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茂

【摘? 要】目的:觀察總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過程中接受優化護理流程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收集2018年5月 ~2019年1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8例為對照組,收集2019年2月 ~2019年9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8例為觀察組,對比我院心內科在優化護理流程前后中病例各項搶救時間指標與搶救成功率的差異。結果:觀察組病例急診停留時間、急救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病例,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例搶救成功率(97.9%)與對照組病例(85.4%)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化護理流程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耗費時間明顯縮短,患者搶救成功率顯著上升,具有積極地臨床價值。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優化護理流程;急診時間;搶救成功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189-01
Experience of optimizing nursing flow in first aid of 48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Zhao Changmao
(Yongchu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2160)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optimizing nursing proced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48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n May 2018~January 2019 were col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48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9~September 2019 were col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The emergency stay time, emergency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85.4%),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9%)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fter optimizing the nursing procedure, the time-consum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shortened obviously,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patients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ch has positive clinical value.
【Key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ptimizing nursing process; emergency time; rescue success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一種突發性心血管疾病類型,患者病發進程中常見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相關癥狀并由此導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及早接受救治措施對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效果等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基于此,本文將觀察總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過程中接受優化護理流程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中收集2018年5月 ~2019年1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8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由小至大45 ~70歲,平均年齡范圍(62.2±4.9)歲;收集2019年2月 ~2019年9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8例為觀察組,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由小至大45 ~70歲,平均年齡范圍(62.5±4.8)歲。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均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并排除過往腦卒中、肝腎功能障礙患者。2組病例上述臨床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優化方法
我院于2018年5月 ~2019年1月均采取常規急診護理流程標準完成各項急診急救措施。我院急診部門在接到急救電話后立即派出救護車接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于院前接受各項搶救措施。醫護人員在患者入院后迅速為其辦理各項住院手續,協同指導患者做好各項檢測工作,迅速給予介入溶栓治療。
我院于2019年2月 ~2019年9月均采用優化后的急診護理流程標準完成各項急診急救措施。優化內容如下:
①接診流程優化:要求急診急救部門在接到患者電話后立即派出救護車接診,同時接診期間要求醫院急診急救部門與救護車內醫護人員始終保持通暢交流,全面了解當前患者的個人信息、過往病史、病情發展、急救措施,依照患者個人情況制定急救方案并提前做好人員、器械、藥物、手術室等各項準備工作。在此期間各個科室必須與急診急救部門建立交流渠道,做好安排好手術救治所需求的醫護人員。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接受急救措施,轉送過程中醫護人員再次與救護車內醫護人員進行密切交流,觀察了解患者當前生命體征指標、身體疼痛性質、病情發作時間、疾病影響因素、過往用藥情況、藥物過敏史等諸多內容,依照患者實際情況立即安排會診或者手術。在此期間由其他醫護人員協助引導患者家屬辦理各項入院手續;
②救治流程優化:心內科依照相關條例標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立即為其分配個人責任護理人員,要求責任護理人員在患者急救過程中必須時刻不離患者左右,完成患者病情問診、病情評估、手術準備等多項工作。患者病情確診后責任護理人員要依照醫生要求迅速接受阿司匹林等藥物治療,做好患者手術各項交接準備并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指標變化情況,確認患者病情穩定后轉至住院部。
1.3觀察指標
①統計2組病例救治進程中急診停留時間、急救時間、住院時間差異;
②統計2組病例搶救成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3.0 統計軟件進行χ2、t檢驗,檢驗水準 α=0.05。
2、結果
2.1 時間指標
觀察組病例急診停留時間、急救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病例,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救治結果
觀察組病例搶救成功47例,搶救成功率97.9%;對照組病例搶救成功41例,搶救成功率85.4%。兩者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x2=4.909,P=0.026<0.05)。
3、結論
相關調研研究證實【2】:近年來我國居民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我國范圍內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發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嚴重趨勢。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一直以早發現、早搶救為主,患者越早采取相應救治措施則其搶救效果與預后效果就越好【3】。因此在醫院心內科的護理工作中也必須對以往的護理流程進行全面持續優化,使其能夠結合當前急診急救工作的需要而不斷縮短各項流程的耗費時間,在不降低護理干預質量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護理干預的效率,以此有效達到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目的。本次研究過程中從接診流程與救治流程兩個方面入手,針對接診流程中救護車醫護人員與院內醫護人員之間交流進行有效改善,使其能夠始終保持良好通話以提早獲得患者個人信息,了解患者病情發展;在救治流程中為患者分配責任護士以明確責任護士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責任和權力,明確不同護理人員的分工職責,充分避免以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和權責不明問題。最終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病例在整個搶救時間與住院時間、搶救成功率上均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優化護理流程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耗費時間明顯縮短,患者搶救成功率顯著上升,具有積極地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曼, 李蓉, 辜麗梅, et al. 優化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14(8):33-35.
[2]劉紅美, LIUHongmei.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 2015,11(25):22-25.
[3]張紅. 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搶救中的應用分析[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2018,6(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