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穎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257-01
肺結核合并大咯血病情兇險死亡率高,主要為空洞內動脈瘤破裂、周圍血管被結核灶直接侵蝕等病因造成患者大咯血造成患者窒息死亡。由于肺結核合并大咯血的患者病情較急重,當患者有明確的手術適應癥,應及時進行手術準備。積極果斷地采取外科手術切除治療達到止血目的,在手術過程中醫務人員需要對出血部位進行準確判斷,積極采取手術與外科干預,確保患者取得較滿意的療效。
1.手術適應證及手術時機
肺結核合并大咯血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致命性的威脅,而且肺結核繼發支氣管擴張會對患者造成不可逆性病變。因此,醫務人員需要及時對患者出血位置進行準確定位。在診斷過程中如果患者2 4小時內咯血量超過6 0 0 ml咯血速度快,或患者一次咯血量達到2 00ml需要及時對患者采取外科手術治療,肺結核合并咯血會引發患者窒息,即使患者采取保守治療緩解癥狀后,仍需按原計劃對患者采取手術治療,防止患者再次咯血引起窒息死亡。對肺結核合并大咯血,應盡早手術及時積極的進行手術治療。
2.出血部位的判斷
肺結核合并大咯血 發病原因主要由患者支氣管動脈破裂造成,患者在發病后支氣管內會進入大量的血液,使患者存在窒息的安全風險。在肺結核合并大咯血手術治療前,醫務人員要對患者的出血部位進行準確判斷,結合患者CT以及胸片等醫學影像資料來判斷患者的具體出血部位。因為患者曲菌病、損毀肺等主要病變位置不難判斷。同時為了對患者出血部位進行精準定位,醫務人員可在術前對患者進行纖維支氣管境檢查,仔細直視的觀察患者肺葉口、主支氣管口的血液涌出和出血點。如果患者出血量大,醫務人員需要對患者的氣管插管后在進行檢查,避免意外情況的出現。
3.術前準備
肺結核合并大咯血患者病情重,在治療過程中存在窒息的安全風險。因此,醫務人員要在整個手術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和呼吸情況,預防患者出現窒息,而在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要準備好氣管切割包、吸引器,做好術前緊急處理。在對患者進行支氣管插管時,要采用雙腔支氣管插管,確保患者健肺與患肺相隔離,便于對患者肺部吸痰、吸血。
4.術式選擇及術后處理
肺結核合并大咯血急診外科手術治療,可采取胸廓改形、支氣管結扎等外科手術治療措施,依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大多數認為對患者實施肺切除術止血效果最好,可減少患者感染與擴散的危險。好患者,在對患者實施肺結核后,急診手術室,一般患者的身體情況較差,醫護人員在搬動患者體位時動作要輕柔,如果患者合并肺損毀、支氣管擴張要及時對患者進行積極的手術治療,如果患者符合外科手術治療標準,可以選擇對患者實施肺切除手術,具體標準為患者出血部位明確;患者有呼吸衰竭先兆、出現失血性休克;患者身體狀況和心肺功能可進行手術;患者合并支氣管擴張和毀損肺等病變。如果患者心肺功能和全身狀況差、 出血部位不明確、有其他較嚴重的并發癥等禁忌癥,需謹慎進行手術治療。在術后醫務人員要仔細觀察患者的咯血情況,并吸出患者痰液以及積血,確保患者呼吸通暢,由于術后有幾率出現并發癥,醫務人員要對患者加強對抗真菌感染治療,醫務人員在術后要鼓勵患者適當下床活動,同時并加強對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通過對患者病灶的徹切除,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肺結核合并咯血會對患者生命造成嚴重的安全威脅,因此,醫務人員要準確判斷患者出血部位,對患者及時采取外科手術治療,如果患者在24小時內咯血超過600毫升,醫務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切除患者主要出血部位。在檢查患者出血部位時,醫務人員要盡量在患者氣管插管后在對出血部位進行檢測,防止意外情況出現。由于肺結核合并大咯血患者病情嚴重會造成患者窒息。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醫務人員要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支氣管結扎或肺切除術,達到最好的止血療效。其次,手術出現并發癥幾率較高,手術過程中要將患者肺部積血清洗干凈,并妥善處理支氣管殘端,在術后積極對患者實施抗結核治療,徹底切除患者病灶去除病因,通過及時的外科手術治療對患者咯血進行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