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陳園園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5)
路由器轉發數據包的關鍵條件就是路由。當路由器有一個數據包需要發送到目的網絡,路由器就要根據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找到達到目的網絡的能夠轉發的相應接口,通過該能夠轉發的相應接口將數據轉發出去,直到到達目的地為止。
每一個路由器都保存著一張由路由表項形成的路由表,表中的每一條路由項都知道數據表到達某一個子網或者某一臺主機應該通過路由器的哪一個物理端口發送,或者可以通過路由表的這個項目到達哪一個路由器,或者不再經過其他路由器可以直接到達相連的目的主機。那么路由的來源就是出自于此目的。
本論文將通過一個具體案例,在PACKET TRACER中使用如圖3.1的拓撲結構組建網絡,通過實驗的方式對路由表的查找過程進行研究。該研究過程主要實現以下任務:路由器的命令是怎么樣操作的?路由是如何跳轉的?靜態路由和默認路由是怎么樣實現的?有類路由和無類路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表4.1 編制方案
任務(一)路由器中的入門操作
相應的入門配置要求如下:
1.路由器的主機名進行修改;2.禁用進行DNS 查找;3.模式口令的各種切換;4.配置當日重要的信息標語;5.配置控制臺連接口令;6.配置 VTY 虛擬終端的連接口令
任務(二)配置并激活S0/0/0和S0/0/1的IP地址和Fa0/0的IP地址。
步驟1.使用表4.1所示的編制方案表格中的IP地址配置如上三個路由器的對應接口地址。使用 show ip interface brief這條命令驗證IP編址是否正確。配置完成后,應將Running-config保存到Startup-config中,以保證配置文件進行了保存。
步驟2.使用表4.1所示的編制方案表格中的IP 地址和默認網關配置三臺計算機的以太網接口。
任務(三):對路由器進行動態路由RIP的配置
步驟1.在每一臺路由器上配置 RIPv1 的路由。對每個直連網絡使用network 語句。
任務(四):觀察刪除的路由和添加到路由表中的路由,查看變化情況
步驟1.進行第一臺路由器的路由表的查看:show ip route。
步驟2.觀察R1路由器上當前出現的路由表變化情況: 使用 debug ip routing 命令。
步驟3.對串口使用:shutdown命令進行關閉。
步驟4.使用:show ip route觀察路由表的變化情況。
步驟5.使用命令:no shutdown啟用串行接口并觀察。
任務(五):確定1級路由和2級路由
步驟1.比較和對比1級路由和2級路由。
步驟2.檢查所有三個路由器的路由表并在單獨的紙張上回答以下問題:
路由中哪些是1級路由?為何這些路由是1級路由?這些1級路由中有無最終路由?為什么這些路由會是最終路由?這些1級路由中有無父路由?為什么這些路由會是1級父路由?路由中哪些是2級路由?為什么這些路由會是2級路由?
通過以上實驗步驟查看路由表,觀察路由表的獲取情況,并且通過正確的路由表能夠實現不同網段的通信,可以使用tracert進行路由跟蹤,查看1級路由和2級路由,并且確定最終路由,最后刪除路由以及添加路由后,觀察路由表的獲取情況的變化,以及網絡通信情況的變化,最終深入了解整個路由表的查找過程,從而真正了解整個網絡的數據包傳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