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
高等技術學校主要是培養應用型人才,而這些應用型人才所需要的不僅僅只有專業知識,體育課程也是高職教育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對于學生將來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有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體育教學活動要以培養高素質全能型人才為出發點,明確學習目標,根據學生的需求設置與之匹配的專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全體人民的素質都有了普遍的提升,而社會勞動力的素質水平提升尤其的明顯,這種現象是我們所有人都無法去避免的,我們只能夠盡可能的提升自己來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就相應地對高職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證自己的專業課足夠優秀之外,是自己成為一名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是我們急切關注的,也是當前高職院校的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
1 高職體育教學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社會發展是飛快的,我們從中既要看到機遇,又要懂得我們所面臨的挑戰。要想在機遇來臨的時候牢牢抓住機遇,我們就必須要提升自己。而高職院校更要重視人才的培養,要注意每一個學生將來都是要走向社會的,因此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注重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校領導和老師必須要足夠重視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認識到他的重要性。
2 體育活動可以很明顯的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時,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適應社會,而且甚至有人最終也無法適應社會,只能夠被社會所淘汰,這是非常殘酷的,她不會對任何一個人手下留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需要提前進入這種狀態,而體育活動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案。這種類型的活動往往需要很多人協作來完成,在這其中,學生之間彼此溝通、交流,可以提升學生的凝聚力,也可以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假如你在與人交流時總是有所顧忌,又或者不懂得怎樣與人交流,這種體育活動就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平臺。
3 體育活動是學生自身人格塑造的需要
社會適應能力包含了很多方面,其中包括認知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實踐能力等等。而高職學校是學生人格塑造的關鍵,因為這個階段學生年齡正處于成年與否的關鍵點,脫離了家長的庇佑,許多東西需要自己獨立完成,甚至從頭學習,這個階段形成的東西往往會伴你一生,所以說學校一定要給與高度的關注。學校就相當于一個小型的社會,從你在學校當中的各種表現,就能夠折射出你未來在社會中的狀態。所以學生一定要好好把握住這次機會,學會學習、應對自己要面臨的問題。但現在在學校里,幾乎人手一臺電腦、手機,有什么問題,就去找百度,網上聊天也逐漸代替了走街串巷,甚至一起挨著的兩個人也要通過手機來彼此交流,不僅如此,因為學生的好奇心較重,所以特別容易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干擾,并對其進行模仿,他的后果是無法預料的。而我們的體育活動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它具有目標性,他的課程編排也十分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能夠對學生有一個指導作用,對于學生自身人格塑造有著重要的作用。
4 體育活動可以磨練學生的意志,提升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現在的家庭生活條件都比較的好,而且很多家庭就有一個小孩,所以往往是把他們捧在手心里,打打不得,罵罵不得,這也直接的造成了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經常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要尋死覓活。而體育鍛煉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傷心,讓他們在失敗過后重新鼓足勇氣,養成他們不懼怕失敗的習慣,從中體驗到酸甜苦辣。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應用教學藝術,把握好學生的心理,傳達給學生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經常鼓勵、支持學生,讓他們養成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曾經看過一則報道,一個家庭背景非常好的孩子從小就不學無術,他的父母為了教導他,將他送到了部隊里,經過了部隊的千錘百煉,三年過后,他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渾身上下都體現著一種硬漢的感覺,他感謝他的父母把他送到了部隊,在那里,他找到了他的目標,是部隊改變了他,是體育使他如獲新生。事實證明,體育真的非常能鍛煉人的意志。
5 體育活動是當前深化高職體育改革的必然選擇
我國近幾年高職體育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加上國家對此的扶持,社會對此的幫助,高職體育教育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體育教學還是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我們一定要對他足夠的重視起來。比如:現在很多人對體育教學還是不那么認同,認為學生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體育教學完全是浪費時間,會使得學生們荒廢了學業等等,這也是當前很多人的思想,這是一種誤區,會影響廣大人民群眾的觀念。事實上,甚至體育教學比專業課學習更為重要,因為體育教學對學生適應社會能力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他應該是高職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功課。
6 從學生角度出發,安排內容培養學生適應社會能力
體育教學應該是變化的、多彩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及未來與什么樣的人打交道來制定學生的體育活動,這樣才能顯著的提升體育教學效果,而且對高職學生學習專業課也很有幫助,進行完體育活動之后,學生的大腦正處于高速運轉當中,對一些問題的解決很有幫助,說不定你會忽然茅塞頓開,解決問題的想法源源不斷的匯入你的腦海當中。體育教師需要在進行體育活動當中的時候宣揚一些能夠提高學生未來生存能力、對學生發展有益的內容,另外,還要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多向學生傳遞正能量,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7 有利于學生了解社會規則,遵守社會規則
體育活動作為一種競技性的活動,會進行一系列的規定,要參加這些活動,最起碼做到的就是遵守規定,這對學生將來進入社會遵章守紀起到了很重要的鋪墊作用。到了社會上,就會自然而然的去遵守規定,律人律己。這有利于人才的培養。
8 加強與社會接軌,鼓勵學生參加陽光體育等活動
國家非常的重視體育,并大力鼓勵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為此開展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學校師生也積極響應,一時間在各地高校掀起了體育鍛煉的高潮,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體質,也使得學生從繁忙的課業中暫時脫離了出來,給了學生一個放松壓力的機會,也使得學生經歷了一次適應社會的好機會,與全國各地的學生一同交流,一塊交朋友,增強高職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使之盡早的適應社會。而次年,又在全國實施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有效的提升了廣大師生的體育意識,使得“健康第一”的觀念深入人心。當前,高職體育每周的體育課并不多,這給適應社會教育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國家給高職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國家可以從陽光體育為出發點,為高職生制定一系列標準鍛煉模式,使得所有高職生都能夠參加。
9 對高職體育培養適應社會能力的建議,轉變體育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會改變教育模式,而他的更新有利于促進教學質量。而從目前現狀來看,體育教學無論是在大學體育還是在高職體育,他所處的地位都是十分尷尬的。體育教學本來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讓學生能成為一個高素質人才,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現在,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對體育課特別的不重視,認為他根本沒有必要上。體育課不是文化課的附庸,文化課沒有權力來占用體育課的時間,體育課與文化課的地位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需要轉變目前的體育教學觀念,著眼于未來,著重培養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素質,還給體育課本應給的時間。
綜上所述,學校是一個互相交流的場所,體育教學對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社會各界都要用公正的眼光來看待體育教學,希望在未來體育教學能夠有效的幫助高職學生,更好地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
(作者單位: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