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
【摘要】:在小學學段的美術教學中,過于強調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是不行的,需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階段的美術任務應該是鞏固興趣的基礎上,在技能方面適當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著重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以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了促進小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造型能力的提高,美術教師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與義務,形成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地挑戰自己,在探索與創新中前進。
【關鍵詞】:美術教學 造型能力 提高 策略
美學家蔣勛說過:“沒有美,沒有沉思,成就不了文明。”正是因為繪畫、雕塑與建筑,在最沮喪致死的時刻,依然煥放著生命動人的光彩,使我相信,那“美”便是生命的唯一目的和意義吧。
“美”這個概念有些抽象,可以說是抽象中帶些具象,具象中摻雜些抽象……正如古語云:“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每個人感受美的能力是不一樣的,至于對物象的感受,也只有依靠個體的審美能力去體會,而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這種審美能力,就需要不斷地接受美術教育以及不斷地積累感官經驗。在小學階段對于“美”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小學生的造型能力體現的。
學校是學習知識提高表現能力的場所,從一年級開始,學生要逐漸形成有明確的目的指向的“表達性自我表現”。但是,任何表達性自我表現都需要相應的技能技巧支撐,這正是作為學校必修的美術課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在小學的低年級階段,過于強調表現能力是不行的,需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低年級的任務應該是鞏固興趣的基礎上,在技能方面適當提升。
這就要求教師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著重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以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造型是指“運用描繪、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創作視覺形象的藝術創作活動”。“造型”的最終目的是要創作出一個具體的形象。這個形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而我們創造形象最終是要依賴并充分利用我們的美術課堂。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談到的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小學生造型能力的策略,那么,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提高呢?有哪些策略呢?
構成造型藝術的元素包括點、線、面、色彩、結構、明暗、空間、材質、肌理等,造型能力是運用豐富的美術語言塑造物體特有形象或創造出形象。如果缺乏造型能力,即使內心有豐富的想象力,也很難恰當的表達出來。掌握繪畫造型能力,會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強烈學習興趣,并渴望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這就要求美術教師應制定一些符合美術課堂實際情況、切實可行的策略以輔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及研究,我總結了如下幾點美術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美術造型能力。
一、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
低年級學生的繪畫意識是學生認知水平的體現,這就要求教師要科學的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首先,美術課上對物體進行觀察時,引導學生從物體的形態(形狀)、色彩(顏色)、紋樣等方面進行細致的觀察,并嘗試用不同的工具加以表現,表達出學生對物體的理解和感受。其次,在學生的觀察過程中,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適當引導學生可以對物體進行聞一聞、摸一摸,以加深對物體的感受和理解,在傳授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美術學科專業用語,如采用對比的方法、變化與統一這些專業名詞引導學生,另外,在觀察的時候還要考慮物體的方與圓、粗與細、長與短的變化,也可以對物體進行簡化或者夸張,借物寓情,把個人的情感通過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第三步,在觀察的時候可以教授學生“整體—局部—整體”的觀察方法。例如,在教授二年級學生繪制大象的形象時,把大象的身體看做一個整體的形象(半圓形),首先把大象的形象繪制成半圓形,對形體進行適當添加和調整,將大象的四肢及鼻子繪制出來,再將外輪廓調整至接近大象外形的樣子,畫至這里,我們再整體的觀察畫面,檢查一下是否有未完善的小細節,最后再調整至畫面和諧、形體自然。運用上述觀察方法,會把對象變得非常地簡單,由此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并在快樂中學習美術。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真實中感受物體的形態
為了讓學生在真實中感受物體的形態,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可以創設課堂情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例如,在講授二年級下冊《點、線、面》一課時,讓學生回想生活中含有點、線、面的物體的元素時,可以讓學生觀察教室里的物體,也可以將學生帶出教室一起尋找,這樣做可以更好的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今后的美術學習中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觀察方法以及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三、培養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方式
在小學美術的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的造型能力薄弱,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造型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應適當對學生學習方式進行培養,課堂中可采用寫生和臨摹相結合的方法。寫生可以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形體的魅力,了解形體的來龍去脈,從而可以畫出科學的形象。臨摹可以有效地解決“不會畫”、“不知如何下筆”的問題,學習別人的繪畫方法,積累經驗,樹立學生的美術課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的提高小學生的造型能力。
在美術課堂中,提高小學生的造型能力,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才能改進,小學生的造型能力才能提高,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為了促進小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造型能力的提高,美術教師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與義務,形成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地挑戰自己,在探索與創新中前進。
【參考文獻】:
【1】蔣勛.美的沉思.湖南美術出版社,2014(9)
【2】尹少淳. 小學美術教學策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4)
【3】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