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羽 李青香


目的 對兒童同理心培養影響進行實證研究,有助于提高兒童社會性交往的能力,促進全面發展。方法 運用問卷調查法,針對南京市某幼兒園兩個大班總共71名兒童進行為期一月的繪本閱讀活動,通過前測和后測分數比較來探究繪本閱讀活動對兒童同理心培養的影響 結果 繪本閱讀活動提升了兒童的同理心分數,對于幼兒的情緒情感、對待周圍事物的態度、交往照顧旁人能力、交談傾聽能力幾個方面都有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同理心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即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把自己的共情傳達到對方,讓對方感到被接納理解。調查顯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現代生育觀念的進步,獨生子女家庭日漸增多,多數幼兒在同理心方面表現出明顯的缺失,缺乏換位思考、體諒他人的人文情感。如何培養幼兒同理心成為當前幼兒教育事業的重要問題之一。
故進行此次調查研究,進一步論證繪本閱讀對培養兒童同理心的影響以及為兒童的同理心發展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
1 實驗對象與方法
1.1 實驗對象
這次選擇南京某幼兒園大三、大四班共計71名幼兒學生作為實驗對象,目的之一是就近取材;其二是實驗前與該幼兒園教師交流探討后發現,該幼兒園在此次實驗之前對繪本閱讀教育應用較少,利于實驗前后對照;最后,大三、大四班相對于幼兒園其他年齡段的兒童而言,具有一定的繪本閱讀以及初步理解能力,便于實驗的開展。
1.2 實驗方法
本次實驗采用問卷調查法,實驗前期先采用問卷調查法調研實際情況,測出71名兒童同理心前測分數,其后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繪本閱讀干預活動,一個月后再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測出71名兒童的同理心后測分數,最后應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觀察對比前后測同理心分數差異。
1.3 實驗工具
此次研究主要使用問卷調查工具,依據《兒童同理心測試》問卷調查表,涵蓋20道選擇題,主要涉及情緒情感、物體動物、交往照顧以及交流傾聽四個反映兒童同理心的相關維度。
1.4 實驗步驟
(1)2018年9月底最后一周時間內,與南京廣博苑幼兒園相關老師溝通,了解大致情況,選定實驗對象,并與家長溝通達成一致,完成調查問卷,統計前測分數。
(2)2018年10月——11月初,期間持續進行繪本閱讀活動,與實驗對象共同探討繪本主旨,間插角色游戲,在情境中更好地實現繪本體驗。
(3)2018年11月中旬,停止繪本閱讀活動,進行第二次問卷調查,統計后測同理心分數。
(4) 2018年11月末前,采用SPSS軟件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結果,若p>0.05,則說明前后測結果差距不大,繪本閱讀活動無明顯成果;反之,若p<0.05,則說明前后測結果有顯著差距,繪本閱讀活動與兒童同理心培養呈正相關發展關系。
2.實驗結果
2.1 對情緒情感維度的分析
表1結果顯示,情緒情感維度關于兩次《同理心測試》問卷分數后期高于前期,前后測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繪本閱讀活動與兒童同理心培養呈正相關發展關系。
2.2 ?對物品動物維度的分析
表2結果顯示,物品動物維度關于兩次《同理心測試》問卷分數后期高于前期,前后測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繪本閱讀活動與兒童同理心培養呈正相關發展關系。
2.3 ?對交往照顧維度的分析
表3結果顯示,交往照顧維度關于兩次《同理心測試》問卷分數后期高于前期,前后測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繪本閱讀活動與兒童同理心培養呈正相關發展關系。
2.4 對交談傾聽維度的分析
表4結果顯示,交談傾聽維度關于兩次《同理心測試》問卷分數后期高于前期,前后測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繪本閱讀活動與兒童同理心培養呈正相關發展關系。
3 建議
3.1 立足實際,因材施教
孔子有言“因材施教”,作為實驗對象的個體,由于生理、心理發展水平的不一致,每個兒童之間尚且存在著理解能力、閱讀能力方面的細微差異,所以在同理心繪本的選擇問題上,要綜合考慮兒童群體的整體水平,選擇合適的繪本。在繪本選擇的過程中,應當遵循“立足實際、因材施教”的原則,照顧兒童群體中的“最短板”。
3.2 教學多樣,正確引導
繪本教學主要承載體就是故事,故事其本身就能對幼兒產生吸引力,但幼兒有意注意時間較短,因此,教師應根據注意規律,有意識地吸引幼兒的無意注意。大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抓住故事主要情節或者具有較強感染力的情節,讓幼兒進行討論,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的同時還能發展幼兒的聯想能力。教師要注意對幼兒的提問引導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設置具有一定梯度的問題,這有利于幼兒逐步深入地理解繪本內容。
與此同時,在開展同理心繪本教學活動時,如果只是采取單一閱讀的方式,相對而言較為枯燥,應在推進繪本閱讀的同時,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將繪本內容應用于情境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帶領作用以及兒童自身的能動參與積極性,從而更大程度的發揮同理心繪本對兒童的正確引導作用。在此次實驗過程中,筆者也發現,相比于單純地閱讀繪本,將繪本中的故事進行演繹反而更吸引幼兒。
(作者單位:南京曉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