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君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藥劑師干預在門診合理用藥中用藥依從性的效果。方法:抽取起在我院實施處方干預的門診處方100份,由藥劑師對處方進行評估干預,并比較干預前后門診不合理用藥情況。結果:通過干預方法的實施,結果顯示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率為4%,明顯低于干預前不合理用藥率1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用藥依從率為98%,明顯優于干預前的用藥依從率7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藥學服務滿意度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結論:藥劑師干預可有效規范門診醫師用藥行為,減少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提高門診用藥準確性,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患者對藥學服務的滿意度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門診;藥劑師;合理用藥;用藥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236-02
門診患者癥狀較輕,多接受藥物治療,所以保證門診合理用藥十分重要。專科醫生雖然對本專業知識掌握全面,但對用藥知識了解不夠透徹,在開具處方時存在配伍不當、重復用藥等,導致門診不合理用藥情況屢見不鮮,使得藥物導致的不良反應增多。用藥依從性是指患者用藥與醫囑的一致性,而從藥物治療的角度看,用藥依從性是指患者對藥物治療方案的執行程度。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是促進臨床合理用藥的重要手段。在臨床治療中,治療效果的好壞與患者是否堅持用藥和用藥的正確性等 很大的關系[1]。門診藥學服務是醫院開展藥物服務的基礎,將藥劑師、醫生與患者聯系在一期,與醫生一同參與到患者的藥物治療中,通過門診藥劑師對審核處方、用藥指導、藥學咨詢等干預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提高用藥有效性,減少不合理用藥的發生[2]。工作中經常深入臨床,定期進行門診醫師用藥的檢查、督導以及指導工作,對患者的個體化的用藥給予評價,提出合理意見,降低不合理用藥事件發生幾率。因此,本研究探討藥劑師干預在門診合理用藥中發揮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過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后,選擇2018年1月 ~2019年6月的門診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⑴門診患者;⑵年齡18 ~60歲;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⑴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⑵合并全身器質性病變者;⑶認知功能障礙者;⑷交流障礙者;⑸中途退出者。本組患者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18 ~57(43.29±6.55)歲。
1.2 方法 (1)處方管理:門診醫師開具處方后,由藥劑師對處方用藥情況進行審核,確定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藥,發現問題后需及時上報,并及時與開具處方的醫師進行溝通,提出合理建議。(2)病例討論:對于疑難患者,藥劑師可參與到病例用藥討論中,與醫師一同制定治療方案以及用藥方法。對于危重,臨床治療效果不佳者,藥劑師參與其病例用藥討論,結合臨床進行用藥指導,與醫師一同制定具體用藥方法,提高用藥效果。(3)相互核查:每份處方由1名藥劑師審核之后,需再由另外1名藥劑師進行審核,當2名藥劑師審核意見不一致時,需交由第3名藥劑師審核并作出最終決策。(4)用藥指導:由藥劑師對門診患者發放藥物,醫院藥劑科采取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欄以及工作中隨機講解等方式加強對門診患者及家屬的用藥知識宣教,藥劑師對門診患者發放藥物中告知合理、正確用藥的重要性,以及服用方法、時間及劑量,不良反應的觀察等,使患者及家屬參與其中,配合進行規范用藥。
1.3 觀察指標 統計、比較兩組門診患者處方不合理用藥情況及患者用藥依從性。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2.0版統計學軟件計算數據,計數資料使用“%”代表,兩組間采用x2檢驗,以P<0.05表示結果差異。
2 結果
2.1不合理用藥情況 通過干預方法的實施,結果顯示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率為4%,明顯低于干預前不合理用藥率1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用藥依從性比較? 患者的用藥依從率為98%,明顯優于干預前的用藥依從率7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門診藥學服務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藥品調配與分發,而是為醫師和患者提供綜合性的技術服務[3]。門診藥學服務是提高醫院服務質量的重要部分,是醫院藥學工作逐漸優質化的體現[4]。通過門診藥劑師干預,使得門診藥學服務從“以藥品為核心”向“以患者為核心”轉變[5]。我院有計劃的安排臨床藥師外出進修學習及交流,及時掌握新型藥品的應用,以此提高醫院臨床藥師的專業水平;工作中強化職業素養及工作責任心,改變以往工作方法,經常深入臨床,參與臨床醫師診療藥物治療;依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等相關規定,對患者個體化的用藥進行檢查、討論、評價,對臨床不合理用藥進行藥學干預并及時糾正,針對不合理用藥情況提出合理化用藥治療意見,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同時加強醫患溝通,利用專業性的藥學知識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用藥的疑問,使其充分了解規范用藥對治療的意義,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嚴格遵醫囑用藥。
本研究結果中,干預后患者的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率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結果說明,通過門診藥劑師干預,綜合開展處方審核、復核、藥品調配、藥品方法、用藥指導等工作,以減少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發生,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性,提高門診用藥合理性。結果提示,在門診實施藥劑師干預能夠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及藥學咨詢,從而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并提高患者對藥學服務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藥劑師干預可有效規范門診醫師用藥行為,減少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提高門診用藥準確性,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患者對藥學服務的滿意度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振文.淺談藥學服務對精神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求醫問藥,2013,11(9):2.
[2]王鵬,姚肖依,范蒲迎,王寧.藥劑師參與處方管理對門診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影響觀察[J].人民軍醫,2018,61(10):942-944.
[3]龔勛.門診藥劑師對門診不合理用藥處方的干預和分析[J].大醫生,2018,3(09):83-84.
[4]黃荊南.門診藥劑師對門診不合理用藥處方的干預和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06):182-183.
[5]袁宏偉.臨床藥師在門診開展藥學服務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08(19): 2985-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