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君
【摘 ?要】研究全科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構造的全科醫生教育培養制度,明確"四早四進四步法"規范化全科醫生培訓宗旨,和研發的"垂直分層"臨床教學方式,為培養全科醫學人才搭建了良好平臺,提供了全真環境,構建了長效機制。
【關鍵詞】全科醫生;培養;學科建設
【中圖分類號】R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261-01
全科醫生是基層群眾身體健康的“看守者”,在基層衛生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我國全科醫學事業起步較晚,目前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增加我國全科醫生數量和質量,對基層衛生事業的正常發展、家庭醫生事業的構建、構造分層診療體系、保障基層群眾身體健康十分關鍵。
一、我國全科醫學發展現狀
1.1 全科醫生數量及質量有待加強
有關數據顯示,2019年年底,我國共有全科醫生30.9萬,僅僅占據臨床醫生總人數的7.1%,全科醫師仍缺少近10萬人。與此同時,目前我國仍有二分之一的鄉村全科醫生由于自身條件限制,尚不能夠報考執業(助理)醫師,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埔陨蠈W歷專業人員數量嚴重不足。
1.2 高效全科醫學教育模式未完善
我國已有多所醫學院校開設全科醫學專業,但因為我國全科醫學事業起步較晚,高校全科醫學相關課程設置、師資力量以及教學模式尚未得到充分發展。當前情況下,我國全科醫生專業教學相關內容、方式有待進一步改進,全科醫學學生臨床素養以及個性化發展培訓較為匱乏。目前,全科醫學學生經高校培養后,臨床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效果未得到充分體現。
1.3 基層崗位人才流失現象嚴重
基層全科醫生的薪資明顯較同級??婆R床醫師,并且社會群眾對基層全科醫生的認可度普遍偏低,基層衛生機構缺乏合理的績效以及獎金考核制度,導致基層衛生機構人才吸引力嚴重不足。部分全科醫師在基層取得一定職稱后離開了基層崗位,導致其人才流失嚴重,嚴重制約了基層醫療事業的發展。
二、全科醫生培養與學科建設方向及建議
2.1 構建一套全科醫學獨有的教育培訓體系
2.1.1 完善高校全科醫學教學模式
各大醫學院校應充分重視全科醫學的發展,對全科醫學專業學生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改革并增加臨床見習和實習內容。提倡醫學院校成立全科醫學教研室、全科醫學系等,增加所有臨床醫學生全科醫學相關課程。
2.1.2 加強全科醫學生臨床實踐培訓
在全科醫學專業學生見習實習醫院基礎上,創造出全科醫學實踐教學基地[2]。無錫市錫山區東北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明確以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四早四進四步法”為教學原則,創建“垂直分層”門診教學模式,提高了全科醫學專業學生的臨床技能水平。
2.1.3 健全全科醫生繼續教育體系
構建出一套完整的全科醫學繼續教育體系,加快遠程教育的發展,完善遠程教育內容、方式、范圍以及措施,為每一位基層全科醫生的繼續教育提供便利。完善基層全科醫生進修制度,增加基層全科醫生進修院點和人數,讓每一位全科醫生都有機會參與進來。
2.2 全面提高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
2.2.1 完善全科醫生薪酬制度
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體現包括全科醫生在內的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按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要求,合理核定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使其工資水平與當地縣區級綜合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聘用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地方要根據實際,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給予其進一步傾斜。
2.2.2 改革全科醫生招聘制度
合理分配基層全科醫生的編制數量,優先安排本科及以上學歷全科醫師,改革招聘方式,采取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公開招聘,做好招聘工作的宣傳。合理招聘中?;虼髮W歷全科醫生,增加全科醫師數量同時注重質量。針對在基層工作時間較長或者表現突出的全科醫生,給予一定的獎勵。
2.2.3 增強全科醫生認可度
利用各種傳媒方式對工作優秀的全科醫生進行宣傳和表揚,并給于一定的資金獎勵,開創政府獎勵、醫院獎勵和社會獎勵渠道,增加全科醫師對職業的認可度,以及對自身的榮譽感。完善基層全科醫生晉升制度,增加其工作和學習積極性。
2.3 完善保障措施
2.3.1 加強全科醫生的宣傳引導
加強全科醫生的社會宣傳工作,使廣大人民群眾明確全科醫生及其培養的重要性和意義,增進人民群眾對全科醫生的了解,增加其認可度和依賴性,同時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學生、全科醫生、所有臨床醫生以及醫學教育工作者對全科醫學的了解和認知,為全科醫學培養模式的發展構造較好的氛圍[3]。
2.3.2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在基層衛生機構推行門診收費制度,針對由基層醫院向上級醫院轉診的患者,基層衛生機構幫助患者支付一部分費用。開展各地基層醫療機構交流活動,總結不同地方的經驗,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加強與上級醫院的合作,調節轉正流程,把控轉正費用,為患者提供便利,同時降低患者轉診費用,充分發揮基層醫療結構的多種作用,保障基層群眾身體健康[4]。
三、小結
雖然目前我國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在大力推進,取得顯著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國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起步較晚,面臨著學科建設薄弱,師資隊伍匱乏,全科醫生薪酬待遇不高、崗位缺乏吸引力等諸多限制發展的因素,全科醫學人才培養仍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未來,我國全科醫學的發展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政府、高校、醫院、媒體等在我國全科醫學事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參考文獻
[1]楊秀木, 齊玉龍, 申正付,等. 農村全科醫生勝任力素質模型的理論構建與實證研究[J].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2015(4):516-521.
[2]代濤, 黃菊, 馬曉靜. 國際全科醫生制度發展歷程:影響因素分析及政策啟示[J].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15, 000(002):1-7.
[3]朱成英a, 包晨b, 楊冬b, et al. 三級醫院研究生導師與社區全科醫生結對子培養模式的應用和思考[J]. 中國臨床醫學, 2016, 23(4):528-530.
[4]李姝潔, 張海瑞, 朱麗娜,等. 全科醫生工作壓力和工作滿意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5, 18(4):38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