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亮
摘要:廣播電視作為一種傳統的大眾傳播媒介可以相對更容易接受的應用在農村信息化發(fā)展的服務體系之中,帶來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效果。CCTV7《致富經》欄目就是將個別農民發(fā)家致富的過程展現給廣大農民,帶來傳播和啟發(fā)的效果,而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就是以《致富經》欄目為例分析廣播電視在農村信息化服務中的應用。
關鍵詞:廣播電視;信息化;應用
2.農村信息化建設中政府主體作用應更加明確。目前看來政府在農村信息化建設中是占主體地位,但是我這里說的主體指的是在經濟、技術的引進方面。政府在農村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的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對于社會力量的發(fā)動動員較少。同時,因為農民相對于來說教育水平不高,所以對于這些方面的參與性、積極性較差,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和要求。所以政府應該拓開渠道,多角度、多道路引進資金、技術應用于農村建設,加快新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發(fā)展。
3.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中隊伍建設人員相對單一。在整個農村信息化體系中,需要懂專業(yè)知識又了解農村現狀的復合型人才,但專業(yè)領域的專家占整個體系中的大部分,對于新問題、新現狀的了解不夠及時,所以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人才匱乏。同時,農村的基層服務人員也相對匱乏,特別是偏遠的貧苦山區(qū),人才極度匱乏。這也是農村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廣播電視作為農村最為普及、傳播速度相對較快的的信息媒介,在農村中對于權威信息的宣傳、發(fā)布起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廣播電視在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中,起到了一個基礎性的作用:
1.宣傳作用
中央電視臺第7頻道的《致富經》欄目是中央電視臺唯一一檔以全方位報道中國對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以真人案例為主推廣農村致富經驗、傳達發(fā)家致富信息為主要內容的面向群體主要為農民的經濟服務類節(jié)目。該欄目的實際收視率高達0.7%,與CCTV-1《晚間新聞》比肩,最高收視數次超過1.8%,是CCTV-7頻道收視份額最大的貢獻欄目。[1]通過這個欄目,將新技術、新方法、新經驗傳播出去,從而促進在整個受眾領域中新技術新方法新思路的應用,從而帶來農村經濟發(fā)展的提高。
《致富經》欄目分為“闖天下”和“經濟視野”兩個板塊。其中“闖天下”這一板塊報道的都是在農民身邊的致富達人,或者已經帶動起周邊農民一起致富的“領頭人”,這類人一般是起到了一個“意見領袖”的作用,以他們的親身經歷、創(chuàng)業(yè)故事和怎樣克服問題為主要內容,給農民以一定的啟發(fā)。同時其中宣傳的內容較新穎,通過廣播電視這一媒介,起到對新信息的宣傳作用。
2.互動作用
受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異影響,各地受眾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廣播電視相比報紙、微信、網絡等媒介更容易被接受和吸收其中的信息。但是廣播電視對于農民來說動機主要還是娛樂消遣,所以單純的傳播農業(yè)知識可能會使他們失去看下去的興趣,所以節(jié)目的趣味性和娛樂性要相比傳統節(jié)目要強。比如《致富經》欄目,欄目的口號是“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結合一些輕松詼諧的語言和事例進行拍攝,相比其他的科教節(jié)目更加的吸引受眾觀看,同時其節(jié)目內部的雙向互動的部分,比如說發(fā)送短信參與互動,都很好的提高了致富經驗的雙向傳播,帶來更好的傳播效果。
(作者單位:青島農業(yè)大學? 動畫二維2016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