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學雷 肖莉杰
“萬人坑”是日偽統治東北期間集中堆積與埋葬工人尸骨的荒野墓地,也稱“萬人溝”、“肉丘墳”、“勞工墳”等,即群眾通常所說的“亂尸崗子”。它是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中國東北,殘酷統治東北人民,瘋狂掠奪東北資源所造成的惡果,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國東北制造人間地獄的血證。
1 大肆掠奪勞動力資源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之后,在不斷加強法西斯殖民統治與鎮壓的同時,也加強了對東北經濟資源的掠奪。為此,實行了勞動統制政策,大肆掠奪勞動力資源。初時,主要是在東北各地掠奪勞動力資源,同時也通過設在天津的大東公司等機構,掠奪東北的勞動力資源。1937年“七·七”事變后,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擴大,“滿洲產業開發五年計劃”的實施,對勞動力需求大增,于是便推行《勞動統制法》,成立“滿洲勞工協會”,除加緊對東北勞動力的掠奪外,也加緊對華北勞動力的掠奪。
日本帝國主義掠奪勞動力資源的主要手段有四:一是招騙,二是攤派,三是抓捕,四是“勤勞奉公”。1937年“七·七”事變后,特別注重從華北招騙。招騙時,日偽勞務機構人員或企業把頭等,把所到工礦企業或工程工地的生活條件說得十分優越,什么“待遇高,掙錢多,生活好,吃大米白面”,什么“關東城,錢沒腰,腰一彎,裝滿包”,什么“要想發財快到滿洲來”,“干上一年,小伙子說個媳婦用不了”等等。當破產農民和城市貧民上當受騙報了名后,便被分批裝進悶罐車,把車門一鎖,一直押送到勞動地點。途中不管工人死活,每天只給一兩個窩窩頭充饑,不準下車,大小便全在車上,一連幾天或十幾天半月,使不少人在饑餓、口渴、氣悶、便溺、臭氣熏人的條件下得了病,有的未到招工地點就悲慘地死去。如從河北南皮縣被招騙到雞西麻山煤礦的勞工許懷申一家,途經唐山站是三妹得了病,到長春站時被把頭發現,以防止傳染為名,強行把病人扔出車外。這一批勞工到達雞西時,有的人已“不省人事”。
“攤派”即“行政供出”,它是日偽當局強制征用勞工的殘酷手段之一。具體執行情況,就是由偽民生部根據日偽的需要,以“緊急就勞”的名義,把一定數額的勞動力指標,通過偽政權機構層層下達,由各省、市、縣(旗),一直到街、村,攤派到居民頭上。據統計,1940年偽濱江、牡丹江、東安、三江、龍江、北安、黑河等7省,共被攤派勞工18.87萬人。整個偽滿境內,供出勞工的數目則為:1942年35萬人,1943年50萬人,1944年60萬人,1945年仍計劃為60萬人,分別占當年勞工總動員數的35%、41.9%、41.6%和37.5%。抓捕,主要有兩種:一是在東北一些城鎮,以抓“浮浪”(社會閑散游民)為名進行大搜捕,把抓到的民眾分別送往礦山和軍事工程、土建工地,從事沉重的勞役。如1942年6月至10月,偽首都警察廳派出大批警察,在長春市內大肆進行抓“浮浪”活動,大批綁架居民,強迫他們到工礦和各種工程工地服苦役。 “勤勞奉公”,開始于1942年10月,偽滿公布了《國民勤勞奉公法》,下令20-23歲男性青年,除服兵役者外,對兵役檢查不合格者(即“國兵漏”),強行編成勤勞奉公隊,讓他義務“奉公”,無償勞動。1944年則在偽滿各省、市、縣(旗)全面推行,到1945年,勤奉隊人數已達30萬人。
2 礦山、電站的“萬人坑”
被招騙與強征至工礦與建筑工程的工人,如同進了人間地獄,遭受著非人的待遇。由于吃不飽,穿不暖,加之繁重的勞役,惡劣的環境,疫病的流行,事故的不斷發生和日偽官吏、警特、監工、把頭等摧殘、迫害與屠殺,造成大批工人連續死亡。死亡工人們的尸體,被扔進礦山、電站附近的荒野山溝。起初,還裝進薄皮棺材進行掩埋,后來,隨著死亡工人尸體的大量增加,便扔進荒野山溝了事。于是,在這些集中埋葬和堆積工人尸骨的荒野山溝,便形成了“萬人坑”。在遼寧省,撫順煤礦、本溪煤鐵公司、鞍山鐵礦、阜新煤礦、北票煤礦、大石橋菱鎂礦、大連港碼頭等處都有“萬人坑”。在吉林省,西安煤礦、老頭溝煤礦、蛟河煤礦、營城子煤礦、七道溝鐵礦、大栗子鐵礦、豐滿電站等處都有“萬人坑”。其中如西安煤礦有方家墳等6個“萬人坑”;七道溝鐵礦有板石溝、鐵道西、曹家墳等3個“萬人坑”;豐滿電站、大栗子鐵礦、營城子煤礦、老頭溝煤礦等處也都有1處“萬人坑”。在黑龍江省,雞西煤礦、鶴崗煤礦、鏡泊湖電站及部分金礦,也都有“萬人坑”。其中如雞西煤礦在恒山、滴道、城子河、麻山等處計有7個“萬人坑”;鏡泊湖電站在湖南頭荒山與電廠東溝等處有2個“萬人坑”。
到了日偽統治后期,由于工人死亡數目成倍增加,一些埋葬工人尸骨北的“萬人坑”達到飽和狀態,荒溝被填平,尸體埋葬不下,同時,尸體的運送也較為緊張。于是又出現了“死人倉庫”、“煉人爐”和“燒人場”。“死人倉庫”是臨時存放死亡工人尸體的場所,將尸體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大車或汽車再拉到“萬人坑”。當時,在不少礦山的坑口、工棚及訓練所等處都設有“死人倉庫”。在雞西煤礦計有10余處。其中如城子河礦自1941年開始設立,有較大“死人倉庫”3處;滴道礦有“死人倉庫”4處。至于“煉人爐”和“燒人場”,也遍及于各個礦山。如雞西煤礦的滴道礦就有中暖與河北兩座“煉人爐”,其中僅中暖“煉人爐”,1941-1945年秋,就先后焚燒礦工尸體5000余具。據雞西礦務局統計,各礦各1941年前后設立“煉人爐”和“燒人場”起,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為止,共燒掉礦工尸體5萬余具。
3 軍事工程及土建工地的“萬人坑”
和礦山、電站相比,軍事工程和土建工地的工人死亡狀況則更為嚴重,特別是承擔軍事工程勞役的工人,除在軍事工程修建中被折磨、迫害而大量死亡外,還常常在軍事工程結束時被集體屠殺。其辦法是:以開“慶功會”,改善伙食為名,在飯里下了毒藥,毒死了大量工人然后以“某地勞工得了傳染病,全部死亡”,進行掩蓋,并倒上汽油,用火焚燒尸體,消尸滅跡。或以“送勞工回家”為名,讓勞工坐在嚴嚴密密的卡車里,一車一車地拉到 “萬人坑”附近,進行集體屠殺。下面僅舉數例:
(1)1936年2月,大東公司從天津招來勞工1100余人,從沈陽招來勞工600余人,到璦琿縣西崗子為日軍巖崎部隊修山洞,工程結束后,大部分勞工被屠殺。又眾北安抓來勞工1300余人,繼續到該地修山洞,完工時僅剩下700余人,也全部被屠殺。
(2)據日人岡崎哲夫:《秘錄·北滿永久要塞》一書所載:1943年某一天,在要塞工程大體完成時,日軍將一大批勞工集中于猛虎谷的洼地里,以舉行酒宴為名,用重機槍掃射,將全部勞工殺害,使“宴會變成了血腥的屠場”,“到處是刺鼻的血腥味和堆積如山的尸體”。他還證實:當年有“13000多名修筑要塞的中國勞工被日軍處死,尸骨遍地”。
4 日本軍警直接屠殺中國民眾形成的“萬人坑”
日本侵略者在東北淪陷十四年期間,還在中國東北各地“大討伐”和設置集團部落的過程中,制造了許多屠殺無辜民眾的慘案,形成了許多“萬人坑”。根據已掌握的資料統計,十四年間,日本軍警憲特在中國東北制造的殺人在100人以上的大慘案不下29起,共殺害中國東北各族人民9790余人,其中有殺人在千人以上的特大慘案3起,即:1932年9月16日的撫順平頂山慘案,屠殺東北民眾3000余人;1934年3月12至19日人依蘭土龍山慘案,屠殺東北民眾1050余人;1935年5月29日至6月6日的舒蘭老黑溝慘案,屠殺東北民眾1017人。這些慘案所形成的“萬人坑”很多,據資料記載,突出的有撫順平頂山萬人坑、新賓北山萬人坑、敦化北山萬人坑和承德水泉溝萬人坑等。其中,承德市的水泉溝“萬人坑”,有3萬余名中國民眾被日軍在那里殺害。至今殘留著100余座日軍屠殺中國民眾的“肉丘墳”。其中最大的一座是1942年大灰窯性慘案中留下的,埋著160余名同胞的尸骨。
5 結語
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各處制造的“萬人坑”,是他們殘暴屠殺中國產物和法西斯罪證。他們制造的“萬人坑”是極其凄慘的、恐怖的,滿山是尸骨縱橫,白骨累累,白天狗成群,夜間狼成幫,烏鴉也飛來啄食人肉,以至沒有人敢從此過往。由此可見,日本帝國主義對東北及華北勞動力資源的掠奪是極其野蠻的。他們所標榜的對中國東北的所謂“產業開發”(即經濟掠奪)完全是以中國人民的累累白骨所基礎的,是靠大肆屠殺中國人民的法西斯“文明”而取得的。他們到處抓騙勞工,殘酷奴役中國民眾,不僅是經濟掠奪的一種殘酷手段在,而且也是進行政治迫害的一項毒辣措施。至于在軍事工程結束后對中國民眾的血腥屠殺,欠下的累累血債,更是日本法西斯極其殘暴,極其野蠻的本質大暴露。
(作者單位:吉林省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