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丁灝
“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必須加速自我改造、自我優(yōu)化,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全面整合,實現(xiàn)“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
一、制作理念新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機構只有不斷更新發(fā)展理念,才能穩(wěn)固在信息傳播領域中原有的優(yōu)勢地位:第一,信。公信力是電視新聞機構與其他類型媒體新聞機構的重要區(qū)別之一,是電視作為傳統(tǒng)媒體在自身發(fā)展歷程中所積累和沉淀的最寶貴財富。在“娛樂至上”、“收視為王”的媒體時代,電視新聞反而要葆有最初的一顆“公心”,如此方能得“始終”;第二,快。新聞貴在一個“新”字,時效性是新聞信息的生命。如前所述,融媒體時代的新聞信息傳播壟斷已經被打破,甚至一個普通路人都可以利用手中的手機進行信息發(fā)布,電視新聞機構只有盡量提高制作新聞的時效性,才能搶占先機;第三,奇。媒體是一個變化最快的行業(yè),只有走在時代潮流的尖端,最終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電視新聞機構有其特有的嚴肅和認真特質,同時也必須具備作為媒體機構的創(chuàng)新意識,“奇思妙想”、創(chuàng)意迭出,才能真正擁有穩(wěn)定的受眾群體。
二、新聞內容提質
內容是新聞信息所要傳播和表達的重要元素。確保電視新聞信息的高質量,是實現(xiàn)電視新聞事業(yè)發(fā)展的重大前提。尤其是在融媒體時代,新聞機構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內容為王”、“以質取勝”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這需要電視新聞人的共同努力:第一,要更敏銳。當前電視新聞機構本身仍處于信息資源的上游,相較于其他的媒體機構在獲取信息資源時仍占據(jù)主導性,但針對信息資源傳播扁平化趨勢愈加明顯的發(fā)展現(xiàn)實,對于新聞信息資源必須要保持更加敏銳的觸覺,要更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這是出奇制勝、搶占先機,做好新聞報道的關鍵所在;第二,要具有深遠性。新聞機構具有引導社會正向輿論、傳播真理的重大使命,要善于挖掘新聞信息資源的深層意蘊,帶領廣大受眾一同發(fā)現(xiàn)事實真相、看清新聞事件本質,從看似“平常”的新聞中領會深刻人生哲理;第三,要善用“別”角度。在融媒體時代,最不缺少的就是同質化新聞報道,同一內容的新聞事件被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傳播媒體廣泛傳播,只有獨辟蹊徑、富于創(chuàng)新的報道視角,才能讓廣大受眾在“姹紫嫣紅”中獨獨看到一種別致的“美”。
三、報道形式多樣
報道形式是新聞節(jié)目的載體。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機構要巧妙借用其他類型媒體的手段對新聞素材進行處理,豐富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形式。當前,比較富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新聞報道形式有以下幾種:一是,新聞畫面中加入文字稿、圖表、動畫。央視新聞聯(lián)播欄目組在這一點上做的比較突出,近年來所推出的《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形式更加生動活潑。在重大會議報道時,對中央領導人所發(fā)表的重要講話會加入文字稿進行說明提示,在進行民生大事總結時,對所提供的一些關鍵數(shù)據(jù),會嘗試以圖表形式進行對比,使所傳播的信息清晰明了,甚至一度還加入了動畫人物,一改原有新聞報道嚴肅的面目,饒有趣味性;二是,加入“演故事”的藝術手法。當前一些電視新聞,尤其是與廣大受眾更貼近的民生類新聞,為了提高新聞事件的“可看性”,采取由一些演員來還原真實事件的手法來“演故事”,這樣相對于過去那種單憑相關人員口述的方式更通俗易懂、易于接受,是電視新聞報道的一種巨大創(chuàng)新。當然,電視新聞有自身的特殊性,對這一手段的運用必須要講究一個“度”;三是,主播主持風格的改變。新聞主持人是電視新聞欄目組與廣大受眾最直接接觸的“發(fā)布端”,原有的主持人風格比較嚴肅,普遍采用認認真真“讀”新聞的主持方式,但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主持人所面對的是更富于自由、平等意識的受眾,在保證新聞事件準確的前提下,以“說”新聞這樣更“接地氣兒”的主持方式更能贏得他們的歡迎。
四、制作手段變革
制作手段是電視新聞節(jié)目成型的重要工具。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是促進融媒體時代新聞報道變革的巨大動力,也是豐富電視新聞報道的重要支撐。原有的新聞制作手段比較單一,基本上是用攝錄設備搜集新聞信息資源,專業(yè)編輯軟件剪輯處理畫面,一支筆和一張紙書寫新聞報道文稿,鏡頭主持人最后完成新聞報道工作。而步入融媒體時代,制作手段則更加豐富、輕便、快捷和多樣:在信息搜集階段,一部手機都可以成為攝錄的工具;原有的專業(yè)編輯設備和軟件升級換代后,操作快捷簡單、功能強大,具有更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新聞報道文稿也可以通過電腦、IPAD、錄音筆等自媒體終端設備進行制作。制作手段的更新升級使電視新聞節(jié)目呈現(xiàn)出更為優(yōu)質的視聽品質,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加“美味”的新聞“大餐”。
五、傳播方式多元
傳播方式是電視新聞信息傳播的路徑。在融媒體環(huán)境的大背景下,電視新聞信息傳播的形式已經由原有的單向傳播方式轉為多元傳播方式:一是,電視新聞信息的接收端已經不僅僅是電視,還包括電腦、手機、IPAD等多種自媒體終端,電視新聞已經實現(xiàn)了線上線下同步播放或回放,這一傳播形式,是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融合的最佳佐證,極大地擴大了電視新聞媒體的覆蓋面,廣大受眾可以借助多種途徑接收信息;二是,電視新聞信息立體式傳播,使其與廣大受眾的互動性更加頻繁、路徑也更為多樣,電視臺新聞欄目組開通微博、創(chuàng)建微信公眾號、開通直播間電話,廣大受眾借助這些多樣的傳播形式來了解節(jié)目動態(tài),掌握節(jié)目內容,進一步擴大了電視新聞機構的影響力。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機構要正面迎接挑戰(zhàn),以“創(chuàng)新”來出奇制勝,做到在新的媒介融合中,堅守住本身的新聞特質,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實現(xiàn)社會效益和經濟效應的最大化。
(作者單位:山東省單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