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華英
摘要:體育訓練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占據重要地位,要促進體育教學的穩定持續開展,必須做好體育訓練中的傷害防護工作,在使大學生免受傷害的前提條件之下,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也讓他們可以真正成長為合格的接班人。
關鍵詞:高校體育運動;傷害事故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雖然學生體育傷害事故存在偶然性、突發性,但是如果組織者或參與者考慮不周,再加之學生個體之間運動能力的差異性,就會導致傷害事故的必然發生,不能不引發校園管理者的深思。如何合理運用法律手段,明確責任劃分是解決大學生體育傷害事故的重要一步,也是當今學校體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課題。
1高校體育訓練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問題
1.1教師教育理念落后
教師在高校體育訓練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學生在體育訓練當中受到傷害,需要承擔主要責任。通過對有關調查數據進行歸納,發現很多教師過度追求體育訓練中學生獲得的成績,忽視學生的健康與安全,也有一部分教師在忽視學生身體適應性的情形之下臨時突擊訓練導致學生出現運動傷害。[1]從中體現出教師在教育觀念方面是比較落后的,缺少對安全的認知度,同時也缺乏安全性這方面的能力,不能夠在問題出現之后及時干預和處理。
1.2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薄弱
縱觀目前的高校學生身體素質低、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的情況非常普遍,也正是因為這些情況的存在,使得他們無法在體育訓練當中順利完成相關任務,不能做好傷害問題的防范,也不能夠在出現問題之后及時解決和增加對自己的保護,增加了體育訓練當中的安全隱患問題。
1.3高校體育場地與設施有安全隱患存在
部分學校在選取的場地以及教學器材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籃球架年久失修、單雙杠穩定性差、忽視運動場地保養場地地面不平整等隱患均有可能導致學生在運動訓練時受傷。
2高校開展體育活動的意義及現狀
高校發展體育工作是我國政策的要求也是在校大學生需求,在培養、磨煉學生的堅強品格,發揮學生個人的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在體育方面的立法不夠完善,一旦發生了運動傷害,在法律適用上就顯得較為困難,也不利于體育工作的開展。研究顯示,多數高校為了追求平安校園的創建,盡量少舉辦或不舉辦,甚至取消危險性較高或群體性的體育項目。嚴重影響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而且不利于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發展,給學校體育教育工作帶來負面影響,也給整個國民身體素質教育帶來了的很大的影響。在我國,大學生雖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但是還處于受教育階段,基本上還是要依靠父母來供讀學業,社會經驗也不夠豐富。從這一意義上來看,大學生依然屬于弱勢群體。而且,我國相關法律并沒有規定大學生體育傷害適用于哪種歸責原則。只規定了在教育機構當中,對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學生發生侵權行為而導致的體育傷害事故的責任判斷。因此,如何滿足高校學生參加體育活動需求,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運動傷害事故,或者在事故發生后如何有效地明辨法律責任承擔,營造家長和校園和諧的氛圍,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2]。
3高校體育傷害事故的對策
3.1明確致害人的責任
對于高校運動事故來說,最主要的是承擔民事責任,其次再根據具體情況追究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我國民法對致人損害的民事賠償責任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主要是包括賠償范圍和計算方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細化了侵害公民造成身體損害的費用,包括:受傷者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務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受害人因傷致殘的,致害人還需賠償受害者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一般情況下,在體育運動中致人損害大多是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如果故意傷害他人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比如致人重傷甚至死亡,則致害人需要同時承擔刑事責任。
3.2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加強學校管理
有一些學生受到損害是因為有人故意致害所為,但也有學生是因為缺少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和常識而導致的,所以學校對學生做一個全面的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首先在學校的校園中,有體育器材或者公共活動區域內應當履行提示、告知、勸告、協助義務。學校應加強管理,張貼警示標志,樹立警示牌等,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大學體育課程很多,此時可以將身體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分開管理,設置一個保健班,降低此類學生的活動強度,因人而異設置課程,保障身體不適學生的健康,對特殊人群的體育成績另設一個標準。
4高校體育訓練中的傷害防護策略
4.1注重訓練場地設備監管維護
高校體育訓練活動的實施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擁有良好的教學場地以及體育教學器材設施。如果沒有場地與器材方面的條件作為基本支持,那么體育訓練也無從談起,也正是因為這一條件的重要價值才不允許在這個條件上出現任何差錯和隱患。[3]這就需要高校對體育訓練場地和設施設備進行全面監管,要求廣大師生樹立責任意識,主動維護訓練場地平整整潔,確保器材安全無損。其一設置有專門人員負責檢查場地和體育器材,制定針對場地與器材的安全檢查計劃,做好定期保養工作,關注細節管理,消除安全隱患。其二,要對擁有潛在危險的場地與器材進行科學管理,張貼警示標語。其三,教師要詳細認真的告知學生場地與器材的具體應用要求和方法,提醒學生在參與訓練時要注意的事項和配備的體育裝備,以免學生發生傷害和其他風險。其四,在運動訓練當中要給學生提供安靜舒適和安全的環境,讓學生對訓練保持熱情和參與積極性,促進體育訓練的有序開展。
4.2加強對體育教師責任心的管理
體育教師在體育活動的組織過程當中執行著主要的組織角色,對體育場地的設置的安全性,進行檢查。在活動舉辦過程中,有效的控制活動場上的節奏,避免過分激烈而導致傷害;對一些在運動過程當中發現特殊情形的,比如學生在中長跑過程當中,面色、呼吸發生變化;或者發生明顯不適的同學,要做好有效勸退比賽和處理。對受傷、暈厥一定要做好護理方案,確保在組織活動過程當中有醫務人員在場,能及時處理,通知救護人員。課外體育活動組織期間要對學生進行安全健康教育。對于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首先對參與活動的學生進行嚴格的篩選,避免不適合運動的同學,參加活動。同時要進行安全紀律教育,避免因不遵守紀律而導致傷害。比如在運動賽場上,不能橫穿比賽場地,尤其是田賽項目當中,比如標槍場地,鉛球場地,鐵餅場地等。
結束語
運動是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一項重要措施,但是運動傷害也是運動時容易發生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出現永久性傷害,也正是基于這樣的情況,高校在體育訓練當中開始把運動傷害的防護工作作為重要內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讓他們在積極參與運動訓練,感受運動樂趣,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能夠做好傷害預防,在一個穩定良好的運動環境當中安全訓練。
參考文獻:
[1]? 張敏.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商,2015(52):235.
[2]? 王巖芳,高曉春.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糾紛解決機制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2):113-115.
[3]? 楊俊德,彭國強.淺析高校體育教學安全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6):42-44.
(作者單位:天津農學院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