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 梁泳詩
近年來,分布式領導理論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與研究,領導權力的合理分配是學校改進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斯皮蘭等認為,分布式領導是指領導活動分布于領導者、追隨者和情境相互作用的“網”中,情境構成了研究分布式領導的恰當分析單位。筆者對分布式領導所下的定義是:在學校組織編制的權力網層中,由于組織本來的結構關系與所發生的學校活動而形成不同的權力網點,主領導與客領導除各自占領自身的權力點之外,還存在對學校管理活動、德育教學、后勤保障、未來發展工作進行網點移動,共享決策權力,從而實現權力的分布式移動,根據不同的權力網點,權力的分配比重也不一,并根據權配進行學校工作的處理,從而實現分布式領導。
分布式領導理論至今仍被高度關注,但未有規范的定義,筆者想通過自身疏淺的思考,討論分布式領導理論關注大,概念未統一,國內實踐少,效果未成形的原因。
1 基于三維角度下,分布式領導理論的優勢與困境
1.1 分布式領導理論的自身魅力與問題
第一個維度是用于分析分布式領導理論得以關注的內部原因。分布式領導理論的魅力,與體系本身相融合的適度性以及基于基本情況的可變性,可以看出,分布式領導理論是在以往單一領導或集體領導的狀況下進一步的升級調整。
自身魅力無窮大,但也存在著相應的概念性問題。在閱讀文獻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學者提出分布式領導的關鍵不在于權力的分配而是在于影響的分配。筆者粗淺地認為在分布式領導的實現的過程中,校長的職責該怎么分配,雖說分布式領導不是注重權力的分配,而是在于影響的分配,但分布式領導的途徑還是權力的分配,因此思考層級內規定的校長職位是否還具有重要地位?權力因為不同的情境而改變分配比例,那么比例又是如何劃分如何獲得均衡,這都是在分布式領導理論的相關定義與解釋中暫時未能明確的,也是值得去研究和界定的問題。
1.2 分布式領導理論的實踐需求與困境
第二個維度是用于分析分布式領導得以關注的外部原因。在實踐需求中,分布式領導理論能夠給予學校一份新的學校領導工作手冊,為學校人員提供一種診斷工具,幫助實踐者了解、反思并改進領導實踐。
無論外界實踐中需求程度有多深,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分布式領導理論也面臨著困境。傳統個人領導觀念的根深蒂固,傳統校長負責制的領導方式和自上而下、層級分明、管理嚴密的科層制組織結構難以讓位。由于存在地區等差異,想要形成一種共同的文化是極為困難的。而分布式領導運用的首要前提就是擁有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學校面臨包括學校目標的沖突、關注度的沖突。如校長關注的是來自學校外部的壓力,教師關注的更多是來自自己的職位與學生的壓力。二者在共同的道路上卻追求不同,必然相互間矛盾沖突。
1.3 分布式領導理論的評價方式與難題
第三個維度是用以分析分布式領導理論后續發展的時空維度。即分布式領導是否能帶來實效的問題。目前的研究情況看來,分布式領導理論的評價方式主要應用的研究方式是量化研究,這類研究關注領導實踐作為一系列的變量,如分布式領導實踐的方式與另一類結果變量如學生成績或教師發展變量之間的關系,來探究何種類型、何種程度的分布式領導產生的作用。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更應不要掉進“領導總有積極效果”的誤區,不應該硬性把領導與好的組織結果聯系起來,分布式領導同樣允許消極的組織結果,辯證地發展分布式領導的評價方式。
2 基于三維角度下,分布式領導理論的優化策略
2.1 發揮自身魅力,統一概念界定
作為集體領導、分權領導的進階版,分布式領導理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科學性,它是基于領導現狀而提出的優化改進理論,是研究者們的一個新角度新領域。但同時它也具有新事物的一般特質,便是需要被緩慢完善與接受。如今還未形成較為明確與規范,獲得教育界學者一致認可的分布式領導理論的概念界定,這也成為了較大的障礙,因每個領導者理解不同,甚至可能會曲解,而導致實施效果不明確或是不理想。因此發揮分布式領導理論的自身魅力,應最先統一分布式領導的概念界定。首先,整理并梳理近年關于分布式領導理論的概念界定;其次,在有關學者的實踐研究與相關學校的實施情況下做出概念界定;最后結合分布式領導理論的初衷,凸顯分布式領導理論的靈活性實用性。
2.2 回應實踐需求,提高應變能力
在概念性的界定之后,落實在學校應用與發展階段,分布式領導理論需要做到回應時間需求,提高其應變能。與概念性界定相關,便是提高其靈活性。為什么是靈活性呢?在上文中,筆者為分布式領導理論作出粗淺的筆者自己的一個概念界定,其中“權力網點”是關鍵詞,組織與權力編織的網絡上有許多不一樣的實踐情境將會發生與發展,學校組織的領導與管理層必須在自身的權力規定下,共同協作、分配權力去決策學校活動,這個不僅需要人才的靈活程度,也需要分布式領導理論的應變能力提高,因此在分布式領導理論的界定與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提高靈活應變能力,在每一個權力網點中,學校自身都要設計合理合適的關于分布領導的權力分配點,如此才能駕馭情境的變化與分布領導的多變性。
2.3 完善評價方式,實現效果監測
評價是一個措施或是方法實施之后,獲取效果如何的重要方式,因此無論在哪一種組織當中,企業或是學校都需要為即將實施或已經實施的方案作出相應的評價反饋,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分布式領導理論也不例外,在時空這一角度下,如何讓分布式領導理論朝著優化的方向發展,分布式領導理論的研究也不可缺少相關評價方式的研究,以監測實現的效果。量化研究與質的研究可以相互作用相互補充來進行評價,更具全面性與科學性。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