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煥霞
【摘? 要】目的:探析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方案,研究組則接受循證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住院時間及臥床時間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4.44%較對照組77.78%更高,而心律失常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死護理期間,采取循證護理方案,不僅可以避免心律失常疾病的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循證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202-01
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急性心肌梗死,此類疾病通常伴有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從一定程度上對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影響,所以及早治療、診斷和護理疾病尤為重要[1]。循證護理是一種新的臨床護理模式,其將臨床經驗、科研結論與患者愿望相結合等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對策,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循證護理的效果進行探析,以下是具體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本次為本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收的72例急診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中,有20例男患,16例女患,年齡38歲-79歲,均齡值數63.54歲;研究組中,有20例男患,16例女患,年齡40歲-80歲,均齡63.77歲,組間年齡及性別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入組標準:①與WHO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相符;②由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簽署了知情研究協議書。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②存在意識、認識及語言表述模糊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以患者病情變化及程度為依據實施相應的護理對策,在患者入院后,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并實施心電監護,告知患者盡可能臥床休息,由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疾病有關知識,讓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疾病,主動配合護理人員工作。研究組采取循證護理方案:①制定護理方案: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小組人員包括護士長、責任護士、質控人員。責任護士主要負責收集患者資料以及實施對應的護理措施;質控人員不僅需要對資料進行收集,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文獻索引能力。通過檢索相關文獻以及分析臨床報告,尋找患者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包括患者的情緒變化、生理變化以及相關操作問題等,最后由護士長審核。②護理對策: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嚴密監測病情:患者入住監護病房,絕對臥床休息,給氧。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以及意識、疼痛、表情和面色等變化,予以心電監護儀監測患者心電、血壓、呼吸等,及早發現心律失常、休克、心衰等病情變化并積極配合醫生處理。2)心理護理:陪伴在患者身邊,安慰患者,減輕恐懼心理。遵醫囑給予止痛藥,以減輕病人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和瀕死感。保持環境安靜,為患者介紹病房環境,減少因環境引發的陌生緊張感。在條件允許下盡可能的滿足患者身體及心理需求。3)急診PCI或溶栓治療的護理: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急診PCI或溶栓治療,并給予相應護理措施,嚴防并發癥發生;溶栓前,留置靜脈針,以便采血化驗,防止多次靜脈采血損傷血管。取血后,通過肝素鹽水封管;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過程中,交替更換注射位置,捏緊皮褶位置垂直進針,防止針頭對肌肉層損傷,留0.1ml空氣封閉針眼,拔針后按壓大約10-20min[2];密切觀察出血征象,如有無血管穿刺處出血、皮膚青紫、粘膜出血、血尿、嘔血便血、腹部或背部疼痛、嚴重頭疼、瞳孔神志改變等,如出現異常立即向醫生匯報,并協助其進行相應的處理。 4)便秘干預:為患者講解引起便秘的因素以及保持大便通暢的重要作用,使其處于積極態度配合治療;臥床期間,每日順時鐘按摩腹部2-3次,以促進腸蠕動。急性期患者盡量食用清淡、低脂、低膽固醇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急性期后,及時增加富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等;無腹瀉者常規應用緩瀉藥;提供隱蔽的排便環境,床邊使用坐便器等[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住院時間、臥床時間、心律失常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滿意度判定:總分值100分,①分值于80分-100分表示十分滿意;②分值于60分-79分表示較為滿意;③分值于60分以下表示不滿意;(較為滿意例數+十分滿意例數)/總例數*100%=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試驗中,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s)的處理均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檢驗值分別是x2和t,若P<0.05則代表差異呈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住院時間及臥床時間 ?研究組住院時間(10.22±2.35天)及臥床時間(2.03±0.54h)均較對照組(20.45±2.44天,5.33±0.57h)更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心律失常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 ?在護理滿意度方面,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4.44%較對照組77.78%更高,而心律失常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肌嚴重而持久的缺血而引起的急性心肌壞死,主要臨床表現包括循環系統障礙、休克、胸痛和呼吸困難等。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循證護理可以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模式,通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嚴密監測病情、做好急診PCI及溶栓治療的護理、便秘護理、心理護理、健康宣教、予以個性化的運動處方等護理措施,可以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減少并發癥發生,進而縮短住院時間。循證護理有助于避免心律失常等疾病的發生,縮短護患距離,讓患者更加滿意護理人員工作。
參考文獻
[1]吳立華.循證護理對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18):4-6.
[2]郝永紅,秦婭麗,王紅,等.針對性體位護理對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臟機能的影響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34(6):952-955.
[3]陳莉. 改良式坐便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5,21(31):3837-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