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兵
相對于高等教育更側重于培養學術型人才而言,高等職業教育偏重于對技術型人才的培養,不同于每天拼命學習,日夜不分,艱難走過高考這根獨木橋才能踏進大學校門的本科學生,高職所招收的學生普遍具有文化課成績低,自律性不好,課堂效率不高,學習主動性差的問題,而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呢?就目前的情形來看,高職教育出現了重實踐,輕理論的現象,因此在高職教學中加入人文素質教育是一項必要的工作。
前言:和中學階段提倡題海戰術鞏固知識點相似,高職教學都會通過讓學生實習,提前進入工作崗位來鍛煉技術而缺乏了人文知識的輸入,這種教育模式的短板很容易發現,就是教學之中帶著功利性,而人文素養則是將學生的技術和內在精神相結合,讓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也能提升自身素質和文化修養。在具體的高職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認識并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1 高職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1.1 教育方式帶有功利性
對于中國目前的教育模式,可能會有很多人對此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出現呼聲最大的就是學校不是為了傳播知識而教學,而是為了提高升學率,就業率等,人們不再把關注點放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上邊,反而更注重一些所謂的數據上面,這種教育方式下,很多學生就會出現考試時記得的知識在考試之后就會忘記的一干二凈,比如當代大學生,為了高考,做了大量題,死記硬背了很多知識點,但很有可能在上大學之后看到之前做過的題目卻無從下手,這是教育帶有功利性的特點就展現了出來,與此類似的,高職教育中會更重視學生的技術與工作經驗,忽略了人文知識的輸入,導致學生對國家認知不足,思想道德水平難以跟上實際年齡,極有可能導致出現不良后果。
1.2 對人文知識的重視度不夠
因為是高等職業學校,所以自然而然的不夠重視學生的文化知識的學習,作為中華優秀文化的接班人,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并要學會如何做人以及如何樹立屬于自己的形象。一般通過單招進入高職的孩子文化底蘊比較差,尤其是經過大量技能的學習之后,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都跟不上,這種局面與學校對人文知識的不夠重視存在很大的聯系,有人可能會說,現在是科技時代,需要的是創新精神,但試問。如果一個人缺乏人文知識素養,沒有愛國精神,沒有人生規劃和目標,有再大的創新精神也難以造就一個為國獻身的人才。
2 探究高職院校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措施
2.1 課堂中向學生灌輸人文知識的內涵
很多學生雖然明白單單只有技術缺乏知識不利于自己之后的發展,但是不明白人文教育的真正內涵,實際上,人文知識包含著知識,能力,情商以及愛國思想,作為中國人,首先得有一顆強烈的愛國心,否則你就算有強大的技術但忘卻了在背后支持著你的祖國,那么一切都只能化為空談,人們都知道現在國乒隊員面對著一個狂傲卻有強硬的對手,就是來日日本的乒乓神童張本智和,作為一個十三歲的少年,他的確擁有著別人無法匹敵的天賦,乒乓球實力強大,但關鍵就在于他狂妄,對對手不夠尊重,他每次都會在比賽結束后對對手進行侮辱,作為一個中國人后代,流著炎黃子孫的血,卻將國籍改為日本,并對中國表示不屑,堅稱自己是日本人,從小的方面來講,是他不懂得謙虛,從大的方面來講,就是人文知識的缺失,由此觀之,學生更應該了解人文知識并努力學習這些,并善于將知識運用于實踐之中,做一名熱愛祖國,手藝高超的合格職高學生。
2.2 加強對授課教師的資格考核
在職高人文知識的教育之中,授課老師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知識的傳播者,若是老師不能準確理解人文知識以及將人文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那么學生的人文知識素養肯定不能得到提升,因此,職高院校必須加強對老師的資格考核,檢驗老師是否具備向學生傳輸人文知識的能力,老師應在日常生活對學生灌輸人文知識的相關內容,并采用更加科學性的教學方式在學生能接受的范圍內傳授更多的知識,學校也要加大師資培養力度,因為老師的確對學生有著深刻的影響,跟據我所經歷的老師來看,在三年級剛接觸英語的時候,因學校條件等原因,那個老師就不夠專業,知識水平達不到,所以那一年我的英語成績慘不忍睹以及在剛接觸到英語時留下的學習印象,導致我對英語一直不感興趣,直到后來換了一個英語知識豐富并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老師,我的英語成績才逐步上升,因此,學校必須要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這樣才能保證人文教育在高職院校得到有效開展。
2.3 重視校園內文化氛圍建設
其實清華,北大之所以在國內教育地位高,不單單是師資力量強大,還有校園內有著很強烈的文化氛圍,曾有幸到北大校園游玩,映入眼簾的全是在學習的學生,未名湖旁,教學樓走廊以及在餐廳排隊買飯的等待之中都能看到捧著書在學習的學生,不得不說,強烈的學習氣氛很令人震撼,因此,若想在高職教育中更多灌輸人文教育,應該開展多種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合理設置和美化校園環境,建設學校實驗室,鼓勵學生多多走進文化課堂,加強與同學和老師的交流,啟迪學生智慧,培養各種興趣愛好,比如畫畫,舞蹈等,并開展小組學習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激發學生關愛社會弱勢群體,關愛小動物及大自然,促進學生個性成長。
3結語
人文教育是職業教學的重要舉措,學校應該大力支持學生了解并學習人文知識,同時,老師應該轉換教學模式,書寫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案,另外,不要一味的追求就業率,而是要尊重學生,給學生人文關懷,一般高職教育的學生都是離開了父母,獨自在異地生活,能給他們人生建議和父母式關懷的就是老師了,所以說,老師要以人為本,關愛學生,以自身為模范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另外,老師要有效的將人文知識關懷理念融入到職業教學實踐中,可以在休息時間帶學生參與公益事業,如照顧流浪小動物,去農民工小學助教等等都可以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為高職學生塑造更加完善的人格,為祖國培養全方面優秀的棟梁之材。
(作者單位: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