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英
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我國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意識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極其重要意義,教師需要科學改進教學方法,確保能夠更為有效的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為了進一步明確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特此展開本科研究。
1 實施生活教學
數學知識大多來自于現實生活,基于此在進行學生應用意識培養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在具體生活過程中主動尋找問題并對其進行有效解決,確保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進而實現理論聯系生活。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基于數學角度思考相關問題,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將問題帶到學校與教師和同學共同分析,實現個人困惑的有效解決,從而實現學生應用認知能力的有效提升。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確保學生數學學習能夠緊密聯系現實生活,保障學生在參與課程學習時具有更高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圓”的相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街道的井蓋,分析是否存在其它形狀的井蓋,引導學生探究為什么井蓋大多為圓形,使其對圓具有更為直觀的認識,同時也使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時,具有更高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確保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科學應用數學知識。
2 設置教學情景
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應用意識培養過程中,教師在進行理論教學活動時,需要基于學生發展現狀為其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其能夠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的真正價值。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生活情景創建過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學生認知能力,學習經驗和理解能力,同時有效結合教學內容,確??茖W應用生活情景展現數學知識,保證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師具有更高的主觀能動性。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基于理論知識,以此為基礎進行生活案例的有效添加,確保學生能夠不同生活情境中同一數學知識的呈現方式,確保學生能夠進一步認識數學多樣性實現,實現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效培養。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基于教材內容為合理創建教學情況,創建一個市場環境,使學生對不同面值人民幣具有更為直觀的認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進行銀行環境的合理創建,確保學生能夠對不同面值人民幣進行合理換算,有效提升課堂效果,更為有效的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3 強化教學實踐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應用意識時,實踐性教學是其中一個最為主要的途徑,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特點和教學具體情況進行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引導學生走出課堂,使其能夠進一步感受學習的樂趣,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教材內關鍵性知識點,確保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夠更為有效的應用數學,使其能夠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明確數學知識的用途和價值。例如在學習“測量”一課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引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教學樓的測量,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其提供相關材料,由學生自己討論測量方法,然后對樓層高度進行有效測量,在進行測量活動時,為了進一步確保測量工作進行的有序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每組推選出一名小組長進行組織和溝通工作。通過應用該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使學生更為有效的應用數學知識,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實現理論聯系,保障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提升。
4 引導學生探究
通常情況下,在我國目前小學階段教育工作中,大多數學生無法具體認識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很難在現實生活中科學應用所學知識。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發現問題時確實探究意識,很難在進行數學學習時發現相關問題,更無法對其進行有效解決。基于此,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活動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探究意識的有效培養,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在進行基礎知識鞏固的同時,能夠實現應用意識的有效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基于課堂所學內容進行相關問題的合理設置,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有效分析和科學解決,對學生數學觀念和數學應用意識進行有效培養,同時也可以確保學生能夠更為深入理解課堂內容。只有確保有效結合實際生活和數學知識,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中科學融入實際生活,才能使學生更為深入的理解,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從而實現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時,教師在完成課堂學習之后,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知識遷移,確保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圓柱和圓錐區別和相似之處,在此過程中,學生為了更為有效的解決相關問題,需要對自己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充分調動,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內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行更為積極的思考,使其能夠積極發現生活環境中所存在的數學現象。通過進行課堂拓展,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保障教學目的的充分實現,在一定程度內激活學生生活經驗,使其能夠進一步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應用價值。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實施生活教學,設置教學情景,強化教學實踐,引導學生探究能夠確保在小學階段進行數學教學活動中,更為有效的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實現課堂效果的有效提升,使其更好的滿足現代教育發展需求。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洋橋鎮中心學校坐椅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