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分析艾灸聯合穴位貼敷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計調查了6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患者為我院在2018年1月 ~2019年8月期間收治,按照治療差異分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加艾灸聯合穴位貼敷干預,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腰椎活動障礙評分(1.4±0.3)分,疼痛癥狀評分(1.7±0.2),肢體麻木評分(1.1±0.6)分,數據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數據是96.88%(31例),較之于對照組的78.13%(25例)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艾灸聯合穴位貼敷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效果較好,可以促進癥狀改善,提升患者滿意度,建議進行臨床推廣。
【關鍵詞】艾灸;穴位貼敷;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效果;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142-0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中常見的脊柱外科疾病,可導致患者出現腰背疼痛、肢體麻木等癥狀,并引起腰椎活動受限,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勞動力[1]。臨床中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式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類,保守治療包括理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一般采取髓核摘除術,但適應癥比較狹窄[2]。中醫認為該疾病的發病和陽氣虧虛、肝經濕熱以及脾腎陽虛相關,在治療上應致力于活經通絡、補益肝腎,艾灸與穴位貼敷便有此療效。故此,文章分析了其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效果,并選取了2018年1月 ~2019年8月期間的6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觀察,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計調查了6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患者為我院在2018年1月 ~2019年8月期間收治,按照治療差異分組,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加艾灸聯合穴位貼敷干預,每組32例患者。觀察組年齡最小是56歲,最大是77歲,平均值(62.6±1.4)歲,病程1 ~13年,平均值(7.1±0.4)年,包含男性20例,女性12例;對照組年齡最小是55歲,最大是77歲,平均值(62.4±1.6)歲,病程1 ~12年,平均值(7.3±0.5)年,包含男性22例,女性10例。患者經影像學檢查可以確診。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性比較結果P>0.05,可以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推拿按摩、康復訓練、電刺激、藥物治療等綜合治療干預措施。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應用艾灸聯合穴位貼敷干預,內容如下:
1.2.1穴位敷貼
首先對患者進行辯證分型,配置醫囑藥物,研磨成粉狀后加蜂蜜和凡士林混合使用。取腎俞、阿是穴、委中、腰陽關穴位進行穴位敷貼治療,具體藥物方案按照醫囑進行,例如針對氣滯血瘀型患者,應用丹參、地龍、當歸、三七以及沒藥等,針對寒凝濕滯型患者,應用半夏、辛細、甘草、茯苓以及細辛等。老年患者使用刺激性強的藥物需要縮短穴位敷貼時間,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敷貼周圍皮膚狀況,及時的進行清潔消毒,保持皮膚干爽舒適,敏感肌膚患者需涂抹抗過敏藥物后治療,并使用抗過敏膠布固定。
1.2.2艾灸
依舊按照辨證施治的基本方針進行治療,將患者分為陽虛寒盛型、氣滯血瘀型、肝腎虧虛型等多個類型,取對應穴位進行艾灸。例如針對陽虛寒盛型患者,應取腎俞、承山、次髂以及四腰穴等穴位,針對氣滯血瘀型患者,可取血海、腎俞 、陽陵泉以及五腰穴艾灸。治療時,應用溫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種手法,點燃艾條,在距離穴位皮膚適合位置施治,避免導致皮膚燙傷,治療后艾條置入滅火瓶中確保安全,治療后30min加強觀察,適當休息后再外出。
以上治療手段每周進行5次,兩組均持續治療一個月后觀察效果。
1.3觀察指標
參照中醫相關評估標準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指標包括腰椎活動障礙、疼痛癥狀和肢體麻木。評分0 ~4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應用自主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患者滿意度,問卷包括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維度,滿意度=(滿意+較滿意)/32*100%。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以SPSS23.0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X2和t值檢驗,P<0.05表示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觀察
觀察組腰椎活動障礙、疼痛癥狀、肢體麻木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分析
觀察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數較之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長期腰肌勞損引起的疾病,以腰椎間盤中髓核突出、衰退、纖維組織發生破壞等為重要的病理表現,疾病可引起腰椎疼痛及活動障礙,降低了患者的勞動力,對其生活和工作的影響比較嚴重[3]。現代醫學治療本病無特效方式,唯有手術治療比較直接,但手術適應癥狹窄,患者耐受性差,不適以廣泛推廣。
中醫學將本病歸屬于“痹癥”范疇,并認為其病機在于陰氣陽氣不協調、陽氣不足,在治療上也遵循中醫的辨證施治原則,對患者進行辨證分型,實現了對癥治療。中醫艾灸具有活經通絡和補益肝腎的作用,能夠促進病灶區血液循環,驅濕除淤,中醫穴位敷貼經穴位促進藥效吸收,不同的藥物組方可以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例如散寒消滯、活血化瘀等等[4]。本研究中,觀察組經治療后,各項癥狀評分顯著更低,并獲得了較高的治療滿意度。
綜上所述:艾灸聯合穴位貼敷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效果十分明顯,可以促進癥狀緩解,值得使用。
參考文獻
[1]李敏儀.探討艾灸聯合穴位貼敷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效果[J].哈爾濱醫藥,2018,38(1):88-89.
[2]梁帶香,張冬蓮,廖漫, 等.艾灸聯合穴位貼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9):138-140.
[3]劉永濤,顧霄鵬,程芳令, 等.通痹止痛壯骨湯聯合艾灸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70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20,27(2):309-310.
[4]侯丹,李曉屏,黃啟靜, 等.艾灸聯合中藥包熱敷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2020,3(2):136-139.
作者簡介:
陳君(1987-),女,漢,河南泌陽,本科,護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護理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