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嬙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極大關注。但僅憑流程上的翻轉并不能改變學生學習習慣。因此本文嘗試在高校日本概況課程中引入翻轉課堂+CMC教學模式,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在知識內化模塊使用創設情境和師生互動方式,從其概念特征以及適用條件入手,探討該模式在日本概況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校教育的諸多方面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從2012年起,國內逐漸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翻轉課堂,張金磊(2012)、朱宏潔等(2013)、何克抗(2014)、劉漢龍(2015)、趙俊芳等(2016)等學者對翻轉課堂做了較為系統的引介或評述。翻轉課堂通過顛倒傳統課堂中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順序,滿足學生個性化和協作式學習需求,改變傳統的課上教師講授、課后學生完成作業的教學方式,利用簡短的教學視頻在課下向學生傳遞新知識,回到課堂時間則開展協作學習、實踐練習等主題學習活動。
作為以日語專業本科生為教學對象的專業文化類課程,“日本概況”是低年級日語專業的文化類課程,在內容上以基礎知識為主,從地理、歷史、社會、文學、文化等若干個側面介紹日本的情況,具有信息量大、知識點多、不容易掌握等特點。而且,日本概況雖然是必修課,但是課時少,僅憑教師的口頭傳授,既費時費力,又難以全方位了解。因此,為了適應這一課程特點,就需要注重提高學生課內外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在日本概況的教學中也應該采取與日語專業其他課程不同的教學活動模式。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剛好可以重新規劃教學時間,有助于發揮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自我內化與課堂討論彌補單一課堂授課不足等優勢。但在將此模式本土化的過程中,已有研究表明,單純以視頻為載體的課堂外學習在語言文化教學中的效果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部分教師一味追求隨波逐流,僅僅將翻轉課堂停留在流程翻轉的層面上,而忽視了翻轉課堂背后隱藏的知識內化的基本原理,從而導致師生關系的失位、知識難度的越位、適用對象的錯位。特別對于日本概況課程這種需要教師高度引導,時刻需要為遠離日本本土環境的學生創設某種與所學內容有關的情境的課程而言,形式上的翻轉并沒有任何意義,學生也不會因為線下學習觀看微視頻,線上課堂進行討論這種模式的改變而改變他們早已形成的學習習慣。如何將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環節做得更加到位,是我們需要討論的問題。
“CMC”是英文Crative Context、Mutuae Activity、Constructing Knowledge三個詞組的縮寫,其操作程序為教師創設情境-師生互動學習-師生共同建構知識。CMC教學模式建立在“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一理念之上,把終身教育思想和統整的建構主義理論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并為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不斷提高奠定了基礎。因此筆者認為,把這種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相結合,將傳統教學的“教師講學生聽”改為“學生講教師評”,可以為日本概況課程提供最完美的知識內化過程,從而更好的統合直接教學與建構主義學習的學習環境。
首先,利用翻轉課堂模式,可讓學生在線下完成傳統課堂中的知識傳授環節。事先布置包括PPT、微視頻等資料的課前自主學習包,要求學生結合教科書完成自主學習,并按照教師事先布置的分組進行本組負責部分內容的發表準備工作,并在課上進行發表。而課上會采用CMC模式,將由教師為學生創建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情境引入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學內容找到興趣點或疑問點,以小組為單位對其進行發表,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發揮其主動作用,更大程度上提高對相關知識的思辨能力,培養批判式思維,從而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每周2個課時中的四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給學生以兩人為一組進行課上發表。只要是與日本有關的內容,都可以作為發表內容。并設置提問、討論等環節讓發表者和聽眾進行互動,以培養學生對于日本文化及社會的興趣。另外,每學期共16課時中的8個課時用來給學生以小組協作方式進行專業知識發表。在教師評環節中,主要針對發表內容進行簡單講評和補充。除了點評學生發表內容外,在每一次課中都會播放10分鐘左右相關內容的視頻,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其更加充分了解所學內容的同時,也練習了日語聽力。這種形式既可以考察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將自己的實際經驗在課上與學生分享,讓其體會到身臨其境的真實的日本。根據內容的不同,可以布置小組演劇,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興趣中學習,在快樂中用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到日本的文化特征。
在該模式應用于日本概況課程的過程中,筆者對其學科適用性、學生學習能力、師資力量和硬件支持做了可行性分析。在學科適用性中,由于日本概況課程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借助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通過觀看微視頻了解概念性和理性知識,再通過CMC模式進行課堂探討、疑問解答掌握社會性和感性知識,加深對知識的感官認識與親臨體會感,能更好地達到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從學生學習能力、師資和硬件支持方面來看,由于日本概況課程開設在第二學年,學生已經有了基礎日語學習的積累并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隨著其他日語相關課程的展開,也具有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加之擔任該課程的教師一般都具有留日經歷,且通過接受學校網絡課程建設培訓后具備較強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加之在目前互聯網+大趨勢下高校所普及的電子閱覽室、校園網等自主學習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智能方式創建課程學習群或開設課程公眾號。這些都為順利實施翻轉課堂+CMC教學模式提供了基礎保障。
綜上所述,基于翻轉課堂+CMC教學模式的日本概況課程具有以下優勢,完全具備可行性。
1)以學生為主,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翻轉課堂和CMC教育理念在整個教學改革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采取多種學習方法,消除曾經的“師本”教育理念,體現“生本”理念,真正挖掘學生內在的學習潛力。
2)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課前的視頻學習、課中的發表與討論以及課后的反思和知識鞏固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吸收教師和同伴的觀點,培養批判性思維。同時,以情境為中心的知識建構過程和小組合作發表學習能夠讓學生打破常規思維,跳出固定框架,拓寬自己的思路。
3)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課堂上理論知識講授時間的減少給予了教師更大的空間關注學生的疑問,并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課堂可以上學生在有限的課上時間內加深對一個主題的理解,從而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4)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是師生、生生間的共同活動,其目的不僅是掌握知識與技能,而且是形成合作的交往關系。本項目通過課前預習,課中將預習內容作為情境預設進行深度內化的學習過程,可以使學生置身于一個自由、輕松、活躍的環境之中,幫助其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真正體會日本概況課程的樂趣。
(作者單位:溫州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