高的社會職責所在。也只有做到堅守社會職責的同時,設計師的設計才有意義,設計師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為人類的利益而設計”這里所說的“人類”,是全體的人,并不是貴族的設計,尤其是那些被遺忘的大多數,更應該得到設計師的關注,正如“現代設計之父”威廉·莫里斯所倡導的:產品設計和建筑設計是為千萬人服務的;而不是少數人的活動。
“為人類的利益而設計”聽起來似乎有點抽象、很空泛。其實,設計師只需要首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即設計師的職業道德,這是履行社會職責的基礎。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從事每一個的設計之前,都要對所面對的設計任務有正確的道德判斷,判斷是否他的設計有利于社會利益,還是有損于社會利益。并作最終的設計判斷。
2、堅守自我,永不放棄
當然設計師并不是決定設計品的唯一因素,其中客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設計、美術都是主觀性的東西,很難得到廣泛的認同(想想看梵高為什么死掉了很多年才突然成為大師)。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隔行如隔山”,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的不公正的遭遇,但是在遭遇不同意見的情況下,如何堅守自我,下面舉一例來說明。
早在300多年前,英國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建筑設計師克里斯長·萊伊恩幸運地承擔了溫澤市市政府大廳的設計任務。這位年輕的設計師充分利用自己豐富的工程力學知識和多年的實踐經驗,巧妙地設計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撐大廳天花板的方案。經過一年多的施工,市府大廳交付驗收。然而,權威人士卻認為只用一根柱子支撐天花板保障不了大廳的安全,責令萊伊恩再多加幾根柱子。
萊伊恩堅信自己的設計,聲稱“用一根堅固的柱子足以保障大廳安全”,并列舉相關實例據理力爭。不料,他的固執與爭辯卻惹惱了市政官員,險些被送上法庭。面對種種壓力,萊伊恩陷入兩難境地:堅持自己的主張,就意味著公然與政府官員作對;放棄吧,又有悖于自己堅持的科學準則。后來他終于想出一條應付這些愚昧無知的“權威人士”的兩全之策。他請施工人員煞有介事地在大廳里增加了4根柱子,不過,這4根柱子并沒有與天
花板接觸,其間留下的縫隙,人們站在地面上根本無法察覺。
時光飛逝,一晃300多年過去了。在300多年的時間里,市政府官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但誰也沒有發現這個秘密,大廳的天花板也未曾出現任何險情,支撐天花板的柱子仍然是最初的那一根。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市政府在修繕大廳的天花板時,才發現柱子與天花板之間存在的狹小縫隙,而且在中央柱子的頂端刻有一行小字:“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柱子。”
如果沒有當時萊伊恩對自己設計的堅持,莫里斯大膽的風格創新,就不可能成就后來的輝煌。所以有時候在與客戶進行交流的時候,從自身專業角度的出發,我們要對客戶耐心講解,甚至據理力爭。這樣做不但是對客戶負責,對自己負責,更要對自己的專業負責。
3、適度讓步,拒絕糟粕
目前社會對于設計師的很多不公平看待問題,這些問題是長期現實存在的,在你成為大牛之前不能夠被中和的,那么就學會分開,做客戶的設計拿老板的錢,做自己的設計開自己的心,然后用開心去引導你的工作吸引更多的客戶,直到你是這個循環的唯一點,那么你就會永遠開心了。如果你是用設計來吃飯,來養活你自己,那么在你做到不需要從工作角度看待設計之前,把對設計的熱愛、熱忱、理想從你的工作中分離出來,否則你只會糾結。
先就業、不挑剔,后擇業、再定位。這是比較明智的選擇。要自己敢去做,加強自己的專業能力,把自己的設計思想傳達給客戶。擺正自己的思想,要學會溝通,也要學會忍耐,經過自己幾年的努力,并隨時調整、定位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或工作職業。不要被當前的就業壓力所畏懼,要檢查、調整自己的學習知識結構和社交能力。在現代經濟社會大潮中學會推銷自己,介紹自己,像藝術設計一樣展示自己!這就是我所謂的適度讓步。
不可否認,當今設計界泛濫著“為金錢設計”的風氣,有的設計師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喪失了社會公德心,設計中充斥著頹廢、墮落、不健康、不文明的東西,成為社會公害,例如色情卡,賭博機等。還有不負責任、蒙混過關的風氣,設計出的“杰作”
既不宜使用,又不宜觀賞和收藏,只能擠壓貨架和倉庫,或是成為視覺污染、環境垃圾,造成資源極大的浪費。其他任何缺乏設計道德的不良風氣和破壞環境、欺騙消費者、盜用專利等一系列的,都應成為我們設計人抵制的和反對的。這就說我所說的拒絕糟粕的設計。
4、結語
總而言之,設計師應該把自己的設計與人們的需求緊密聯系起來。設計師不止要面向市場,為市場設計,還要面向社會,關注社會,關注人們的生存狀態;關注人們的真實需要,盡自己的智慧與能力,真心實意地滿足這些需求設計,為社會服務,為人類的利益設計。
作為一個尚未進入設計界菜鳥的我來說,并不知未來怎么堅守自我,但我會堅守自己的做人原則:農家子,出鄉關。定志向,學本領。做自己,學八方。扶弱小,壓猖狂。八方緣,互幫助,同吃苦。太陽照,要陽光。內心明,不藏奸。心要善,分好壞。懲邪惡,揚正氣。三思行,不悔恨。愿此生,不虛度。
參考文獻:
[1]? 《設計學概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尹定邦2012年1月第二版.
[2]? 徐偉新等.《中國新常態》.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1日版.
[3]? [英]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著,蔡承志譯.《創作大師—— 從喬叟、丟 勒到畢加索和迪士尼》.中信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
[4]? 左佐 .《設計師的自我修養》.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年7月1日 版.
(作者單位:百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