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雙雪
“黨校姓黨”是對黨校辦學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習近平總書記出席 2015 年全國黨校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再次強調,黨校承擔著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任務。必須堅持黨校姓黨這個根本工作原則,切實做好新形勢下黨校工作。“黨校姓黨”是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的一條主線,是開創新形勢下黨校工作新局面的根本遵循。我們必須堅持黨校姓黨,不斷開創新形勢下黨校工作新局面。
2015 年 12 月 11 日至 12 日,十八大之后的首次全國黨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黨校姓黨是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的一條主線,是開創新形勢下黨校工作新局面的根本遵循。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并于12月13日正式發布。
1 黨校因黨而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是我們黨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這就決定了黨校必須姓黨。黨校不姓黨,或者不能很好姓黨,就不能完成黨所賦予的莊嚴使命。黨校因黨而立,黨校姓黨是天經地義的要求。
近代以來,政黨需要干部來組織群眾,而工人階級運動即群眾運動更加需要干部,更加重視干部的培訓和培養。“黨校因黨而立”由此而來。德國社會民主黨的中央黨校為世界上第一所黨校,列寧的蘇聯共產黨執政之后形成了早期的黨校系統。
2 我國黨校的發展歷程
從1921年7月黨的成立到1935年1月遵義會議以前。這一時期,黨校先從各地辦起,有的還同青年團等組織共同辦黨校。從現在看到的史料可知, 1923 年,黨在安源創辦了黨校;1925 年,中共北方區委在北京創辦了北方區委黨校。中央黨校是1933年3月13日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江西瑞金正式創辦的。從 1935 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到 1948 年馬列學院(中央黨校)開辦以前。這一時期的黨校教育,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輝煌的時期。從1948年中央馬列學院開辦,黨號召大辦黨校開始, 到1954年全國黨校教育網建立以前。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 ,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勝利已成定局,新解放的地區需要大批干部,新中國更需要大批干部。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國家開始大辦黨校。從1954年開始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到1977年3月中央黨校和全國各級黨校逐步復校招生以前。為了適應新時期對黨員、干部的需要 ,鄧小平同志于 1954 年提出要建立全國黨校教育網。1954年7月中旬 ,鄧小平同志指示:“為了在不久后開始把全部黨員干部,包括黨政群財經文教政法各方面的黨員干部,分別由高級 、中級、初級三級黨校,在若干年內輪流訓練一次 ,因此,必須著手把各級黨校作適當的調整, 建立高、中、初三級黨校并制定輪訓計劃。1954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制定《關于輪訓全黨高中級干部和調整黨校的計劃》。文件詳細地闡述了鄧小平同志指示的精神,形成了落實的具體措施,全國黨校教育網正式建立。從 1977年3月黨校復校招生開始 ,到1982年黨的十二大召開以前。黨校教育在鄧小平同志引導、支持下,推動著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一場持久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學習大討論。從1982 年黨的十二大開始 ,到1989年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前。黨校教育在教學方面 、科學研究方面以及各級黨校在校園建設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是黨校教育大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這一時期 ,中央黨校還開辦了校外教學分部,創辦了函授學院 ,極大地拓寬了黨校教育培訓干部的領域。從1989 年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開始到1997年黨的十五大。這一時期,是黨校教育深化改革時期。黨的十四大,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作為全黨全國的指導思想和偉大旗幟。2000年以后是黨校教育調整提高時期,面對新世紀新形勢新任務,黨中央對黨校教育又提出了新要求,2000年6月5日印發了《中共中央關于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2008年9月3日頒布實施《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2015 年下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從我國黨校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黨校一直在黨的領導下,圍繞著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結合國家實際開展工作,黨校姓黨從未變過。
3 新形勢下的黨校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黨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黨要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抓住機遇、戰勝挑戰,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到實處,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到實處,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于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
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更加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更加重視黨校工作。黨校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七大時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黨校校長。在此期間,他先后到中央黨校講過19次課,且每次講的主題都不同。這19次講話現全文發表在《習近平黨校十九講》一書中。在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多次到中央黨校講課。習近平同志要求其他中央領導同志也要去黨校講課。省市縣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每人每年應該到同級黨校講一次課,作形勢報告、進行專題講座、與學員座談都可以,講黨課也行。縣級以上黨委和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也要根據需要不定期到同級黨校講課。這次印發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每年領導干部講課總課時占各級黨校主體班次總課時的比例不低于20%。這個比例,我看做得到,也應該做到,在一些時候、一些地方還可以更高些。要對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作出制度性安排,實現教干部、干部教良性循環。”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指出:現在,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致力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于鍛造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的高素質領導干部隊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實現黨的執政使命,迫切需要按照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要求,進一步發揮黨校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作用,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強化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全面提升能力素養,解決新形勢下能力欠缺、“本領恐慌”問題,更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形勢下,堅持黨校姓黨,不斷開創黨校工作新局面,堅持黨校姓黨,是黨校永恒不變的主題。
(作者單位: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