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鳳
引言:項目制學習模式對大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該教學模式能夠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解決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同時該模式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大學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職業素養。
教學作為一門藝術,如何做好一名高水平的大學英語教師是大家關心和探討的課題?,F實中急劇增長的學生人數,有限的教育資源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英語課程需要建立一種新型的語言教學模式,來代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新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教師在教學中的導師作用,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適當的材料和方法,發揮他們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輸語言語法知識的教學模式必須讓位于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語言運用技能和拓展學生知識面的新的教學模式。傳統的英語課堂以教科書為基礎,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處于教學中心地位,教師決定學什么怎么學。學生沒有權利選擇話題,被動的接受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失去了積極參與教學的興趣。
大學英語項目制學習擺脫了傳統教學的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項目制學習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發揮學生自身的優勢,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學法。它通過具體的、真實的項目任務的學習研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被認為是大學英語課堂的有明顯優勢的理想的學習模式。英語項目制學習模式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項目制學習模式的中的項目就是布置一個學生要完成的任務,打破常規的教學流程,這樣的學習模式是非常具有挑戰性。在項目制學習中,學生完全成為了學習的主導者,學習的時間也不再局限在課堂內,學生要完成這樣的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項目,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項目制學習在國內一些教育機構正在嘗試。這種教學模式讓嘗試者感受到了一種教和學的新境界,真正感受到了以學生為中心,探索式學習的魅力。在項目制學習過程中,學生會積極地收集信息,獲取知識,探討方案,以此來解決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并不一定是一個現實世界真實存在的問題,而是說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現實生活中會用到的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維,團隊合作能力,決策能力等。因此在項目制學習過程中,不僅僅要求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的學科知識,還要懂得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將這些知識學以致用。
項目制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精神之一:自主探索。因為,在這個信息爆炸高度發達的時代,想要知道某個知識點變的很容易,在網上搜索一下能找到成千上百的信息。在信息時代之前,老師的主要工作是教學生知識。但現在學生自己就可以去網上查找大量的與課題相關的資料,然后加以篩選、分析、運用。所以老師不僅要教知識,還要教學了知識有什么用,怎么用。項目制學習是一直強調要讓學生去解決一個真實或者虛假真實的問題,以此來鍛煉現實生活中需要用到的解決問題的技能。
項目制學習方案實施:本項目學習持續時間為一個學期合計16周。整個過程包括以下步驟:項目準備,選擇項目主題,項目規劃,項目實施,寫項目報告,陳述項目成果及項目反思。實施對象為筆者教學的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在班級范圍內,學生自愿選擇組員,每組成員為4到6人的項目式學習小組。小組成員之間必須互相配合合作。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他們研究探索不同的主題,有的探索中西方的節日,對比中秋節和感恩節;有的小組探討如何做好準備面試,提前了解找工作需要做的準備;有的小組探索如何找到合適的理想的工作,提前規劃職業方向;有的小組探索美國社會存在的隱形的種族歧視問題,對于少數族裔面對的社會問題進行探究。從項目開始到項目結束,學生運用聽說讀寫譯五種語言技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學生必須自行搜集材料,進行資料閱讀,向其它組員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意見協商過程中聽取和理解同學和老師的意見建議,把項目的中文材料翻譯成英語,并用口頭形式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小組的項目成果。小組之間互相評價提出反饋意見及修改自己小組的項目報告。
項目制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同時對大學生和大學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探索新的教學理念,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不斷加強提高自我發展和完善,做到教學和科研相互促進,以便更好地培養新型的能夠適應社會新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