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恩納斯托·萊庫納是古巴二十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音樂家之一,他共創作鋼琴曲176首,《安達路西亞組曲》是其鋼琴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該組曲由六首獨立曲目組成,《吉普賽風》是組曲中的第四首,原名為《Gitanerias》。
關鍵詞:《吉普賽風》;演奏分析;音樂元素
Gitanerias原意為吉普賽貧民窟,這里指弗拉門戈音樂的前身。弗拉門戈是起源于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地區的歌曲、舞蹈、吉他合一的藝術體系,是西班牙音樂中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之一,吉普賽人的音樂舞蹈對弗拉門戈的影響最為深厚。15世紀西班牙統一后,天主教會逼迫吉普賽人改變生活方式,被迫害的吉普賽民族逃到偏僻的山區。在長期磨難中,吉普賽人將奔放自由的風格、優美動聽的旋律與他們的憂郁心情融合在一起,創作出具有吉普賽民族獨特的音樂風格,并形成弗拉門戈藝術的雛形。
《吉普賽風》具有濃郁的西班牙音樂風格,含有弗拉門戈音樂的元素,樂曲中無時不體現和模仿著弗拉門戈歌曲、舞蹈以及樂器的特點。
一、符合弗拉門戈歌曲特點的演奏
弗拉門戈的歌舞體裁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三類:大調、中調、小調。大調常被稱為“深沉歌”,是對生活不幸的訴說,表現一種悲傷、痛苦和絕望的心情,感染力較強,速度較慢。小調與大調相反,表現一種歡快和幽默的情緒,氣氛熱烈,速度較快,具有較強的舞蹈性。而中調則是介于大調與小調之間的體裁,旋律舒緩明朗。
《吉普賽風》譜面開頭標注的速度記號為“presto”(急板),并且全曲多采用跳音的方式來演繹旋律,由此可知這首作品速度較快,整體情緒較為歡快,屬于弗拉門戈中的小調。因此,演奏者在演奏這首作品的時候要注意采用符合樂曲要求的速度,并把握好樂曲的情感基調,對樂曲的風格做到細致的把握。
二、對弗拉門戈舞蹈元素的演奏把握
(一)節奏節拍
節奏節拍是弗拉門戈舞蹈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演奏中把握好節奏節拍的特點極其重要。弗拉門戈舞蹈的節拍多為3/4拍或6/8拍,或者兩種節拍交替。作品《吉普賽風》采用的是3/4拍,具有三拍子特有的極強的律動性和舞蹈性。
節拍重音不規則是弗拉門戈舞蹈中的主要特點。弗拉門戈舞多以一個 12 拍的節拍作為循環周期,重音位置變化很多,常落在第二、三、六、八拍等弱拍位置。在《吉普賽風》中有這一特點的明顯體現,如圖1中可見,以四個小節的12拍作為一個周期,重音落在第二、四、七、八、十、十二拍上,重音分布不均勻,常落在弱音位置,體現了弗拉門戈在三拍子上即興表演的舞蹈魅力。
在演奏作品《吉普賽風》的時候,需要仔細分析每一句的重音分布,將重音不規則的特點表現出來,才能更準確地把握樂曲中弗拉門戈舞蹈風格。
(二)舞蹈場面
弗拉門戈的舞蹈表演形式多樣,在作品《吉普賽風》中可以感受到音樂的起伏與遞進,亦可以想象到吉普賽人熱情而歡快的舞蹈場面。在樂曲第一段,旋律表達以單旋律為主,以跳音的形式呈現。仿佛一位舞者在吉他和響板的伴奏下、踩著快速的節奏,輕盈地舞蹈。樂曲進入第二段,旋律的呈現以單音變為雙音,仿佛由單人舞增加為雙人舞,兩位舞者默契地踩著拍點跳著相同的舞步。接著旋律以八度和弦的方式呈現,進入集體舞蹈的形式,舞者們隨著節奏跳出自由靈活的舞步,氣氛達到高潮。最后,單旋律的主題線條又將舞蹈帶回到獨舞。
在演奏中,演奏者需要想象樂曲所帶來的舞蹈場面,將各段音樂的力度、速度及情緒處理好,才能更好地將作品的層次表現出來。
三、模仿弗拉門戈吉他的演奏
吉他是弗拉明戈中重要的伴奏樂器,更是弗拉明戈典型的音響特征。萊闊那不僅將西班牙舞蹈節奏運用在作品中,還將吉他這一西班牙民族樂器的音響效果加入其中。
(一)模仿嗙太多的音響效果
嗙太多(Punteado)是吉他演奏中是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指運用手指快速撥弦要求彈出清晰干脆的聲音。在鋼琴演奏中,想要模仿這種形式與音響,則要運用手指跳音快速觸鍵,在譜面上常記錄為音符的斷奏。《吉普賽風》中也對嗙太多的音響進行了模仿,如圖2。
在模仿嗙太多音響效果的演奏中,需要注意用指尖觸鍵,每個音觸鍵力度要均勻,旋律連貫,彈出的音響似“大珠小珠落玉盤”,清脆自然,心里要想象吉他撥弦的聲音。
(二)模仿內在持續音的演奏
內在持續音是吉他音樂的特色,指在使某個音持續一段時間。在《吉普賽風》中就出現了內在持續音的演奏。如圖3中的中聲部的持續音便是對吉他內在持續音的模仿。
在演奏內在持續音時,要將中聲部的持續音彈得盡量弱,從而突出高聲部的旋律聲部。因此,演奏者需要將指尖繃緊貼鍵演奏,保證持續音的音色柔和。
恩納斯托·萊庫那在作品《吉普賽風》的創作中運用了大量的弗拉門戈音樂元素,使作品具有濃厚的西班牙音樂風格。因此,演奏者需要對這首作品進行細致的研究與分析,準確地感受并把握作品所傳達的音樂風格,才能更好地演繹這首作品。
作者簡介:黃詩沁,女,漢族,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專業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