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方 尹琦婷
1 調研背景
為進一步加大高校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政策的宣傳力度,讓助學貸款政策家戶喻曉,深入調查,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當前實施現狀和群眾意見。韶關學院體育學院組織一批黨員積極響應由廣東省教育廳與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開展以“國家助學情·圓你大學夢”為主題的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政策下鄉行活動,我院于2018年07月15日-20日走進韶關市坪石鎮,針對今年考生,通過在樂昌市坪石鎮的人民政府組織考生和家長參加國家資助政策的宣講會、入戶走訪高考學子、在街道上設咨詢點為大家提供咨詢等形式,積極開展此次的宣傳及調查工作。
上世紀60年代,樂昌市坪石鎮由于處于江西、湖南、廣東、三省交匯處,有京廣線、武江經過此處,人員流動大,被稱為“廣東省北大門”,也是粵北地區最大的一個鎮,是樂昌市經濟重要支撐。但是近年來,由于社會的加速發展,人們對物質追求日益增加,農村居民逐步遷移到市級城市發展,導致留在當地的大多數較為貧困的農民,他們文化水平較低,主要以務農為主,年收入大多低于4萬元,然而子女的求學經濟壓力相對而言比較大,使得許多貧困家庭難以負擔不斷增長的學習和生活費用,而高等教育是非義務教育。就此,韶關學院體育學院下鄉行調查、宣傳,讓更多的家長學生加深對國家資助與助學貸款政策的認識。
2 調研目的
通過調研了解當地居民對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的了解程度,宣傳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讓更多的村民對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有更清晰的了解,幫助家庭經濟貧困的學生,為他們解決實際經濟困難和對求學的擔憂,做到不讓一個大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放棄求學機會,堅定自己的理想,圓自己的大學夢。
3 調研方法
問卷法調查法、深度訪談、宣傳講解法、實地考察法。
4 調查問卷內容的結果與分析
4.1 在對普通群眾的調研發現:
4.1.1對當地居民家庭經濟情況調研發現,坪石鎮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月的占了26%,3000元/月及以下的占到90%,在對家長是如何了解到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的調研中發現,45%的家長是通過老師得知國家助學資助政策,然后對于經常看關注的新聞媒體或許國家助學資助政策信息卻是比例最低,由此可見應該加強宣傳方式的多樣化。
家長對于國家助學資助政策的了解程度基本了解或者很了解的家長只占全部調研人員的14%,對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完全不了解的占到了29%。
在對一些經濟困難家庭籌集學費的方式的調研中發現農村經濟困難家庭籌集學費的方式主要為向親朋好友借錢(58%),而知道可以或者走了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的僅有11%。
在對家長關于國家資助還款態度的調研得知,絕大部分家長認為助學貸款必須按額還清,絕少數家長認為助學貸款及時不還,也追究不了法律責任,部分家長認為這是一種純福利政策。
4.2 在對坪石鎮高中生的調研發現:
大部分中學有進行資助政策的宣傳(60%),部分中學并沒有進行宣傳(40%)。可得知有關注的對資助政策有一定了解,總體而言對資助政策不太了解。
在對學生關于國家資助政策是否能夠得到幫助的調研中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很認可助學貸款政策,他們相信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對自己學業還是有很大幫助的(66%),部分學生認為有一些幫助(33%),只有1%的學生認為無幫助。
學生對于國家助學資助政策的了解程度,學生對于助學貸款資助政策了解程度比家長的稍好一些(基本了解占28%,知道一點點的占50%)
5 調研小結
通過在樂昌市坪石鎮6天的走訪入戶調研中,體育學院社會實踐隊用現場講座2場、設點宣傳4個、發放宣傳小冊1300多份、觀看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宣傳視頻等相關活動,直接參與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宣傳的同學和家長達到700多人,讓廣大同學們對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有進一步更深層次的了解。在對家長和學生的調研中,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和訪談中,充分了解家長對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的了解。
6 調查結論
6.1加強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形式多樣化。
調查結果顯示,處于樂昌市坪石鎮地區的家長相對于學生而言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的了解比較少,而知道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的政策途徑主要是以學校為主,知道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政策的途徑過于單一。
6.2國家助學貸款辦理流程有待清晰簡潔化
調查過程中,部分學生享用過國家助學資助政策的過程中,流程比較繁瑣,需要交的證明材料比較多,本來學生家長的工作比較繁重,加上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對這方面認知比較少,但是對于助學貸款的辦理手續零認識,了解辦理手續的家長學生也認為,要求申請貸款的材料復雜繁瑣。
(作者單位:韶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