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學基礎》是高職高專商科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然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因學生本身素質及專業引導上存在的一些誤區,導致整體學習效果差強人意,本文分析存在的問題及 原因,并由此提出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高職;經濟學基礎;教學質量;措施
一、經濟學課程定位
《經濟學基礎》是高職高專商科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在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商貿類的專業課程及將來從事商科工作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經濟原理,學會理解、分析當代中國改革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的現象和問題,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理論觀察、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和經濟現象的能力。根據商貿類專業的應職崗位群需要,實行針對商貿類專業而有側重面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具有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門高等經濟管理人才所必須的基本經濟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習其它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提高全面綜合素質,增強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
二、會計專業教學現狀
1.上課紀律好于營銷專業
會計專業女生要遠多于男生,男女比例一般是2:8,一個班50余人,男生一般不會多于十人,其次我院會計專業全省有一定名氣,錄取分數線相比營銷專業一般要超出四、五十分,因此會計班級課堂紀律明顯比營銷專業好很多,講話的少,上課遲到、曠課的少。課堂紀律基本上安靜無聲,說話聊天的幾乎沒有。
2.低頭族較多,上課沉悶
會計專業學生低頭族多,一部分在看課本但是否看得進去無人得知,另一部分低頭看手機的也不在少數,還有一部分同學上課根本沒看教材,反而做起了會計專業老師布置的作業,即表明安安靜靜,但實際學習的也不是很多。
其次,課題上主動回答問題的人不多,即使叫起來,也是吭吭唧唧回答不上來,整體情況比較沉悶,師生互動進行不了,雖然課堂是安靜的,但是學生主動配合老師教學的不多,學習狀態明顯沒有學習專業課強。
3.思維古板,學習效果差
會計專業學生學習思維比較古板,對于老師講解的習題聽懂了,但不會獨立做,相同類型的題換了數字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上課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眼神沒有和老師交流,老師問聽懂了嗎?也沒有人言語。
4.課堂作業能完成,可質量并不高
經濟學教學一定和社會實際相銜接,對于老師不知道課堂作業,如果純書本的,學生往往做的比較整齊,但是與社會經濟現象相結合的作業,學生完成質量不敢恭維,部分學生會借鑒百度,但百度的結果也不對,并不能用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解釋社會經濟現象,因此整體學習能力明顯低于營銷專業學生。
三、課堂教學效果不好的原因分析
1.學習動力不足、目的性不明確
很多會計專業的學生對于開設《經濟學基礎》課程的教學目的不明確,認為自己是學會計的,今后一般從事會計工作,只要把帳做好、做對就可以勝任會計崗位工作,對于學不學習經濟學本身來講意義不大,有學經濟學的時間還不如把《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學好重要,同時他們有面臨著:初級會計職業資格考證問題,在考試內容上與經濟學完全不發生任何關聯,對于今后從事會計崗位工作也與經濟學沒關聯,因此總體上對經濟學課程學習存在誤區。
2.素質本身不好
經濟學基礎是一門科學性強、相對其他課程來說嚴謹但很枯燥,設計到一些曲線模型和部分計算問題,而相對于本科而言,高職的學生整體數學思維教材、嚴謹性又明顯低于本科生,因此對于比較枯燥的經濟學理論存在著學不進去、聽不進去的問題,這也是導致會計專業學生上課愛低頭的一個主要原因。
3.教學導向問題
盡管2018級新生一般都有始業教育,但專業開展始業教育的時候一般都是過多強調專業課的重要,對于一般選修基礎課介紹并不對,其次我院課程講授按專業類別承擔,即會計專業的經濟學課程往往由市場營銷專業承擔,跨專業的介紹課程往往是會計專業負責人并不擅長的事情,因此在始業教育上并沒有過多強調經濟學基礎課程的重要性,給學生錯誤的感覺專業課重要,其他老師講的課次重要或不重要。
四、提升教學質量的幾點想法
1.提高學生專業素質提高的認同感
扭轉學生對選修課認識的誤區,讓學生明白會計專業的學生不但要掌握本專業的會計理論知識,對于其他課程也要重視,要學會用現有的經濟理論包裝自己,這樣才能面對日益競爭的就業市場,提高專業素質包含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也包括非本專業的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就業的競爭力。
2.提高課堂教學的活力
現在會計專業學生屬于00后,那么學生的思維將趨向于網絡化,再用傳統的板書加PPT教學,顯然更不上時代潮流,因此課堂教學也應趨向于網絡互動化,課堂教學引入網絡媒體視頻,透過經濟現象來分析經濟發展未來,利用互聯網的沖擊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的興奮性和主動性。利用學生低頭族現象,與學習軟件APP掛鉤,如藍墨云課堂、學習通、對分易等,因勢利導將低頭族融入課堂中,變低頭族為抬頭族,跟上老師思路一同翱翔在經濟學基礎的教學課堂。
3.擴大課堂教學外延性
課堂教學不在停留于教學樓,應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向校外延伸,比如市場、比如銀行、比如股票證券大廳、比如工廠,讓學生在觀察經濟現象變化的同時,感悟到學會經濟學基礎理論課程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李海波.從提高專業能力的視角探討《經濟學基礎》教學改革[J].現代經濟信息,2018.02.
[2]馬海云.對高職《經濟學基礎》實施分層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
[3]張志敏.《經濟學基礎》微課教學模式在高校課堂應用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08.
作者簡介:
徐成鋼,男,(1963.11--)浙江東陽人,麗水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講述經濟學基礎課程,研究方向:市場經濟、企業管理。
(作者單位:麗水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