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教育機構,在提高學生崗位應用技能的同時,注重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互聯網+”是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潮流,為輔導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開展創造有利條件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因此,高職輔導員如何利用“互聯網+”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其當前首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對此,本文立足于“互聯網+”背景下,對高職輔導員創新創業教育推進的工作方法進行簡要分析與著重探討。
1 樹立指導意識,利用大數據促進創新創業教育
在“互聯網+”背景下,輔導員要擺脫傳統思維束縛,樹立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意識,善于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促進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對此,在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開展環節中,輔導員要精準定位自身的教育管理角色,利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對當前的創新創業形勢加以整合,分析具有發展潛力的創新創業領域,形成客觀真實、精準可靠的數據,在學生學習期間進行介紹,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與此同時,高職輔導員要積極開展各類型的拓展訓練活動,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指導服務,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素養。
2 創新工作形式,利用互聯網提供創新創業信息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輔導員要在傳統工作形式的基礎上加以變革,以特殊的身份親近學生、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創新創業訴求,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創新創業信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高職院校輔導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創新創業信息。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更是拉近輔導員與高職學生間的距離,兩者可借助“互粉”、“加關注”等新媒體交流途徑傳遞創新創業信息、創新創業理念,了解學生的客觀訴求,有針對性的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反饋工作,并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最新的創新創業政策,這對高職輔導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具有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此外,輔導員還可以利用手機APP軟件與本地區相關部門建立聯合平臺,提供網絡創新創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雙向互動模式,提供個性化創新創業指導,增強學生綜合競爭實力,促使輔導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工作朝著精準化、互動性的方向發展。
3 高效整合資源,利用信息技術搭建創業信息網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輔導員要借助網絡途徑高效整合資金、校友等方面的資源,創建彰顯本校辦學特色、符合專業形勢的創業信息網,促進學生創新創業成果的有效轉化。一方面,輔導員課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對學校歷屆畢業生的資源加以搜集整理,成立創業信息網,積極宣傳創業校友中的典型成功案例,并邀請創新創業成功的校友返校交流,充分發揮成功校友的榜樣示范作用,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創業信念。另一方面,在創業信息網建立的基礎上,協助高職院校建立創業資金籌集渠道,強化資源聚集效應,在國家及相關部門的扶持下成立創業基金項目,實現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成果的高效轉化。
4 營造濃厚氛圍,組織“互聯網+”創新創業競賽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輔導員要營造濃厚和諧的創新創業氛圍,以互聯網為載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競賽,最大限度激發高職院校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競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對此,輔導員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建立創新創業平臺,引導學生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工業、服務業等領域相互滲透,開展“互聯網+創新創業”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臺,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于無形之中落實輔導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
綜上所述,輔導員是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開展的組織者、管理者,在創新創業教育環節中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在“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輔導員要明確自身所扮演的教育角色,對自我職能加以精準定位,牢牢把握“互聯網+”契機,及時更新工作理念,樹立創新創業指導意識,高效整合資源,創新工作形式,營造濃厚氛圍,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開展創新創業競賽活動,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作者單位: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