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剛 許遠清
(重慶市工貿高級技工學校,重慶 401329)
國家一直在積極引導和推動校企合作,并在制度建設和內涵發展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校企合作對我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選手的選拔、專家組的組建、基地建設、設備的提供、選手培養方案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為了世界技能大賽的參賽選手能夠在大賽的舞臺上很好的展示選手風采,展示大國工匠的技能水平,更要突顯出我國技能水平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為了保證參賽選手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政府為學校、行業、企業和社會相關方提供了一個合作演奏的廣闊舞臺,成立了技能大賽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政府相關人員、行業專家、企業工程技術能手、學校專業骨干教師等組成。這些成員的組成是要保證學生在專業技術水平、專業理論知識、外語水平、心理素質、體能等方面都要得到鍛煉和提高。為人才而設的廣闊舞臺已經搭好,我們相信在這個舞臺上校企合作必將更持久、更深遠。
財務組----

責任人 職責 成員來源總負責人專家組長 查找大賽相關資源,制定訓練計劃,作出統籌安排 企業/學校教練組長 執行計劃,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并檢查訓練情況 企業技術專家 根據大賽要求對選手進行技能方面的訓練 企業理論課教師 根據比賽內容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 學校訓練團隊體能教練 有計劃的對選手進行體能訓練學校外語老師 對專業英語及基本的生活用語交流學習 學校心理學專家 對選手進行不定期的心理測試和輔導 學校顧問團組長負責把選手的訓練情況、生活情況等,及時反應給專家組長企業顧問團隊督導人員負責督查選手訓練的合理性、時效性,把訓練的情況反映給顧問團組長企業/學校后勤保障負責人 對選手和整個專家團隊的吃、住、行、醫療等方面的保障 企業/學校班主任 對選手日常生活的管理,與訓練團隊協調 學校

學校翻譯組 翻譯員在世賽網上查找相關資料、文件,協助專家組長與國外專家的對接
實訓基地是選手鞏固理論知識、增強勞動觀念、練就實踐能力、實現角色轉換、培養綜合職業素質實踐性學習與訓練的場所。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責任同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建立校內、校外實訓基地,積極探索產教結合教學模式,并將其建設成為選手的實訓基地,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這樣才能更好的、更有針對性的進行人才培養。
根據大賽規則,企業可及時的更新和提供相應的設施設備、技術專家以及操作流程、技術標準等,學校可制定相應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一系列的培養方案,兩者緊密結合互為補充、互為依托以提高服務功能。
校企合作深化到課程體系建設才能更好的適應企業的發展,才能與技能大賽接軌。技能大賽項目的設置是按照行業標準,遵循企業用人要求,形成明確的指導思想、具體的實現目標、規范的操作程序、科學的評價標準,同時還應有積極的激勵措施、可靠的保障條件,使行業認證內容更加豐富,讓行業、企業參與程度更高。
提高參賽選手的培養質量,必須做到培養目標面向世賽,組織形式適應世賽規則和要求,使選手的整體素質與世賽相適應。在校企合作中積極推行行為引導型教學的試點、體現參賽選手為中心、因材施教、能力為本的教學理念,建立以培養選手關鍵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與方法,不斷提高培訓效果。根據以往的大賽經驗,技能方面的訓練、專業知識的學習、心理素質的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演練、外語的學習等方面都要有機的結合,得以提高選手自身的綜合素養,這樣才能贏得比賽、贏得社會。
“高效有序、服務育人”是后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后勤服務也要體現育人為先的特點。后勤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學校的引導,也需要企業的參與,才能將學校的教育屬性與企業的經濟屬性結合,形成有育人特色的后勤文化。
后勤服務保障包括餐飲、醫療、交通、保潔、綠化、宿舍管理、安全保衛等一系列工作,都是支撐實訓基地選手培養為核心任務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后勤服務保障工作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選手培養順利進行,滿足師生生活基本需求的一項基礎性、先行性、保障性的工作
優秀的后勤服務企業也將其企業文化帶到基地,從日常著裝、行為舉止、工作規范、宣傳文化等,讓學生提前感受到現代化企業的管理風格,甚至可以感受到賽場的某種氛圍。這種多方聯動,高效有序的校企合作后勤文化,使得后勤工作的服務育人特點更加突出。
為通過技能大賽實現深層次的校企合作,還需要在政府制定資金扶持政策,推進政、企、校共同分擔,制定相關激勵政策,調動企業積極性的基礎上,加強校企溝通交流,通過互訪、互動、互幫,增進校企雙方互信和感情;還需要通過建章立制,實現技能大賽參賽選手培養的有序進行。
校企合作是充分利用了學校和企業的資源優勢,理論與生產相結合,培養適合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為技能大賽選手能否取得好成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