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丹丹 趙鵬 馬越

【摘? 要】目的:針對心臟驟停復蘇患者的護理工作,應用行為護理干預方法的效果進行探究。方法:抽選A醫院在2017-2019年接診的240例心臟驟停復蘇患者,分兩組對其進行傳統的心臟驟停復蘇護理以及行為護理干預,各組人數均為120,分別為傳統護理組和行為護理干預組,在研究中,需要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心胸比值、心房顫動發生情況等來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傳統護理組的體外循環、主動脈阻斷、術后輔助呼吸、術后ICU停留時長均要明顯長于行為護理干預組;治療后行為護理干預組的心胸比值更低,不同時間節點出現心房顫動的幾率也比較小。結論:對發生心臟驟停并處于復蘇階段的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當中,展開行為護理干預可避免因體外循環而導致的心房顫動,對患者的心功能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應該廣泛應用于臨床中。
【關鍵詞】心臟驟停;行為護理干預;復蘇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213-01
引言
在對心臟驟停患者進行搶救工作時,往往會采用復蘇的方式來進行。與其他病癥有所不同,心臟驟停的發生具有突然性,一旦出現了這種癥狀,患者的心臟和腦組織器官會在五分鐘后受到非常嚴重的損傷,且這種損傷具有不可逆的性質。經研究,若可以在復蘇搶救之后展開行為護理干預,患者的心功能等可能會得到一定的改善。為此,此次抽選A醫院在2017-2019年接診的240例心臟驟停復蘇患者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抽選A醫院在2017-2019年接診的240例心臟驟停復蘇患者,所有患者均由病理科確診,對此次研究系知情并同意。研究中將之平均分為兩組,分別為傳統護理組和行為護理干預組。傳統護理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數分別為64和56,年齡在38歲以上,77歲以下,所患病癥為急性心肌梗死、腦出血、肺栓塞和一氧化碳中毒等四種,對應人數分別為62、44、10、4;行為護理干預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數分別為64和56,年齡在36歲以上,75歲以下,所患病癥為急性心肌梗死、腦出血、肺栓塞和一氧化碳中毒等四種,對應人數分別為60、44、10、6。
2.方法。傳統護理組采常規的心臟驟停復蘇護理模式來展開護理工作。行為護理干預組則需要在前項的基礎之上對患者的行為進行干預,具體展開為以下三點:第一,為消除患者的緊張感,護理人員應該向其講解與心臟驟停有關的內容以及一些成功治療的案例,讓患者對自己的病癥產生更多的了解,增強治療信心;第二,為了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護理人員需要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其對心臟驟停的了解,據此來調整護理方案,對患者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引導其按照正常健康的行為方式來生活;第三,為消除孤獨感,增強治療信心,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來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小組,讓患者與患者之間產生交流與溝通,緩解其在恢復期的抑郁情緒。
3.統計學方法。采用醫院專用的SPSS軟件來對所收集到的指標數據進行統計并進一步分析。
二、結果
1.患者臨床指標對比。本次研究結果見下表:
由表格當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傳統護理組的體外循環、主動脈阻斷、術后輔助呼吸、術后ICU停留時長均要明顯長于行為護理干預組。
2.心功能對比。傳統護理組在展開治療之前的心胸比值和射血分數分別為64.88±4.07和61.77±4.84,治療之后的對應數值分別為58.71±5.04和60.29±5.01;行為護理干預組在展開治療之前的心胸比值和射血分數分別為64.48±5.23和61.27±5.14,治療之后的對應數值分別為52.71±4.82和60.19±4.77,由此可以看出,在治療之前兩組數據差異并不明顯,而在治療之后,行為護理干預組的心胸比值更低,射血分數無明顯差異。
3.患者心房顫動情況對比。傳統護理組患者在治療之后一個月和六個月這兩個時間節點出現心房顫動的病例數為24和30,發生率分別為20%和25%;行為護理干預組患者在治療之后一個月和六個月這兩個時間節點出現心房顫動的病例數為6和10,發生率分別為5%和8.3%。
三、討論
在心臟驟停之后,患者的心臟部位和腦組織等會受到嚴重的損傷,若是可以在最佳治療時間內及時進行復蘇搶救,可以防止這種損傷的發生,避免患者因此而出現殘疾甚至是死亡,經研究發現,對患者采用行為護理干預可以鞏固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行為護理干預的方式來對發生心臟驟停并處于復蘇階段的患者展開護理工作,可以減少因體外循環而導致的心房顫動現象的發生,保護患者的心功能,并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對其產生改善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應該在臨床醫學實踐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馬星.行為護理干預在心臟驟停復蘇病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20).
[2]曹飛.探討行為護理干預在心臟驟停復蘇病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59).
[3]樸麗莎,黃海燕.行為護理干預在心臟驟停復蘇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