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麗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社交軟件為代表的微媒體平臺不僅僅大大影響著大學生群體的生活方式,還不知不覺的影響著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對學生思想發展影響非常大。大致表現為:知識來源增多、自我意識強、表達欲強、自我學習和教育能力較高,因此,在此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必要進行相對應的創新改變,借助互聯網、微媒體的力量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就將從幾個方面淺談微媒體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全面進入了信息時代,智能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微媒體、使用微媒體,促進了微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壯大,成為極具影響力的傳播方式之一。其中,大學生群體的作用絕對不可忽視,一方面大學生積極融入微媒體文化促進了微媒體的發展進步,另一方面,微媒體又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思想狀態、價值理念產生影響,從而給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利用好微媒體引導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加強思想教育工作是當務之急。
1 微媒體的傳播概述
從微媒體的特征來說,其傳播主體具有很強的個性化、平民化特點,傳播的便利性對公眾的吸引力非常大;其次,微媒體的傳播方式呈現立體化、交互式的特點,利用微博、微信等多種方式,面向小群組甚至大眾傳播,極大的提高微媒體傳播的效果;微媒體的另一個特征就是傳播內容的去中心化、碎片化,雖然內容短小精悍,但是信息量極大,符合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趨勢,對人們關注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表達方式都有很大的改變。
2 微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2.1 傳播主體失去話語權,削弱傳統思政教育的權威性
在傳統的大學思政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是主體,可以有意識、有選擇的講解思政內容,以不間斷、高強度、特定思想內容的教學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但是,隨著微媒體傳播的個性化、平民化的特點,思政教育的話語權不止在老師學校、家長手中,大學生更多的會受到網絡信息的影響,微媒體傳播的信息有可能成為一定群體和階層的呼聲。另一方面,由于微媒體受眾廣泛的特點,激發了少數人的領袖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學生對教育者話語權權威性的挑戰,削弱了思政教育的質量。
2.2 微媒體傳播方式多元化,分化傳統教育的優勢
思政教育工作是無法脫離載體獨立運行的,比如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課、講座報告等,傳統的教學方式優勢在于時間地點相對固定、教學主題嗎,明確、氛圍濃厚,教學效果非常顯著。而微媒體信息傳播方式下,大學生可以更加快捷、便利、自由的傳播信息,互聯網海量的信息不能完全把握安全性、可控性,所以會在很大程度上干擾大學生的理解力,一些學生甚至會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極大程度上分化了思政教育載體的優勢和效果。
2.3 傳播內容碎片化,影響大學生思想認知
傳統的媒介中,通常以精英話語代表對事件的看法,思想集中且有針對性,主流媒體會對大學生的思想起到積極向上的影響。但是微媒體傳播方式下,一般都是圍繞一個主題開展簡單的論述,篇幅段、數量多,造成了泛濫的垃圾信息,加上學校和相關部門無法做到有效的監管、微媒體傳播的快速無序性,使信息傳播非常雜亂無章,對于思想、心理狀態處于活躍期的大學生群體來說,微媒體傳播會影響其對信息的處理認知造成偏差,影響思政教育的實際效果。
3 微媒體視角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應對措施
3.1 更新觀念,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在傳統的大學思政教學中,教育者掌握絕對的主動權,學生處于課堂的被動地位,老師和學生缺少充足的溝通,教學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在互聯網新媒體的形式下,雙方應充分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對話,重視引導,減少說教,營造出平等、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構建共同語言和關注點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的認識、學習思想理論知識,主動的認同文化、教育要求,從根本上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達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終目的。
3.2 構建新平臺
微媒體發展趨勢下,信息傳播方式和信息量都獲得了改變,學校方面要正視其帶來的挑戰,運用好新媒體的力量開展思政教育。緊跟時代和社會發展變化,重視微媒體的合理發展,一方面主動增加與學生的交流,針對學生關注的問題及時回復和解決,把握好學生思想發展動態;另一方面,利用高校組織優勢,建立全方面的媒體形式,比如:院級微博、班級微博、微信公眾號、課堂微信群等全方位多層面的微媒體矩陣,加強成員間的溝通交流,提高學生凝聚力、戰斗力,在把握學生思想動態的同時提高思政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
3.3 提高素質,正確使用新媒體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大學生在面對海量的信息時,如果不能正確分析解讀,很容易喪失自制力和判斷力,受到不良影響。因此,大學思政教育要注重培養提高學生的網絡媒介素質課程,配合法律教育和專業知識,增強大學生的思考、辨別能力,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正確的解讀評價,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4 結束語
以微博、微信為主要代表的微媒體與傳統媒介相比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在改變社會生活方式的同時對高校思政教育提出挑戰。而高校教育者應抓住微媒體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有效的新途徑、新方法,挖掘、運用其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斷提高思政教育的質量水平,促進新時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唐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