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厚紅
以家庭為基礎、以學校為主體、以社會為平臺,努力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共同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一是構建以學校教育為主的溝通渠道,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連動。二是構建以家庭教育為主的參與途徑。讓家長更加信任學校依賴教師,才能更好地與學校教育保持高度一致。三是構建以社會教育為主的服務模式。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聯動、三位一體的教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近年來,教育因為關乎民生而成為社會熱點話題。隨著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家長對教育的要求、對學校和社會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家庭教育逐漸變得更加知識化和職業化,教育對全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廣泛。
現代教育的三大特點:一是倡導以人為本,終身學習;二是營造開放式學習環境;三是開發教育資源,促進學習方式多樣化。僅憑傳統的學校教育無法實現現代教育的目標,要實現教育效能最大化,必須打破學校和社會的界限,以家庭為基礎、以學校為主體、以社會為平臺,把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力量有機組合起來,努力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共同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
1 核心概念界定
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模式是指在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的基礎上,通過現代教育手段,開發利用家庭、社會教育資源,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等方面體現和諧性與一致性。
2 構建“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校教育是關鍵,家庭教育是基礎,社會教育是延伸。三者之間相互依托,相輔相成。學校教育固然重要,如果沒有家長和社會的關注與支持,很難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只有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才能使教育走上經常化、實效化、科學化的健康軌道。
3 構建“三位一體”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1)學校教育是重點也是常規教育,目前家庭教育對于部分學生來說還是一塊空白地。如家長忙于生計缺乏親情教育;部分家長過分依賴學校,缺乏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更有個別家長對待孩子簡單粗暴,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心,為孩子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2)除增強家庭教育的重視和引導外,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真正為學生健康成長清除社會上的負面影響。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加強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教育引導。
3)學校、家庭與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共同協作,才能營造和諧發展的育人環境。目前三方面的教育經常各行其是,對學生的教育三方面未能形成教育合力,出現學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隨意、社會教育無力的局面,需要努力探索解決如何形成三位一體教育模式。
4 “三位一體”教育模式實踐與探索
學校重視與家庭、社會教育結合,主動開展一系列家校聯合、校企合作等教育活動,積累大量經驗。應該從“學校主導、家校互動、社會合作”等方面入手,加強有效溝通,努力在創新教育模式上有所突破,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
4.1 教育模式與實踐相結合
從學校教育的特點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探索“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的有效實施與實踐途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帶動家庭教育提升技巧,不斷提高社會效益。
學校教育是主陣地,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應充分發揮教育的主動權,全力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制。學校應加強教育管理,主動引導家庭教育,重視家庭教育對學生發展的影響,實現家校聯合,齊抓共管,促使家庭教育推動學校教育發展,為學生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學校要多方面爭取社區和當地政府的支持,組織學生接受社會教育,增強社會責任感。在這一過程中,應努力發揮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努力創建健康和諧 的社會環境。
4.2 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三者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反饋。在三位一體教育模式構建過程中,首先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其次學校指導家庭教育,三是學校教育社會化,共同提升學校、家庭及社會的育人環境。
4.3 創新教育模式
在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模式的過程中,努力改變過分依賴學校教育的傳統觀念。通過家庭教育調查、校園文明活動開展等活動,建立學校與家庭的溝通方式。一是構建以學校教育為主的溝通渠道,通過手機短信、校訊通、校園網站等信息平臺,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連動。二是構建以家庭教育為主的參與途徑。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開設家庭教育課堂,家校合力解決學生疑難問題。通過開放學校教學活動等開放的教育模式開門辦學,讓家長更加信任學校依賴教師,才能更好地與學校教育保持高度一致。三是構建以社會教育為主的服務模式。教育問題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聯動、三位一體的教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教育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F代教育是一個社會開放系統,只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密切配合,才能形成一個培養人、教育人的系統工程?!叭灰惑w”的教育模式是現代化教育的創新,對形成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及健康心理起到關鍵的作用。
(作者單位:威海市文登區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