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社會已經進入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之下,如何將信息化發展融入到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學中,提高會計教學水平是會計類專業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通過剖析會計教學現狀,對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改革提出針對性意見。
1 前言
高職院校同普通的高等院校有所區別,高等院校致力于培養知識型人才,而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專業技術操作能力的實踐型人才,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和管理類學科成為高職院校的熱門學科,會計專業水漲船高,被更多的學生和家長所青睞。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背景下,對于會計專業的人才要求也是越來越多,除了專業知識過硬之外,還要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實際操作技能、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就推動了會計專業教學向著綜合性、技能性發展,讓學生走出學校可以更好的與工作接軌,為社會輸送一批又一批的技能型人才。
2 當前高職會計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2.1 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單一
會計學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涉及到的內容很繁雜,一些概念抽象難以理解,當前的高職會計教學模式大多還是采用的原始的教學模式之上,老師在講臺上“照本宣科”的灌輸課本上的各種理論和概念,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津津有味,學生在下邊聽到云山霧繞,根本插不上話,只是單純的在記錄老師講的內容,對于內容根本不理解,或者記不住,更不要提能夠應用到實踐中這些更高的要求了。課堂上老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狀態,長期以往,學生對于會計學科難免會失去興趣,造成課堂教學效果差,課堂氛圍死氣沉沉,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另外在教學內容上,單純的講解課本涉及到的一些概念和案例,內容較為陳舊,很多內容已經很難跟得上信息化會計發展的要求了,失去了原有的價值,但是課本內容卻未能及時更新,教師對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會計教學還沒有一個先進的意識,不能將信息化發展帶入課堂中。
2.2 師資隊伍素質不均衡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會計專業又是熱門專業,對于會計類學科的教師需求量猛增,校園中現有的會計教師很難滿足擴招的需求,會計類教師緊缺,導致了高校在招聘會計教師的門檻放低,有些教師甚至是剛剛畢業沒有實習經驗,就直接走向了高職院校的課堂上成為帶班老師,教學水平十分一般。還有些高職院校的教師,雖然專業知識儲備十分豐富,但是對于如何與學生溝通不是很擅長,導致了課堂氛圍差,學生聽不懂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師生關系不和諧等。另外,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都是從各大院校走出來,直接走入校園繼續任教,很少有教師有專業工作的經歷,這些都導致了教師本身沒有工作經驗,在指導學生的實踐操作環節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難以勝任,高職院校教師素質的不一致,也為當前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學增加了難度。
2.3 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
我國的高職院校的會計課程結構大同小異,會計課程涉及到的內容十分廣,但是通常在高職院校中的課程設置在一個學期或者一個學年內,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全部會計課程的教學任務,是十分緊張的,所以導致課程內容的設置上不合理,講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的講授作為課堂內容的重點,無限的壓縮實踐環節,雖然換來了一定的期末考試成績,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是只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的做法,在學生以后走向工作崗位,會因為學校課程中缺少實踐環節,導致工作入手非常困難,無法講學過的知識融入到實際問題中去等多重壓力。長期下來,學生會對學校學到的知識產生質疑,甚至對工作產生厭煩的情緒,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
3 信息化背景下會計教學改革的措施
3.1 豐富教學內容,增加更多信息化相關的知識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種基于計算機和網絡開發的學習平臺、“云課堂”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取得了一定成績。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通過這些網絡資源獲取更多的與需要掌握的知識相關的網絡資源,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自己搜集學習資料的過程中,也是學生建立自我學習機制的過程,這一過程提高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課堂知識更加完備,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學生通過網絡途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在課堂上也會更樂于表現自己,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學生通過自身的付出掌握到的知識是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在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也可以靈活的將所學應用到其中。
3.2 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
傳統課堂的枯燥的灌輸式教學已經很難滿足90和00后學生的需求了,他們追求時尚,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傳統教學模式讓他們提不起興趣,多媒體化教學模式,通過課前老師搜集各種視頻資料、圖片動畫等做成課件,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一一播放,使學生們通過自己感興趣的方式來接受新鮮的知識,印象深刻,而且提高了興趣。圖片和視頻的呈現,也讓枯燥的會計知識更加豐富、立體化,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課堂形式也應當多樣化,借助網絡平臺搜集更多的新鮮的案例,通過采取同學們分組討論、辯論,互相提問等形式對案例進行分析,教師在分析距較大。長期下去,很容易出現物質與職業道德失衡的局面發生。
4.2.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不夠深入
雖各個高校一直呼吁老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學習,高校更是如此。但立足于高校輔導員工作實際,目前我國高校老師工作繁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只能抽空閑時間認識實踐。緊張的工作時間導致高校輔導員無法真正學習領悟社會主義價值觀內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較為淺薄欠缺。由于高校輔導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不夠深入,高校輔導員自身思想道德建設無法達到理想效果。
5 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高校輔導員思想素質建設的策略
5.1 加強核心價值觀建設構建良好工作氛圍
培養高校輔導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各個高校打造建設高水平輔導員教師隊伍,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高校輔導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利于高校教師思想道德建設。培養高校輔導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高校輔導員良好形象樹立,促進高校輔導員隊伍文化氛圍濃厚,提升高校輔導員隊伍團隊凝聚力。
職業認可作為輔導員精神追求的體現,究其本質而言,職業認可需要來源于自身工作實踐經歷的積攢。人的思想從來不是憑空而有的,均需通過物體與物體之間創造積攢所得的。職業認可的提高首先就在于輔導員日常工作實踐的傳播。同時工作實踐傳播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支撐,對自身職業追求產生正面影響,積極促進自身對職業認可的形成。
5.2 加強核心價值觀學習促進自身職業化發展
輔導員應當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基本要素,實踐途徑等多方面的學習。強化自身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與應用,利于輔導員認識到自身工作本質,提升對職業的認同。立足于學校角度,學校可以制定一些幫助輔導員提升自身職業認同感的學習課程,同時對輔導員設定一定的要求,督促輔導員加強自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方面的學習,并定期對自己的工作做出總結發表感想。學校應當重視輔導員這個職業,從學校自身認同高校輔導員職業價值,這樣也有利于促進輔導員自身對于工作認同感的增強。
5.3 強化核心價值觀學習提高教師思想認識與道德高度
培養高校輔導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提高高校輔導員的自身素養,更好的開展輔導員工作。培養和建設高校輔導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輔導員信念凝聚力的提升,也有利于輔導員對自身工作感情的投入,為高校輔導員指導出一條工作明路。同時對高校輔導員價值認同感,讓輔導員事業凝聚起更加強大科學的力量。同時學習核心價值觀利于加強高校輔導員對自身職業要求認識提高,對高校輔導員的成長起著正面作用。
6 總結
總之,高校輔導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無論是對于職業認可度提升還是對于學生學習生活影響,都具有積極作用。高校輔導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對我國當代高校輔導教師隊伍良好風氣的形成具有較大促進意義。
本文系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編號2018160。
(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