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彥娟
【摘? 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38例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研究組與對照組各19例,分別給予舒適護理與常規護理,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綜合評價。結果:研究組認知優良率為68.42 %,對照組為15.79 %,P<0.05;研究組患者的遵醫行為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4.73 %,對照組為78.95 %,P<0.05。結論:舒適護理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能夠對患者生活質量起到改善作用,患者滿意度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舒適護理;高血壓;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151-02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腦血管疾病,且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該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且呈年輕化趨勢,高血壓可造成患者頭暈、頭痛等癥狀,且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可造成患者心室重構、腦卒中,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提高高血壓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臨床針對高血壓尚無特效根治方法,大部分患者需長期依賴降壓藥物。因此,對患者輔之必要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本文以60例患者展開研究,探究其實施舒適護理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高血壓患者展開研究,隨機將其劃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均為19例。研究組男10例,女9例,年齡為(55-79)歲,平均年齡為(51.8±6.9)歲;對照組包含男11例,女8例,年齡為(56-80)歲,平均年齡為(62.1±7.1)歲。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定時測定血壓,加強健康教育。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舒適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心理護理:受疾病的影響,高血壓患者多伴隨焦慮、煩躁等心理,對自身病情缺乏治療信心,部分患者甚至不依從治療。護理人員要尊重、理解患者,以親切、友好的態度與患者交談,贏得患者的信任,鼓勵患者傾訴、表達,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盡可能滿足患者合理化需求,鼓勵患者參與到散步、打太極、看戲等娛樂活動中,愉悅身心,消除負性心理,提高治療依從性。(2)生理護理:密切關注患者血壓指標及其他各項生理指標變化情況,對于血壓不穩定患者要督促保持臥床休息,幫助患者擺正體位,定時為患者翻身,加高床檔,防止墜床意外事件的發生。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飲食上以新鮮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食物為主,補充鈣、鉀等元素。(3)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住院環境。病房內定期消毒,勤通風換氣。可以播放廣播、輕音樂等,營造輕松的氛圍。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動作輕柔,增強患者舒適度。(4)高血壓知識教育: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病因及可能引起的并發癥,告知高血壓日常生活禁忌,消除高血壓高危因素,語言要通俗易懂。(5)用藥指導: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說明長期服藥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做好監護,遵照醫囑先給予小劑量用藥,然而結合患者的耐受程度適當增加劑量。告知患者藥物使用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提高用藥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以兩組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認知程度和遵醫行為作為評價指標進行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上展開分析,計數、計量資料分別以%、(x±s)表示計,組間用x2、t檢驗。若P<0.05,則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1]。
2 結果
研究組認知優良率為68.42 %,對照組為15.79 %,P<0.05;研究組患者的遵醫行為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4.73 %,對照組為78.95 %,P<0.05。
3 討論
高血壓是目前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屬于一種慢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高血壓患者的“知信行”模式的建立對于提高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和治療效果均具有重要作用。舒適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水平,糾正存在的錯誤認知,從而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有利于患者主動改正不健康生活習慣,嚴格遵醫囑用藥,從而提高高血壓的治療效果。目前,原發性高血壓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考慮與患者長期精神緊張、焦慮等有關[2]。高血壓患者多伴隨不同程度煩躁、孤獨、抑郁等心理,因此,對患者給予護理干預尤為重要。
舒適護理注重患者的感受與體會,通過多種護理措施以使患者達到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多方面最佳狀態,改善患者生活質量[3]。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能緩解患者的焦慮、煩躁等負性心理,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生理護理從患者生理指標角度以及住院舒適度方面采取的一系列護理措施,通過飲食指導、病情觀察、不良事件預防等,能夠優化護理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全面的、及時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的滿意度[4]。環境護理能使患者置身于溫馨、舒適的環境中,對于緩解負性情緒、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用藥方面,護理人員要使患者意識到按時按量用藥的重要性,并督促患者合理用藥,達到相應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認知優良率為68.42 %,對照組為15.79 %,P<0.05;研究組患者的遵醫行為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4.73 %,對照組為78.95 %,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患者給予舒適護理,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舒適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對于提高患者的遵醫囑行為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慧玉.舒適護理在繼發性高血壓并發腦出血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255-256.
[2]王靜.舒適護理在繼發性高血壓并發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0):246-247.
[3]張金花.舒適護理在繼發性高血壓并發腦出血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0):272-273.
[4]陳秋月,黎露.舒適護理在高血壓并發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5):1904-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