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通過研究和探索新媒體技術的特點,與第三方合作開發拓展高職院校圖書館新媒體技術功能,提高新媒體應用的影響力,更好地適應廣大師生與合作單位讀者的科研和學習需要,增強圖書館信息供給能動性,為地方經濟和信息資源發展提供精準服務。
高職院校圖書館利用新媒體技術,通過其特有的推送功能,以文字、圖片、語音與讀者開展全方位溝通和互動,在信息交流和文化宣傳供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威海職業學院通過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新媒體技術開發,尋求與第三方合作,提高了新媒體應用在圖書館的影響力,更好地滿足了廣大師生與合作單位讀者的科研和學習需要,增強了圖書館的信息供給能動性,為地方經濟和信息資源發展提供了精準服務,產生了區域性的社會價值。
1 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供給側現狀
1.1 服務模式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已滲透至社會各行業領域,在高職院校圖書館中的發展非常迅速。新媒體技術以其方便快捷的獨特優點,滿足了大多數讀者對信息資源的迫切需求,因此,眾多高職院校圖書館把新媒體信息供給服務的創新擺在首要位置來建設,最具代表性的是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和移動圖書館面向讀者的推廣和推送服務發展。傳統的計算機圖書資源信息由于受到網絡安全等限制,只限于局域網內使用,且傳統服務模式的局限較多,這給師生在局域網之外查詢圖書信息和學習、科研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微信公眾平臺和超星移動圖書館的功能開發和推送服務,克服了上述局限,彌補了諸多不足,同時節約了大量的服務成本。其圖書信息服務的宣傳效果非常明顯,同時擴展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和應用功能。
1.2 面臨的問題
1.2.1 信息供給不精準,缺少創新意識
大數據時代的資源和信息量非常繁雜,讀者對有效信息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如何更好地服務于讀者,提供精準供給,成為圖書館新形勢下面臨的主要工作。讀者的閱讀和信息獲取需求呈現數字化和網絡化、及時性和便捷性、互動性和自助性等發展趨勢,尤其遠程自助式(智能)服務成為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新特征。因此,圖書館需要及時利用網絡通訊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完善用戶自獲取信息服務的方式,滿足更多讀者的自我表現服務需求。
1.2.2 新媒體技術宣傳不到位,服務范圍小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媒體宣傳方式主要有傳統陣地式宣傳和新型媒體信息宣傳兩種形式。傳統陣地式宣傳主要有:館辦刊物、宣傳專欄、讀者手冊、活動海報、展示櫥窗、電子顯示屏等。單純的傳統陣地式宣傳只能在小范圍內得到傳播,宣傳效果不盡理想,而新媒體普遍具有即時性、共享性、互交性等特性,具有很強的影響力。但也有不少師生并不了解圖書館的新媒體服務方式,沒有關注圖書館微信平臺和移動圖書館,習慣性地就按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來查找自己的信息資源,造成了空間和時間的浪費。這需要圖書館要加大新媒體技術的宣傳力度,通過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講座和讀者活動,讓每位師生都了解到圖書館新媒體技術在信息資源的服務應用。
1.2.3 信息供給沒有體現特色
許多高職院校圖書館為向讀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供給時,采取了微信公眾平臺和超星移動圖書館共用并存,或者進行兩者取一的方法進行,卻沒有突出本館服務特色,又沒有很好得解決兩者之間并存的矛盾,使一些讀者在了解圖書館時不知從何入手。這需要高職院校圖書館采取針對性地加大圖書館的特色服務宣傳,通過舉辦讀者沙龍、圖書薦讀、書海尋寶等利用新媒體的活動來達到宣傳效果,讓更多的師生掌握新媒體的功能和用途。如微信公眾平臺主要是推送信息服務,方便讀者借閱、查詢館藏、續借圖書和圖書薦購,而超星移動圖書館除了與本館圖書管理系統存在穩定和和兼容性問題外,沒有圖書薦購,座位預約管理系統等功能,它的主要亮點是電子圖書資源。我們要在發揮兩者優勢互補的情況下,加強宣傳力度,體現本館的新媒體信息供給服務特色。
2 新媒體信息供給在高職院校發展創新的具體措施
威海職業學院圖書館在與第三方公司合作后,技術部門對新媒體服務功能進行二次開發和實踐研究,使廣大師生讀者通過手機等移動端除了能享受圖書館官方發布基本的信息推送服務功能外,還可隨時在移動端獲取和共享圖書館資源,包括音像視頻,期刊雜志,電子圖書等。通過研究對比新媒體技術微信公眾平臺和超星移動圖書館在本校的開發和實踐應用,選擇最佳服務模式和方法,對廣大師生讀者和合作單位讀者參與圖書館薦購活動以及共享圖書館資源都有很強的實用性。
2.1 進行新媒體技術開發,增強實用功能服務讀者
2.1.1 強化“我的空間”菜單
除了高級檢索、熱門借閱、圖書推薦、綁定證件、讀者薦購、已借續借、借閱歷史、違章欠款等主要功能外,研究是否需要其他服務欄目,如通知公告,信息資源等,實現與本館圖書管理系統應用的同步和無縫對接。
2.1.2 二次開發“資源公告”菜單欄目
研究和嘗試微信平臺的整體優勢,盡可能地把圖書館現有的資源與微信公眾平臺同步,比如在二次菜單設立電子圖書、視頻資源和期刊報紙等菜單欄目。
2.1.3 探索和推廣超星移動圖書館建設
通過宣傳移動圖書館的服務特色,師生讀者了解移動圖書館簡單查詢館藏和借閱信息等功能后,還需要與超星公司協調,新增更多的具有高職專業特色的電子圖書,滿足高職院校師生需要。目前移動圖書館在線電子圖書達六萬多冊,主要涉及人文學科,高職類的專業電子圖書相對較少。
2.2 繼續擴大圖書館服務范圍,與周邊單位加強交流合作,體現社會服務價值
高職院校圖書館之間除了相互積極學習交流,分享本館的服務特色和成功經驗外,要緊隨院校的辦學方向,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特別是與合作企事業單位加強交流與協作,開放本館的資源,實現圖書互借和資源共享,為周邊區域的信息資源建設作貢獻是很有必要的。積極向合作單位宣傳新媒體技術服務,進行資源共享,參與館藏查詢和借閱手續的管理,推廣圖書館新媒體技術開發的成果,探索周邊企事業單位或個人享受與院校師生享有同等圖書館服務的機制,實現合作單位圖書管理員參與院校圖書薦購、館藏查詢、讀者薦購、已借續借和借閱歷史等實用功能,以便其更好地管理和規范本單位在借圖書,開展流通借還;共享圖書館所有圖書資源,如音像視頻,期刊雜志,電子圖書等資源,通過注冊登錄移動圖書館享用豐富的電子圖書資源,為周邊經濟發展提供信息資源保障,體現區域性社會價值。
3 結束語
新媒體平臺的搭建,突破了圖書館傳統文獻信息供給模式,以快捷高效的交流方式創新圖書館圖文信息供給新途徑。技術引進之后經過館內技術人員的二次開發,各種隱含的、強大的、個性化功能就能凸現出來,成為富于圖書館特色、符合本館服務要求的移動服務窗口,成為圖書館主頁之外的又一服務推廣途徑,因為,微信公眾平臺自身具備的優勢與圖書館服務特色相匹配的狀況決定了它在圖書館應用具有廣闊前景。圖書館新媒體的功能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相信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新形勢下,會不單單僅限于信息推送服務功能,而是繼續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進行二次開發設計,增強新媒體信息供給功能,運用手機或平板等移動端設備共享圖書館的電子圖書,視頻資料和期刊報紙,使移動端成為名符其實的掌上圖書館。
(作者單位:威海職業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