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晨 高田幸子
英國的學前教育是其整個教育生態系統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以政府為主導的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在英國持續推廣,使該國的學前教育的課程不斷完善。本文從英國學前教育的合理化課程改革、標準化學前教育從業者師資等級以及統整化的教育監管系統這三方面闡述英國學前教育體制。同時,從英國幼兒園師幼比、教育內容以及教育資源這三個方面簡要概括英國學前教育的課程特點。
1 英國學前教育制度
20世紀90年代后英國開始大力的推廣幼兒教育改革,在法律框架下形成了EYFS幼兒教育方案,以此促進0-5歲學前兒童早教水平,促進幼兒發展,為幼兒未來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制定與修改課程、提高教師的準入門檻、完善監管體制等方面來自上而下的推動學前教育改革,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
1.1 學前教育課程改革
為了提高學前教育的發展,使英國學前教育的課程體系更具有科學性與完整性。自2000年起,英國教育部便成立了專門的調研團隊,超過7000為學前教育的專家與教師調研工作經過12年的時間,通過對全球20多個國家,141所各類學前教育機構的3000名3歲到11歲兒童進行長期追蹤研究。證實了0-5歲階段的早期教育能更有效地促進低齡兒童的發展這一觀點,并且為0-5歲幼兒頒布了《早期兒童基礎階段架構實施綱要》.作為英國近現代最大規模的早期教育跟蹤及效果評估項目之一,EYFS在2008年9月時被正式納入英格蘭《兒童保育法案》。
英國的幼兒園課程依據《綱要》分為一下基礎層級與特定層級兩個層級,七個領域的內容:1.基礎層級中包括:① 個性、社會性與情感發展; ② 交流、語言與讀寫; ③ 身體發展這三個領域的發展;2.特定層級中包括: ① 讀寫領域; ②數學領域; ③ 對世界的理解;④藝術表現力與創造力這四個領域的發展。
在制定了英國課程的大領域基礎上,英國的教育機構能夠有可依據的教育理念和有針對性的教育內容,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而設計的幼兒園課程。
1.2 學前教育教師水平
想要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首先要在有兩門功課達到A級以上的基礎上,需通過學習英國教師就業資格證書學習也就是GCSE,或大學4年教育學相關專業學習,或1年的碩士課程與1年的實習,從而獲得英國教師就業資格證。此外,英國政府與教育監管機構明確的列出了從事學前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需要獲得相應的保教與教育相關的資格證書。其對于教師水平也有極高的要求,英國課程質量管理局將本國對于教師的水平共分為九個等級。由于等級的劃分,使得學前教育工作者的質量有了保障。同時也是幼兒服務相關機構有了統一的劃分標準與雇傭要求,雇傭教師的級別越高其薪資待遇也越高。
在擁有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從業者后,對于教師的在職培訓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另一個有利抓手,因此政府設立專項的資金為學前教育工作和提供系統的、持久的培訓。
1.3 學前教育監管機構
隨著英國EYFS的建立,英國政府也在逐漸統合之前多機構多部門的監管標準,英國學前教育相關機構即托幼機構注冊與監管也在不斷地推進與完善。在《兒童保育法案》的基礎上,英國政府制定了全面面向0-5歲兒童服務機構注冊和督導的標準和準則,這一準則由教育標準局依據統一的視察標準展開對托幼機構的全面監管。同時還設立了幼兒早期服務的督導,對幼兒機構、學校、團體進行監督。通過不定時的實地觀察、與機構或園所管理者、教師、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檢查教學文件與記錄表等方式,從四個有效性—“滿足幼兒需要的有效性”、“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有效性”、“促進幼兒福利有效性”、“領導與管理有效性”進行考察。考察結束后,教育標準局將根據考察結果進行等級的劃分與評價。評價結果共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優秀、良好、合格以及不合格,評級為不合格的機構則撤銷機構資質或停業整改。家長也可以在英國政府官網上準確的查到幼兒機構的辦園資質、等級等綜合報告,將教育資源的質量與家長共享,給家長提供更直觀的數據支撐。
英國建立國家、地方與學校的三級監管,通過各類監察督導機構的建立以及國家標準的統一,使學前教育可以在保證統一理念的基礎上,保障了學前教育機構的服務質量,再一次完善英國學前的教育體制以便于全方面的支持兒童的良好發展。
2 英國學前教育課程特點
2.1 小班教學,規范化師幼比例
英國的學前教育的相關服務機構規模普遍較小,在各類監察督導機構的嚴格監控下,學前教育機構都能夠嚴格的控制班級的規模以及每個班級的師幼比。英國學前教育機構的分班一般按照兩種方式,一種是按照人數劃分的混齡教育;另外一種則是按年齡劃分的方式。根據幼兒年齡的增加,其師幼比也在不斷地擴大,例如:對于2歲的幼兒來說,一位教師只能照看兩位幼兒,其實比1:2;針對3歲到3歲的幼兒,師幼比就可以達到1:5。但學前教育機構的師幼比最大不會超過1:8。通過嚴格的控制,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整個教學與日常生活的教育過程中關注到幼兒的發展。
2.2 主題教育,生成式教學活動
在英國的學前教育機構中,幼兒園最具有教學活動的代表性。英國幼兒園在教育過程中以引導幼兒的興趣為主。英國的學前教育從業者將保護幼兒興趣與尊重幼兒的創造性視為其目標,努力保護幼兒的天性并且支持與鼓勵幼兒自主思考與創造,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間。在設立學期大主題時常常是把自己當作兒童的引導者與傾聽者,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形成一個大的主題,并且讓幼兒自己去補充與探索主題的要素與內容。在一次次探索過后及時補充與修改主題內容。同時,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能夠及時捕捉住幼兒的興趣點,形成生成式的教學活動。教師的教學與幼兒的學習不在是局限在集體活動中,而更多的是在小組活動與自主探索中不斷獲得的,教室與戶外都是學習的場所。在英國的幼兒園里教師更多的是主張幼兒的能力提升,在注重培養幼兒能力與個性的同時,還注意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減少壓力。
2.3 聯合教學,多元化資源協同
英國的學前教育機構主張聯合教學,注重與家庭、社區的合作。合理的將可用的教育資源最大化,例如場地較小的教育機構,將會利用周邊的公園、圖書館等公共設施為幼兒提供教育。結束早上的半日活動之后,幼兒教師將帶領幼兒徒步前往周邊的公園進行戶外活動或者到圖書館的幼兒閱讀區進行閱讀活動。同時,機構還會聯合幼兒家長資源對幼兒開展家長課堂,讓幼兒與家長有更多的互動,并且家長通過義工等形式的教育服務能夠對幼兒教師的職業有更多的社會認同感。多元化的資源協同,可以提高學前教育的教育質量、豐富學前教育的教育內容,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
總之,英國學前教育的制度日漸完整,教學的資源不斷的豐富,學前教育課程體系也日趨完整。正如《早期兒童基礎階段架構實施綱要》指出的那樣“每個幼兒都有權利獲得最好的教育,作為政府與社會應該支持他們實現各自的潛能。幼兒早期階段獲得的經驗對于他們未來的生活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課題名稱:五大領域教學法,課題編號:2018KC011。
(作者單位:西安歐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