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麗莉

【摘? 要】目的:觀察欣母沛治療產后出血的時機選擇療效。方法: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66例產后出血產婦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欣母沛用藥時機不同將兩組產婦分為A組(33例:產婦產后出血量超過400mL時注射欣母沛)與B組(33例:胎兒娩出后即注射欣母沛),比較兩組產婦治療效果。結果:B組產后止血耗時、產婦產后出血量、欣母沛給藥平均給藥量均少于A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產婦成功止血后2h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以及血管緊張素II等相關生理應激反應指標均優于A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婦胎兒娩出后立即注射欣母沛可有效減少產后出血量,縮短產后持續出血時間,緩解產婦產后應激反應。
【關鍵詞】欣母沛;產后出血;時機選擇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247-01
產后出血的發生與產后子宮平滑肌收縮乏力、產道損傷等因素有關,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有百分之三的產婦產后發生產后出血,其中約有百分之七十的產后出血患者發病原因為宮縮乏力[1]。欣母沛注射液其主要成分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給藥后可促使細胞外的鈣離子內流,而后提升子宮平滑肌收縮能力,但是目前對產婦產后欣母沛注射時機存在較大爭議[2]。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A組33例產后出血量超過400mL時欣母沛注射給藥產婦、B組33例胎兒娩出后欣母沛注射給藥產婦相關臨床指標、生理應激反應指標,從而探究產后出血欣母沛最佳給藥時機,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A組產婦一般資料如下:該組女性患者年齡在24歲至33歲,中位年齡為(28.12±1.12)歲,孕周在37周至40周,平均孕周在(38.14±0.12)周,經產婦10例、初產婦23例。B組產婦一般資料如下:該組女性患者年齡在23歲至34歲,中位年齡為(28.11±1.11)歲,孕周在37周至40周,平均孕周在(38.11±0.11)周,經產婦11例、初產婦22例。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相關指標經統計學驗證無明顯差異,P值超過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參與本次研究的產婦均產前定期入院行常規產檢,常規產檢結果均顯示胎兒發育正常。(2)臨產前檢查均顯示單胎、頭位。(3)本次研究征得產婦及其家屬同意。排除標準:(1)排除圍產期臨床資料不全的產婦。(2)排除合并妊娠期并發癥或先天性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產婦。
1.3方法
A組產婦:胎兒順利娩出后宮肌注射縮宮素20U,當產婦產后出血達到400 mL時宮肌注射欣母沛(Pharmacia & Upjohn Company,國藥準字:H20120388)250ug。B組產婦:胎兒順利娩出立即宮肌注射欣母沛250ug。兩組產婦注射欣母沛后若出血量未減少,出血量達600mL時應結扎產婦雙側子宮動脈,并宮肌注射250ug欣母沛,若出血量達到800mL,可再次宮肌注射250ug欣母沛,欣母沛總給藥劑量應控制在12mg。
1.4觀察指標
觀察產后止血耗時、產婦產后出血量、欣母沛給藥平均給藥量等臨床指標以及成功止血后2h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以及血管緊張素II等生理應激反應指標。
1.5統計學處理
SPSS21.0軟件系統處理相關數據,()表示的數據用t 檢驗,P值低于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臨床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具體情況(見表1),A組止血耗時為(62.54±5.12)min,明顯長于B組止血耗時(24.14±5.11)min,t=10.215,P<0.05。A組產婦產后出血量為(648.14±41.11)mL,顯著高于B組產后出血量(138.14±21.12)mL,t=10.132,P<0.05。A組產婦欣母沛給藥平均給藥量為(800.00±200.00)ug,B組產后欣母沛給藥平均給藥量為(480.00±20.11)ug,A組欣母沛平均給藥量明顯多于B組(t=10.048,P<0.05)。
2.2生理應激反應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產婦成功止血后2h生理應激反應指標,具體情況(見表1),B組成功止血后2h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以及血管緊張素II等相關生理應激反應指標均優于A組。
3 討論
產婦產后因產后短時內大量失血可引發失血性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繼而危及產婦生命。產婦產后出血常見原因包括子宮平滑肌收縮乏力、胎盤側血管未有效閉合,欣母沛屬于臨床常用促宮縮藥物。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欣母沛可對個體胃腸道平滑肌造成一定的刺激,因此向產婦子宮肌層注射欣母沛可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胃腸道平滑肌造成的影響,欣母沛用子宮肌層注射給藥后,可在給藥后15min達到血藥峰值,從而促使子宮平滑肌收縮[3]。但是目前臨床對產后出血患者合適向子宮肌層注射欣母沛存在一定的爭議,部分醫學家認為胎兒娩出后立即向產婦子宮肌層注射欣母沛可達到預防產后出血的目的[4]。本次研究顯示胎兒娩出后立即注射欣母沛的B組產婦,產后止血耗時短、產后出血量與欣母沛使用劑量均比A組少,此外,B組產后相關生理應激指征均優于A組。由此可見,產婦產后未立即宮肌注射欣母沛的患者,產后出血400mL后宮肌注射欣母沛時,產后出血量已達到一定程度,子宮平滑肌細胞處于缺血缺氧狀態,宮肌細胞對欣母沛的反應遲緩,小劑量欣母沛難以達到快速止血的效果,產婦出現強烈生理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產婦胎兒娩出后立即宮肌注射欣母沛止血效果好。
參考文獻
[1]任瑋瑋,南蓓蓓,卜秀華等.欣母沛治療產后出血時機選擇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2):145-146.
[2]劉巧英.欣母沛聯合改良B-Lynch子宮縫合術治療剖宮產難治性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效果觀察[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6,37(2):210-212.
[3]王芳.子宮肌層內注射欣母沛和三角肌內注射欣母沛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對比[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2):136-137.
[4]劉潔,王本昀.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宮產孕婦產后出血的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4):87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