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麗華


【摘? 要】目的:探討高危妊娠規范化管理對減少母嬰并發癥的應用效果。方法:據統計新平縣2019年全年管理孕產婦有4377名,其中管理妊娠風險評估為“橙色、紅色、紫色”孕產婦有744例,本次探討選用我縣(2019年01月~12月)管理的高危妊娠孕婦14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孕婦建冊先后順序,采取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采取常規化管理,研究組則采取高危妊娠管理專家技術指導組規范化管理,對比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和母嬰并發癥產生情況。結果:研究組(順產率為47.1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2.86%,P<0.05;研究組(早產兒、巨大兒、低體重兒)率各為12.86%、8.57%、1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7.14%、20%、22.86%,P<0.05;研究組(危重孕產婦、產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感染)率各為11.43%、8.57%、7.14%、10%、14.29%,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86%、22.86%、17.14%、24.29%、27.14%,P<0.05。結論:應用高危妊娠管理專家技術指導組進行高危妊娠規范化管理,妊娠結局得到改善,孕婦和嬰兒并發癥減少,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高危妊娠;高危管理專家技術指導組規范化管理;并發癥;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263-02
高危妊娠指凡在妊娠期有某種病理因素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婦、胎兒與新生兒健康或導致難產者。連續性、動態監測高危孕婦進行高危妊娠管理專家技術指導組規范管理,能夠有效降低母嬰并發癥與改善妊娠結局[1]。本次探討選用我縣2019年01月~12月高危妊娠孕婦140例,實行高危妊娠管理、高危妊娠專家技術指導組規范化管理并觀察管理后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據統計我縣2019年全年孕產婦有4377名,其中管理妊娠風險評估為“橙色、紅色、紫色”孕產婦有744例,本次探討選用我縣(2019年01月~12月)管理的高危妊娠孕婦14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孕婦建冊先后順序,采取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為70例。對照組年齡為(23至47歲),平均年齡為(35.63±3.51) 歲 ;其中初產婦有34例,經產婦有21例。研究組年齡為(25至43歲),平均年齡為(35.49±3.15)歲;其中初產婦有 35例,經產婦有20例。組間孕婦比較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高危妊娠管理方式,主要追蹤督促高危孕婦定期產檢,告知孕期注意事項,動態評估妊娠風險,根據孕婦健康變化及時調整管理措施和就診建議,高危管理人員專人專案管理。研究組則在常規管理方式基礎上實行妊娠期規范化管理,具體方法為:1)成立高危管理專家技術指導組,指定專家組成員進行“一對一”專案管理,專家技術指導組每月召開1次集體會診例會,制定有效干預措施,醫護成員均需提前嚴格培訓專業技能,有利于提高產科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從而更好地應對規范化管理各種工作。2)由專家組動態評估妊娠風險,根據孕婦健康變化及時調整管理措施和就診建議。3)加強健康宣教與教育。健康宣教有利于提升孕婦的認知,使孕婦認識到高危妊娠規范管理重要性,自愿服從高危規范化管理,在提高孕婦依從性的同時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幫助一些有消極情緒的孕婦。4)實行個性化管理。由于每個孕婦妊娠風險因素有差異,所以提供的管理措施也有所差異。5)加強日常生活指導:健康飲食指導,針對孕婦個體情況,為孕婦制定出一份合理的飲食計劃;指導作息時間,確保孕婦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養成一個有規律的作息習慣,利于孕婦和胎兒健康。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孕婦的母嬰并發癥和妊娠結局產生情況。(1)妊娠結局:包括順產、早產兒、巨大兒、低體重兒等結果 ;(2)并發癥產生情況包括:危重孕產婦、產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感染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2]。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 表示,采取t檢驗。P<0.05組間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妊娠結局對比
表1,對比兩組孕婦妊娠結局,研究組順產率4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2.86%,(P<0.05),研究組(早產兒、巨大兒、低體重兒)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孕婦母嬰并發癥產生情況對比
表2,研究組(危重孕產婦、產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感染)率等并發癥情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
3 討論
高危妊娠指凡在妊娠期有某種病理因素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婦、胎兒與新生兒健康或導致難產者。孕婦在妊娠過程中面臨自身疾病因素和并發妊娠危險因素,可能導致難產甚至危及產婦和胎兒與新生兒生命,產生不良妊娠的結局[3]。高危管理人員在面對不同妊娠風險級別的高危妊娠孕婦,針對性做好一對一管理工作。經過對照研究證明,孕期接受高危管理專家技術指導組規范化、個性化管理,顯著改善妊娠結局和降低孕婦和胎兒與新生兒并發癥,從而降低了危重孕產婦發生率、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在實施具體管理措施時,首先應成立高危妊娠門診,充分發揮高危妊娠管理專家技術指導組的作用,同時通過培訓提高產科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根據孕婦個人情況實施系統性管理措施,如:健康施教、心理干預、高危妊娠因素管理等,具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管理,才能有效提高高危妊娠規范化管理水準[4]。本研究對比結果表明:對比兩組孕婦妊娠結局研究組順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研究組(早產兒、巨大兒、低體重兒)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對比兩組母嬰并發癥產生情況,研究組(危重孕產婦、產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感染)率等并發癥情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以上所述,應用高危管理專家技術指導組進行高危妊娠規范化管理,高危孕產婦妊娠結局得到改善,孕婦和嬰兒并發癥減少,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推廣,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潔芬, 盧小顏, 袁麗珊. 高危妊娠規范化管理對減少母嬰并發癥的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 2019, 014(001):179-180.
[2]聶小芬, 李精華. 高危妊娠孕期管理與監測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1):151-153.
[3]何玲. 在圍產期保健工作中高危妊娠管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19(24):205.
[4]代容. 試論高危孕產婦管理在降低孕產婦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中的作用[J]. 智慧健康, 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