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田


【摘? 要】目的:分析在中風偏癱的治療中應用中醫針灸結合康復療法的臨床效果。方法:按照抽簽法將2018年4月-2020年4月間我院收治的88例中風偏癱患者進行分組調查,即:實驗組(中醫針灸結合康復療法)和對照組(中醫針灸治療),每組包含患者各44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較實驗組更低,差異具有臨床對比價值(P<0.05);同時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Fugl-Meyer評分較實驗組不具有對比價值(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Fugl-Meyer評分低于實驗組,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針灸結合康復療法在中風偏癱患者治療中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對于改善患者肢體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具有在臨床中廣泛推廣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中風偏癱;康復療法;中醫針灸
【中圖分類號】R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216-01
中風偏癱,也稱“半身不遂”,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中樞神經性損傷,造成一側肢體癱瘓,并會伴有同側腦神經損傷,多為腦卒中或顱內病變患者[1]。中風偏癱的基本病因包括:出血性腦卒中、外傷、腫瘤,同時伴有高血壓、高血脂、腦卒中家族史、服藥不當、過度飲酒等均是該病的誘發因素。臨床癥狀為言語不清、視物模糊、黑蒙、性格改變、肢體麻木、口角歪斜、血壓驟升等[2]。一旦患病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因此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本次研究旨在研究中醫針灸結合康復療法在中風偏癱患者中的臨床價值,特選擇了88例來我院接受治療的中風偏癱患者進行研究分析,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所有研究對象均為來我院接受治療的中風偏癱患者,病例數為88例,病例選取時間始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截至。將所有患者進行分組,分組方法為抽簽法,分別為對照組(n=44)和實驗組(n=44)。兩組患者均以確診為中風偏癱,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血液、精神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病例資料完整有效,自愿配合調查。實驗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均值兩(62.8±1.9)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均值(62.5±1.7)歲。對比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上述一般資料,差異不存在臨床對比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中醫針灸治療,參考石學敏的醒腦開竅針法,方法:選擇30號毫針采用溫針療法進行交替施針,在施針之前需對穴位進行消毒,主穴選擇內關、人中、三陰交。輔穴選擇極泉、尺澤、委中。先刺雙側內關,直刺1.0-1.5寸,采用捻轉提插瀉法,施術1分鐘。連續治療1個月。
實驗組-中醫針灸治療結合康復療法,中醫針灸治療方法參照對照組。康復療法:在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包括:抗凝、降壓、溶栓;同時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訓練由被動訓練逐漸向主動訓練逐漸過渡,被動訓練包括每天定時為患者翻身、按摩、改變體位,在患者無痛情況下幫助患者活動關節,每次5min;待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后,指導患者進行軀體旋轉、翻身、坐起、下床行走、平衡訓練等,并逐漸增加訓練量,以患者不適為度。
1.3療效觀察和評價
1.3.1采用顯著、好轉、無效三個級別觀察評價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
1.3.2對比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治療前后的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分,分值越高表示肢體功能恢復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19.0軟件包,其中治療有效率和Fugl-Meyer 評分分別采用(n,%)和(x-±S)進行描述,分別行X2和T值進行檢驗,當差異為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中無效患者2例,治療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中無效患者13例,治療有效率為70.45%,實驗組高于對照組,數據對比結果說明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具體情況見表1。
2.2肢體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治療前的Fugl-Meyer 評分較不存在臨床比較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Fugl-Meyer 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結果顯示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具體情況見表2。
3.討論
據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腦卒中是中風偏癱的主要原因,我國每年約有200萬新發腦卒中患者,其中多數為中老年患者,大約有55%-75%的患者會出現與偏癱相關的運動障礙[3]。臨床中對于中風偏癱的治療以中醫針灸治療、康復療法為主。中醫針灸主要通過刺激穴位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調理脾胃、益氣回陽的作用,對于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刺激休眠腦細胞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預后[4]。康復療法是臨床中腦外傷是臨床中應用極為廣泛的一種治療中風偏癱辦法,主要通過被動及主動訓練,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肌肉萎縮,改善肢體功能恢復[5]。本次研究中采用中醫針灸治療結合康復療法的實驗組患者在治療有效率和Fugl-Meyer 評分方面較對照組存在明顯優勢,再一次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采用中醫針灸結合康復療法治療中風偏癱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益敏.中醫針灸結合現代康復療法治療中風偏癱的臨床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103.
[2]趙靜.針灸按摩配合中醫康復護理對腦出血后偏癱患者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4):114-116.
[3]周磊.中醫針灸結合康復療法治療中風偏癱的臨床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7):19063-19064.
[4]劉興潮.中醫針灸結合康復療法治療中風偏癱患者的臨床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1):131,134.
[5]楊雪姣.中風偏癱應用中醫針灸結合康復治療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