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國際化建設不斷深入,英語教育重要性也日益凸顯。然而在英語教學實際中,諸多教師僅僅看到了英語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多數教師沒有滲透人文教育,嚴重阻礙了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提升。鑒于此,本文即主要研究了英語閱讀教育中提升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一些方法。
1 研究背景與問題思考
近年來,我國英語教育改革持續推進,改革過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與之同時也窺視到了諸多問題。在英語教育中人文性和思想性不足而導致的“思辨缺位”問題十分突出,其嚴重影響了我國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提升。在此背景下,積極探索英語閱讀教育改革路徑,有益于充分凸顯英語學科的知識性、人文性兩個維度的屬性,以推動我國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據研究,英語閱讀教學中影響人文滲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教師觀念陳舊,功利性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現目前諸多英語教師還沒有正確認識到英語閱讀教師的人文性內涵,也沒有幫助學生厚植人文素養,其教學思想仍然滯留在“以提升成為為中心”的窠臼之中。
其二,教學方式程式化,單一化。在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師本位教學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在此模式下,學生主觀能動性受到極大的削弱,學生思維也處于僵化狀態。正因如此,英語閱讀教學中即便教師滲透人文知識,然而學生也不能進行有效“思辨”,進而降低了人文教育的實效性。
其三,西方文化對本土文化的巨大沖擊。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單詞、語法等硬性知識,同時還需促使學生強化外國文化的學習。但是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也會出現顧此失彼的問題,即在學習西方文化的時候忽略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這就導致了西方文化體系對我國傳統文化體系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2 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策略分析
2.1 切實轉變教育思想
英語閱讀教學之中融入人文教育是我國英語教學所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在實現英語閱讀教學與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過程中,依靠舊思想、舊觀念、舊理論顯然已無法妥善解決該問題。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就應該切實轉變教育思想,以新的教育思想指導教學創新實踐。一是要樹立理想信念教育觀念,要透過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高遠大的理念,并增強學生“文化自信”。二是要旗幟鮮明地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牢固樹立愛國思想,在學生群體內營造起濃厚的愛國文化氛圍。三是要鞏固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理念,要將英語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融合,培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篤行致遠的高素質、高修養、高品格學子。四是樹立美育與知識教學相融合的教學觀念,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積極滲透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2.2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代報告強調的“四個”自信當中的重要內容。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既然讓學生了解外國文化,并促使學生通過辯證分析國內外文化差異,以求同存異、開放包容的心接受新的文化;同時也需要結合傳統文化教學,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力,避免學生產生“崇洋媚外”的不良思想。在教學實際中,為了切實幫助學生增強文化自信,教師就應該做好辯證分析教學,即在進行國外文化講授的同時也將中國文化融入其中,使學生不僅要領會外國文化的意義,同時也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雋永深刻的文化內涵。例如在教師在講解“Christmas Day”的意義時,教師也不妨講一講我國與之類似的“Spring Festival”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可以援引“Chinese Spring Festival Temple Fair staged in Zambia”、“Lisbon school lifts profile of Chinese culture”此類的新聞報道,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文化并增強自身的文化自信。
2.3 英語教學中核心價值觀的滲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其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同時也包含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在新時代教育階段,引導學生培育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下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標。在英語閱讀教學實際中,如果能夠有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的話,那么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能全面真氣概念股學生的文化素養。在英語閱讀教學實際中,教師則可以擇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部分內容,并以此為主題進行專題閱讀活動,即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與核心價值觀相互聯系的英文文章,以此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例如為了有效增引導學生講文明、講禮貌、樹新風,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切實組織學生針對“modern civilization”這一主題對當下我國社會文明的形態進行討論交流,促使學生樹立文明禮貌的優良品德。
2.4 結合美育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
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人文教育,既是增強學生文化素養的教學措施,同時也是管控學生意識形態的的有效途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時,教師就應該立足素質教育大局,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上文,我們主要從傳統文化教育、核心價值觀培育兩個方面論述了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人文教育實踐的相關方法。下面我們將結合美育的相關要求與策略,進一步探究通過美育幫助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的相關問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實增強美育:
其一,靈活運用優美的語言。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語言美是營造富有生趣的閱讀氛圍的必要措施,也是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實現語言美,一方面可以通過清晰流暢、充滿真情、機智幽默的語言表達來實現;另一方面也可以靈活的運用一些優美的英語語言來實現,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You Are My Sunshine”這樣的雙關語句,同時也可以使用“ Next year the bearded bear will bear a dear baby in the rear”這類的雙關語句。通過這樣的優美語句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及人文素養。
其二,合理的插入優美的音樂,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在英語聽力教學中,諸多教師喜歡在教學中插入音樂。誠然在聽力教學中插入音樂能夠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也達到練耳的效果。當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同樣可以借鑒這樣的方法,即根據閱讀內容合理的插入音樂,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獲得美的體驗,使學生通過英語歌曲了解外國文化,并逐漸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及人文素養。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切實提升英語閱讀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則應該按照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積極擺脫單一化教學模式的束縛,大力加強人文教育,積極有效的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以此提升英語閱讀教學實效性。
(作者單位:福泉市中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