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銳 毛金鳳



現今,我國許多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課程管理過程當中,對于學生要求無非就是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必須完成哪些實驗項目,而且最終還是停留在考核階段。整個的實驗教學還是只是看重結果,不問過程,通過對結果的考評來評判學生的學業表現,或者通過學生的實驗考核成績來進行分等級,甚至作為不合格的標準。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通常都在疲于完成實驗課程的考核要求,很少思考為什么這么做、怎樣做才能更有效果。而OKR實踐教學過程管理體系在注重實驗結果的同時也關注實驗過程,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未來的酒店職業發展方向,做一切真正有助于個人職業生涯的實踐學習。但由于雙方在結合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探討OKR體系在我國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過程管理應用是十分必要的。
1 OKR體系在我國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過程管理中應用的研究思路
1.1 OKR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的內涵
OKR起源于美國著名計算機零件和CPU的制造公司--英特爾。O在這里表示目標(Objective),目標就是指你想做什么事情;KR表示目標實現過程中的關鍵結果(Key Results),關鍵結果就是指如何確認你做到了那件事。
OKR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是一個以實驗教學目標任務的體系,它可以幫助授課教師和學生從實驗教學目標出發,甄別和落實每個實驗項目關鍵任務的方法。在實驗教學過程中,OKR是一個更具有指導性的工具,它是一個從計劃,到執行,最后評估的周期。它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核某個學生,而是幫助學生關注教學實驗目標,聚焦實驗操作過程,做好自己的實驗學習。OKR的重要作用是讓學生理解實驗課程的培養方向和目標,以及針對這些實驗教學目標分析出實驗教學目標中存在著哪些關鍵的任務。
OKR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和傳統的實踐教學管理本質上是一樣,就是教學目標考核管理。只不過它更注重實驗的目標和實驗過程中的關鍵結果。OKR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希望通過一個特定的過程,確保實現教學實驗目標和實驗的關鍵結果,而且這個每個實驗教學目標的設定是要具有挑戰性的。
OKR實踐教學管理體系不側重于實驗目標如何分解,而是定位于實驗目標如何聚和,在教學管理上更起到對實驗流程的關聯作用。它將實驗教學的目標結合到各個實驗項目流程上,使得同一個實驗教學目標可以用多個關鍵結果來完成,并且能在實驗結果的反饋下,不斷地進行修訂,保證整體實驗教學目標的方向,同時又可以對教學實驗過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其流程模型見圖一。
首先,OKR實踐教學過程評估體系是利用OKR進行實踐教學的目標管理,既有自上而下的實驗教學目標貫通,例如,授課老師應該設定本門課程的OKR,然后每個學生小組都要思考如何設定自己的OKR,這樣老師最終的實驗教學目標才會實現。比如老師的課程目標的OKR是圍繞讓學生掌握酒水銷售技巧,那么老師可能會把自己的目標定為“提高學生的酒水銷售溝通能力”,然后教師就會設定:一個關鍵結果,即完成酒水知識能力培養并讓學生拿到課程高分;另一個關鍵結果,提高學生的溝通和銷售技巧。同時,這樣的教學設計又使實驗教學目標和實驗目標的關鍵結果具有了自下而上的學生主動性和驅動性,既不會脫離教學目標,也能幫助學生自下而上的創新。
1.2 研究的意義
其次,OKR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定期進行溝通,有助于幫助提升授課教師的師生關系。OKR很大一部分的作用價值就是溝通,師生溝通過程中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在溝通中,老師和已經偏離教學目標的學生小組或學生個人溝通應該做哪些正確的事情等等。
再次,OKR更加公開透明,可讓學生獲得相互認同。OKR的事先設定的內容和學生練習的成績都是公開的,每名學生的平時練習成績都會顯示在他們的OKR記錄上面。一方面,這種方法自然產生學生群體監督的作用;另一方面,這種方法也方便合理有效地組建學生自己的小組團隊。老師既把OKR分配給學生,學生小組之間也可以橫向的進行分享。
最后,OKR是提高學生個人能力的輔助工具。OKR提倡學生自身自下而上的實驗目標和關鍵結果的設定,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自我驅動力得以有效發揮。OKR的背后體現的是對設定教學實驗挑戰目標,并設定對實驗學習目標有影響力的關鍵結果,從而對其采取行動以達成目標。這種教學管理體系是對具有OKR思維和行為的學生的一種群體培養方式。
2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實驗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授課專業教師自身觀念相對落后
在大學實驗課程教學管理過程中,雖然已有一些傳統的實驗課程教學管理考核方法,但同時也應該注重一些新的思想和觀念的引入。但部分高校的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思想觀念相對落后,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所以在進行實驗課程教學管理的時候僅僅是完成機械地實驗講授和操作,以及一些基礎性的實驗考核,并不能夠進行適當的外延,達不到實踐創新的教學目的。
2.2 酒店實驗課程教學管理體系不完善
目前我國高校酒店專業中部分課程的實驗尚未建立完善的實驗課程教學管理體系,常采用隨意的教學管理和考核方法。例如,在一些酒店實踐技能課程考核過程中,往往一個教師對數十個學生同時進行考核,無法對學生操作的規范性進行統一及客觀的評定,僅僅記錄一個分數而已。
同時部分大學和老師對實驗課程的教學管理也不是十分重視,在實驗課程過程中和結束后給學生成績的時候,也僅僅按照學生的實驗報告以及對于學生的課堂印象來進行考核,而對實驗操作過程不是很重視。這樣的教學管理方式不僅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偏離了實驗課程本身設計的初衷和實際意義。
2.3 部分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大部分學生在進行相關實驗之前,缺乏對實驗內容的相關認知,從而影響最終的實驗效果。另外,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結束考核以及撰寫實驗報告時,僅僅按照老師的教授內容或把實驗指導書的相關內容抄寫下來,其自身并沒有真正對實驗的目標和內容進行消化理解。
目前我國高校酒店專業中的實驗主要是驗證性的實驗,所以部分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僅僅按照實驗教師的安排來機械地完成相關實驗操作流程。這種被動的的實驗設計缺乏學生的自主創新,對于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是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同時也影響了整個教學實驗的最終目標。
3 OKR實踐教學過程管理管理批評估體系的認識
3.1 OKR實踐教學過程管理評估體系制定的原則
在OKR實踐教學過程管理評估體系中重要的一點是所有教師和學生是否對于OKR有統一的認識,能夠正確的根據教學目的制定對應的關鍵結果。否則在OKR教學管理實施的過程中,由于教師和學生對其認識的偏差,最終就會導致OKR實施出現偏差。
現在我們來看一個實驗教學設計錯誤的關鍵結果:
目標:培養學生餐巾折花的能力
關鍵結果:(1)培訓學生中餐和西餐餐巾折花的方法
(2)提升學生折花的熟練程度
正確的關鍵結果應該是:
目標:培養學生餐巾折花的能力
(1)培訓學生中餐和西餐餐巾20種折花方法
(2)2分鐘獨立折10個中式杯花或者6個西式盤花
主要的區別,就在于Key Results必須是基于具體的、可衡量和評估的結果。因此授課教師要對實驗內容的深刻理解,精準識別關鍵能力增長點,并把這些潛在能力增長點轉化成具體可衡量的目標。
因此對于一個有效的實驗教學管理的OKR制定一定是滿足以下基本的原則:
3.1.1 明確性
實驗教學目標必須是明確清晰,不能模棱兩可或者含糊不清,比如“培訓學生中餐和西餐餐巾折花的方法”就不是一個明確的關鍵結果。關鍵結果是目標不是結果,關鍵結果不是你要做什么,而是因為你做了什么而產生的結果。
3.1.2 可衡量性
學生實驗過程中的關鍵結果必須是可衡量的,如“2分鐘獨立折10個中式杯花或者6個西式盤花”就是一個可衡量的關鍵結果。可衡量性是關鍵結果的重要的地方,因為只有可衡量的關鍵結果,能對學習目標的完成程度進行打分。
3.1.3 可實現性
OKR鼓勵在設定教學或者學習目標時具有一定的超越性,但也要考慮可實現的,不能隨隨便便地設定一個無法實現的教學目標或者任務。
3.1.4 相關性
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要跟課程的教學目標培養對齊,學生小組的學習目標要跟教師的教學目標對齊,學生個人目標要跟學生小組設定的目標對齊,這樣才能保證課程教學目的的最終實現。
3.1.5 時限性
沒有時間的規定,實驗學習的目標制定就失去了最終意義,在OKR實施中,時限性主要體現在每個學生實驗學習的個人周期設定上。
3.2 OKR 的評估原則
由于OKR學生實驗管理的結果評估十分重要,因此我們也看一下OKR的評估原則。
首先,我們可以直接對關鍵結果進行賦分,學習目標的分數則由其對應的各項關鍵結果的分數匯總生成。OKR的分數建議用從0分到10分的范圍,10分表示關鍵結果被百分百的完成。
特別要注意的是,OKR鼓勵設定超前的、甚至難以全部實現的學習目標和關鍵結果,因此“最佳”的得分并不是10分,而是6分或者7分;這個分數表明學生經過努力完成了大部分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同時又留有一些“延伸目標”和足夠的空間激勵學生們更加進取。OKR實踐教學過程管理評估體系實施的一個原則就是針對每個實驗項目完成所設定學習目標的70%即是一個好的結果。具體考核評定結果見(表一)。
同時OKR的分數不能直接用于對學生總體成績的考核,否則學生自己在設定實驗學習目標時則會過于保守,保證盡量拿到10分,從而影響了課程教學目標的最終達成。
另外最加重要的一點則是OKR是管理工具,而非考核工具。學生獲得高分并不一定受到表揚,如果本次實驗的目標制定不高,下次實驗的OKR制定就需要調整。低分也不會受到指責,而是通過分析實驗過程中的學生問題,找到下次實驗OKR的改進辦法。如果我們希望學生獲得更高的素質能力,那我們就不能因為他們沒有達到有激勵性的目標而懲罰學生。相反,學生可以通過每項實驗項目的OKR對他們自身進行自審,從而慢慢提高自身的能力。
4 OKR實踐教學過程管理評估體系的應用
從實踐教學經驗來看,不管是學生個人還是授課老師,寫出一份好的OKR很困難,這主要源于我們平時的工作學習習慣。大多數時候,我們習慣的模式是先操作再總結反饋,并不太習慣自己先想清楚要怎樣再努力去做到。而對于這種學習工作思維的改變是需要時間和經驗不斷累積的。
在這種情況下,授課教師如果在課程剛開始就采取強行評價或者對學生的OKR寫作質量提出較高的要求,可能會遭致失敗。所以,我們在實踐教學管理中采用的是三步疊加模型法,在每個步驟之間都會給學生預留一段消化吸收的緩沖時間。
4.1 培養學生設定實驗目標和關鍵結果的能力
首先要加強實驗前的實驗目的確定。在實驗前,實驗目的確定會直接關系到OKR的質量。在進行實驗目的確定過程中,授課教師要對學生明確基本的實驗流程和操作,注意其中的注意事項,同時要發現問題。完成實驗目的確定之后,要告知學生查閱相關資料,盡可能掌握實驗的相關內容,對實驗的相關內容進行明確,為下一步的實驗關鍵結果的制定做出充足的準備。
其次,讓學生從第一個實驗項目開始,讓他們把自己的目標寫出來公開到自身學生小組的同學面前,這時候目標寫的好壞并不作為首要關注點。需要注意開始的時候最多1-2個目標,每個目標最多3個關鍵結果,同時實驗任務目標和關鍵結果要取得老師和學生小組成員相互認同。另外,授課教師要把實驗項目定期交流的活動開展起來,讓同學們開始交叉介紹彼此的目標。這時候,老師就很自然的要求學生把實驗目標按(實驗目標+實驗關鍵結果)的方法來呈現以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參考。
再次,當同學們已經習慣了實驗目標的公開展示和格式統一后,授課教師就要要求實驗項目的每次交流活動都需要把實驗目標描述得比上次更加清晰。比如實驗關鍵結果對實驗目標的邏輯支撐是否到位,實驗關鍵結果的量化性是否越來越好等等。因為OKR中的實驗關鍵結果是對前面設定好的實驗目標過程性或者結果性的描述,其表述最好是可量化的。例如,“熟練掌握西餐擺臺技巧”的描述是不合格的,而要采用“在2周內熟悉西餐擺臺技巧,并在2個月后,遵照標準經過練習,達到在規定時間15分鐘之內擺完西餐宴會6人臺”。
最后,要鼓勵同學們寫有挑戰性的目標,與傳統考核方式不同的是,OKR要求員學生走出自己所謂的“學習舒適區”,最好能夠超出自身的能力范圍。一個100%被完成的OKR幾乎對實驗教學目標沒有任何推動作用;而一個70%完成度的OKR卻近乎完美。OKR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就是要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里,這樣對學生才會有更多的上升空間。具體學生個人實驗OKR設定見表二。
4.2 協助學生小組和個人調整OKR的交流活動
教師要同時關注學生小組內的OKR交流活動的開展。教學實驗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小組成員的溝通和互動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逐漸幫助學生小組和個人調整內部的OKR交流活動,由實驗教學任務分解模式往學生小組思考模式轉變,即通過讓學生小組代表在討論會上去講每個學生是怎么實現對實驗項目目標分解和支持的,來促進所有學生的思考。
另外,學生個人的OKR設定可以讓其自身學習方向變得明確,也能幫助課程教學效果變得更好,同時還是一個管理“問題”學生的好辦法。在學生個人OKR設定的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與“問題”學生一起設定目標,在學生的不同“問題”出現之前糾正它們。
4.3 鼓勵學生利用OKR工具的使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積累一些使用經驗后,鼓勵學生小組和學生個人運用OKR工具來幫助自己。從學生個人角度來說,當學生自己有了目標,并能實現的時候,這種成就感,這種內在的激勵遠遠大于學生通過完成實驗考核換得相應的成績帶來的激勵。但要同時要注意OKR不是評估成績的唯一工具。
這樣的三步疊加模型法,每一步改進都很小,所以受到的阻力和反彈相對也會更小,但這樣的每一步都在促使大家做思維轉變,最終讓OKR逐步推進到實驗教學過程中。對于實驗教學改革來說,使用這種三步疊加模型法推進OKR的方式,要比一開始就設法做到讓學生學會正確使用OKR更為重要。
總之,如果每個高校教師都真正做到了從上述的幾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實踐教學管理方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必將成為符合市場需要的高素質酒店專業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
本文系2018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產教深度融合的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遼寧省沈陽市沈陽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