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正軍
(靖遠縣北灘鎮中心小學,甘肅 白銀 730611)
隨著學生學習的不斷深入,數學的學習也逐漸的變得困難起來,而到了高年級數學中的一些知識理論逐漸變得抽象。而學生因為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不同以及其他的各種原因,在數學的學習上逐漸產生了距離。面對這種情況,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通過對整個班級的進行分析,從而了解到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會出現那些外在的表現以及形成的具體原因。
首先可以通過對小學高年級數學學困生調查中發現,這些學生的主要特點是,在數學課上會搞小動作,溜號走神并不聽老師講課,對數學老師留的作業也是敷衍應付,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碰到數學上的障礙也不會和老師主動溝通交流,長此以往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造成學生出現這種狀況,往往是因為高年級數學理論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傳統課堂氛圍沉重,從而大大的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除此之外,由于一部分學生學習并不扎實所以在遞接高年級的時候,基礎知識無法進行一個對接。比如在進行北師大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法”這節課程的學習的時候,就要用到四年級學習了“整數乘法”及“小數點搬家”的知識,如果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理解不牢的話,又沒有進行預習,就很難掌握新學習的知識。除了這些,在數學的學習上需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如果只是單純的將知識記憶下來,無法正確的用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的話,就會數學的學習上停滯不前,和其他學生漸漸的拉開距離。針對可能會出現的這種情況,老師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從而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當然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式以后,還要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因為許多學生由于喜歡在課堂上搞小動作,不聽老師講課,以致于數學知識基礎薄弱,做題的時候不會解答,從而出現厭學的現象,而有些學生是由于只理解知識表面的意思,并沒有對知識的應用深入的思考,以致于數學成績難以提升。
隨著學生漸漸的長大,他們對知識理解的水平也逐漸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家庭,社會,自身等不同方面的影響,學生之間也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這種現象會隨著學生的成長而愈發的明顯。隨著學生進入到高年級,他們對數學的態度和思維方式逐漸定型,自身已經很難再進行提升,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針對不同的學困生進行分析,找出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相應的知道,以保證他們有效的提升數學成績。但是在實際情況中,由于班級的學生過多,老師很難將所有的學生都關心到,在這種情況的基礎上,許多學校教學方式陳舊,課堂枯燥無味,老師和學生互動相對比較少,學生往往只是聽老師的講述,并不深入思考和復習,以致于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而回到家中,許多學生的家長不會給學生講解知識,更或者在講解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理解的不透徹而訓罵學生,導致學生產生抵觸心理。或者給孩子盲目的報培訓班,由于一些培訓班教學制度并不完善反而會讓學生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當然,在學生的本身也存在很多原因,例如在學生在過程中不主動學習,甚至敷衍了事,有的家長認為讀書沒有用處,潛移默化的也讓學生有了這種思想,而在傳統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常常比較喜歡優秀的學生,因此,學困生對學習更失去了信心,而這些原因都導致了對學習產生了消極的態度。所以當老師在面對學困生的時候,應該認真關心他們,在為學困生布置作業的時候,應該適當的降低作業的難度,讓學困生感覺到溫暖,增加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重視培養學困生的良好學習的習慣,對一些不良習慣及時的做出正確的指導,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從而發現自身的不足并積極的改正,在面對學困生出現厭學情況的時候,老師應該增加和他們的互動,增加他們在課堂的參與度,如此減少他們課堂溜號走神的情況,增加他們對數學課堂的熱情。而一些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學習基礎不扎實,老師就應該針對學困生考試和日常作業出現的錯誤,對學困生知識薄弱的地方進行分析,從而對學困生的輔導更具針對性。除了在學校對學困生的指導以外,也應該和學困生的家長經常聯系,讓家長掌握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同時也要掌握學困生在家里的學習情況,以便老師能及時的發現問題并進行合理的處理,除了讓老師和家長掌握學生更多的情況以外,更重要的是讓老師和家長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學困生改善成績的方案,并通過家庭學校雙方的共同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情況。
結束語:總的來說,數學隨著小學生不斷的升學漸漸變得抽象化,而高年級數學大大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這就讓數學課堂上出現了許多學困生。老師在對待學困生的時候,要更有愛心和耐心,要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引導學困生端正學習態度,教學學困生在解題過程中應該有的正確的思路和方法,增加課堂的多樣化,激發學困生的興趣,從而提升學困生的成績,為社會培育出優秀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