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婷
新教師是提供優質教育的第一要素,樹立非線性復合成長理念,通過網絡平臺培養和提高知識水平,在老教師的帶領和培養下,按照策略、情景、反思途徑,設計教學內容,組織教學過程,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能力,已經成為新教師快速成長的一條有效途徑。
當前,伴隨著知識經濟的高速發展,網絡分享平臺也被教育界廣泛的應用,社會各界對教育的質量要求日益提升,家長及其他的利益相關者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多元化的授課內容和現代技術要求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條件下,新教師如何快速掌握先進知識,并高效、系統的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1 新教師成長路徑理念辨析
新教師的成長過程,就是從新手到專家的一個發展過程。教師職業是一種專業性的工作,就是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持續的學習和研究,不斷的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水平。
(1)理念先于實踐。傳統的教師成長路徑認為,教師首先通過專業性學習或進修學習,樹立并養成了一定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礎上,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活動,最后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這種觀點被稱為理念先于實踐的教師成長路徑。長期以來,這種傳統的教師成長路徑,在指導新教師、培養新教師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主導作用。但是,隨著教育水平的進一步發展,有學者認為,讓新教師養成理念是非常困難的,而且教育理念也不是新教師通過專業性的學習就可以輕易獲取或養成的。因而,實踐先于理念更符合教育規律。
(2)實踐先于理念。實踐先于理念的觀點認為,只有當新教師首先認可自己的教學方法有效后,才會漸漸的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教學理念,并在實踐教學中加以應用。這種觀點,雖然突破了原有的教育理念,但仍然表現為一種線性的成長模型,認為新教師只有通過長期實踐才能夠培養和建立起個人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過程。但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有學者認為,新教師培養過程的長周期性導致效率低下。因而,非線性成長路徑才是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的有效途徑。
(3)非線性成長路徑。教師能力的形成不是線性的,而應當是一種非線性的復合模型,可以分解為認知取向的教師成長行為路徑和實踐取向的教師成長行為路徑。認知取向和實踐取向兩者之間是非線性的影響關系,交互影響,互相促進,表現出多元性和復雜性特征。
2 構建新教師非線性成長路徑
新教師快速成長與認知和實踐有關,兩者之間呈現出非線性關系。在新教師可以利用資源多樣性的條件下,兼顧小學生認知規律和特征,采用多樣化的手段,從理念、行為、情景、反思等角度出發實施教學,一方面實現促進小學生特質和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也帶動和提高新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
(1)教育理念樹立與形成。幫助新教師樹立以培養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課程內容為基礎、以能力和快樂為出發點的現代教育理念,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從事的教育活動及教育規律,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對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持續改進,以促進實踐性水平的提升,改善教學質量。充分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公平教學,如鼓勵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未舉手的同學回答問題,不要打斷學生和不代替學生回答問題。
(2)方法途徑構建與修正。現代的信息技術為新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在新教師成長過程中,教育部和財政部實施了國培計劃,全國優秀的教育資源共享,以及合作研修的教育格局正逐漸形成。基于大數據驅動,線上與線下混合進行,為新教師能力快速養成提供了新的成長途徑。新教師可以通過教育平臺,實現合作研究,與教師的日常工作相銜接,形成線上線下混合的新的學習方式。
(3)學習情境模擬。探究性是培養新教師最主要的途徑之一,通過構建探究性的教學情景,將淺層學習轉向深度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構建,變只關心結果為關注過程,變記憶與復述為理解與構建。在教學情境中探尋育人知識,關注批判性問題和非語言響應,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4)總結與反思。按照新教師培養方案和考核指標體系,從師德師風、教學能力、課堂管理、科研能力等方面定期對新教師進行評價,樹立典型,采用說課、教學反思、心得交流等方式,幫助新教師清晰任務指標,關注由量到質的變化。組織新教師參加公開課、參加教師基本功大賽,助推新教師在實踐中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
3 將“新教師非線性成長路徑”培養成習慣
在非線性成長路徑培養過程中,鼓勵新教師組建學習型團隊,養成在交流平臺溝通和撰寫成長日志的習慣,與他人交流教學中的感悟,解決教學中產生的問題與困惑,使新教師把自身的成長路徑養成一種習慣。
(1)樹立學習風氣。通過新教師的培養與學習,鼓勵新教師參與科研活動,提升知識儲備,努力從理念、知識結構、教學手段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質。
(2)形成研究的風氣。形成小學校內部的研究風氣,定期或靈活舉辦研討活動,形成定期研討的機制,促進新教師在交流中吸收,在觀摩中思考,拓展視野。推進科研成果的實踐化,對采用先進成果的新教師給于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
總之,在新教師成長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新教師成長的非線性特征,采用現代的技術和方法,盡快幫助新教師樹立和養成正確的教育理念,應當給新教師提供現代的培養途徑,在以校長為核心的老教師的指導下,設計教學情境,總結與反思教學過程,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
(作者單位:哈爾濱新區師范附屬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