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海 高衛宏 黃微
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國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據世界銀行統計,2018年巴基斯坦經濟增長率為5.43%,屬于中低收入國家。多年來,巴國深受塔利班等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之害,各種爆炸和恐怖襲擊不斷,影響了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友好鄰邦,歷史悠久,兩國之間的合作更加頻繁,瓜達爾港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門戶,是“中巴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載體。
作為一個能源短缺型國家,巴基斯坦國內能源消費高度依賴進口,其國內能源分布一直以來都呈現為多氣少油的狀態,該國國內原油產量僅能滿足15%的消費需求,而85%的需求必須通過進口來滿足。巴國官方數據顯示,其天然氣儲量4920億立方米,石油儲量1.84億桶,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北部波特瓦(Potwar)盆地、南部印度河盆地(共約82.7萬平方千米)和近海大陸架。美國能源信息署報告顯示,巴國頁巖油地質資源量高達2270億桶,主要分布在其南部下印度河盆地的Sembar和Ranikot地區,居世界第8位,遠超中亞國家總和。
石油對外依存度畸高令該國財政壓力巨大。根據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2018財年,巴國能源產品進口達608.6億美元,占總進口的比例增長至23.7%;上財年,巴基斯坦原油進口金額和數量分別為42.2億美元和104萬噸,同比增長66%和29%。煉化石油產品進口74.7億美元,增長9%,進口量152.2萬噸,下降8%。由于近年來該國原油進口量攀升,加之國際油價反彈,巴國面臨巨額經常賬戶赤字,并將大部分外匯儲備用于進口石油。
不過好在近年來,在油氣資源發現上,巴基斯坦油氣勘探數量及成功率大幅提高,已位列2017年全球油氣資源發現國前列。2017年,巴基斯坦境內發現3處油氣資源,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估數據顯示,其中可開采量為91億桶。勘探數量及成功率的大幅提高,促使該國石油產量出現較大增幅,根據該國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巴國內石油產量提高29.8%,極大程度上緩解了其對石油進口的依賴。與此同時,油氣資源的發現也吸引了美國能源巨頭公司埃克森美孚加入到巴基斯坦的近海鉆探活動。
2018年8月5日,埃克森美孚公司宣布在巴基斯坦與伊朗邊境附近獲得重大油氣發現,儲量之大甚至可能超過科威特石油儲量。而根據BP2018年能源統計報告評估,截至2017年底,科威特探明石油總儲量為1015億桶。這就是說,巴國新發現石油儲量超過千億桶。
據巴基斯坦《論壇快報》報道,巴基斯坦2017年1月份石油產量9.7萬桶每天,生產的石油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進口原油仍占需求的70%以上。近3年來,巴國對石油產品需求和消耗以每年平均6%的速度增長,石油在能源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天然氣占比尤為明顯。在石油產品消耗中,原油和中度溜質的原油制品占據絕大份額,汽油占比次之。
巴國是一個不斷增長的能源市場,預計2019—2022年能源需求年復合增長率在4.37%-6.09%。能源需求的增長取決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在2022年之前可能在116-148MTOE(百萬噸油氣當量)范圍內。
巴國石油提煉量近年增長幅度較大,但總產量還是很小,被迫大量進口石油和石油產品,是世界上最依賴天然氣進口的國家之一,對天然氣潛在的需求遠遠超過其本土的現有供應量。因此,巴政府將建設一條從土庫曼斯坦經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天然氣輸送管道,由土庫曼斯坦每年向巴基斯坦輸送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盡管巴國俾路支省蘇伊、烏奇等地儲量著巨大的天然氣,然而受俾路支恐怖主義的影響,天然氣開采程度很低。
圖1 石油能源生產與消耗對比圖
圖2 巴基斯坦國內原油生產圖
圖3 巴基斯坦能源需求供應預測
目前在巴國從事上游勘探開發企業24家,其中15家為外資公司。近幾年外資的大量投入,對巴國油氣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提高了油氣產量。在巴國油氣開發業中,外資占有重要位置。外資公司包括意大利的埃尼公司、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公司、奧地利的石油天然氣集團(OMV)、中國的振華石油公司、巴西石油公司、馬來西亞的Petronas公司和英國的Premier石油公司等。
巴國內石油公司主要有兩家,分別是巴基斯坦石油天然氣開發公司(OGDCL)和巴基斯坦石油有限公司(PPL)。OGDCL于1961年由巴政府組建,是巴國內最大的國家石油公司,擁有50個區塊油田。截至2017年6月,OGDL在58個區塊進行勘探開發,其中2個區域在海上,日產原油4.4萬桶/天,日產氣10.51億立方英尺。PPL是巴國石油天然氣開發和生產企業,其天然氣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3,經營著旁遮普省的Adhi油氣田等,并且在多個區塊中擁有勘探權。PPL擁有天然氣田47個,天然氣日產量8.25億立方英尺。
在巴國內提供油田服務方面,分專業進行描述。一是勘探服務方面,國際知名公司在勘探領域有極少的服務,主要的市場份額由國內的油田服務公司所占領。中國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BGP)從1995年第一支地震隊9501隊進入巴基斯坦,經過20多年的發展,作業隊伍已經發展為8支,先后為BP、ENI、MOL、UEPL、OMV、PPL、OGDCL等多家石油公司提供物探地震采集服務。2011年河南油田物探公司中標希拉尼區塊三維和二維地震采集項目,共部署三維地震采集工作量750平方千米、二維地震采集工作量250千米,總生產炮數64800炮。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用“海洋石油718”物探船為聯合能源巴基斯坦公司(UEP),提供過三維采集服務。中國石化地球物理公司勝利分公司2015年承擔的巴基斯坦Shah,Bandar二維&三維過渡帶地震勘探項目。
圖4 2017年巴基斯坦國內油氣勘探開發統計圖
二是鉆井服務方面,中國石油長城鉆井工程公司于2003年與巴基斯坦OPI公司提供4+4鉆井服務;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國際鉆井公司2010年在巴基斯坦北部DAKINI油田提供鉆井服務。
三是完井增產技術服務方面,安東油田服務公司于2016年4月為巴基斯坦境內油公司提供數口天然氣井進行壓裂,涵蓋壓裂設計、壓裂設備服務、化學材料和支撐劑。
四是一體化服務方面,海隆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自2013年在巴基斯坦開展油田技術服務業務,2017年為聯合能源巴基斯坦有限公司(UEPL)提供1+8口深井綜合技術服務大包合同,包括定向井、泥漿技術、鉆頭、固井、下套管、巖屑處理等各項綜合技術服務,合同期限為1年。
盡管近年來巴政府不斷釋放利好信息,吸引石油公司和服務公司參與石油開發,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對化石能源發展的需求,但從對以前資料分析看來,國際石油公司、石油服務公司的參與度不高。
巴國政治體制缺乏長期穩定性,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稅收、投資增長緩慢,阻礙了巴基斯坦經濟的健康發展。例如,據官方統計2012財年巴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達到58.2%。并且,巴國油氣資源集中在經濟落后地區,80%地區仍實行部落統治,安全形勢嚴峻,恐怖主義勢力威脅巴國自身發展。大型天然氣田主要分布集中在俾路支省,僅蘇伊氣田產量就占全國的45%天然氣產量。
國際油公司陸續進入巴國油田勘探開發領域。例如巴西石油公司2007年11月同巴基斯坦油氣開發公司簽署油氣勘探合同,負責深水海底地質和地理探測,以及石油體系數據的采集。俄羅斯國有礦業公司Rosgeologia公司2015年同巴基斯坦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擬在勘探開發等領域進行合作。奧地利OMV2016年在巴基斯坦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領域投資25億美元。
巴國石油開發處于初期,政府鼓勵外資進入。1976年,巴國政府與私營公司達成生產分享(Production Sharing)協議,數量眾多的油公司被吸引到石油鉆井活動中來。在1994年將生產分享協議引入到海洋石油開發領域,促進了加快海上油田的開發速度。巴政府在《巴基斯坦2030遠景展望》中指出,2030年巴石油和天然氣產品需求量分別達到68.4億噸和1625.8億噸油當量。巴政府近年加速開發油氣資源,出臺新石油激勵政策,包括從事上游勘探開發和下游煉油、銷售企業均可享受政府優惠政策;鼓勵私人投資油氣領域基礎設施和產品配送網絡建設,最高持股比例可達100%;放開石油、天然氣成品銷售等。
巴國油田服務市場總體規模為年新鉆井數100口,修井作業等沒有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油田服務公司在巴陸續提供過服務,涵蓋勘探開發生產的各個環節。東方物探在巴國至今已經有10多年的勘探歷史。在施工中,為適應不同地表條件和滿足不同甲方的要求,東方物探在實踐中總結了一套富有當地特色的完整的地震采集技術。國內油服公司進入或者拓展巴基斯坦市場,可以考慮以下幾種策略:
借力“一帶一路”建設,通過高層互訪,強勢進入市場。例如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利用2015年4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伊斯坦布爾期間與巴基斯坦簽署意向協議,在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間建設一條造價近20億美元的天然氣管道和長達700千米的石油管道。這種策略優勢在于項目金額大,項目進展速度快,運作效率高。據悉,在為期兩天的出訪期間,中巴雙方共計簽署了以能源和基建項目為主體的51項合作協議和備忘錄,其中超過30項涉及中巴經濟走廊,相應投資額達28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巴經濟走廊的總投資額預計高達460億美元,這個數字相當于巴基斯坦GDP的1/5,也是中國海外投資的大手筆。
如果油服企業具有鉆井一體化總包能力,即具有能同時提供泥漿、固井、測井、完井、增產等服務,能為油公司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建議考慮一體化相對低成本進入巴基斯坦市場。例如海隆油服2016年以一體化服務模式和巴基斯坦聯合能源公司(UEPL)簽訂了綜合服務合同。一體化服務模式進入策略的優勢在于,項目一次性能帶動多專業進入,給油公司帶來整體服務,一旦站穩腳跟,可復制性強,項目收入高。
結合民營企業和國企的優勢互補,結成戰略聯盟,各司其職,共擔風險,一起開拓巴國油田服務市場。國有油田服務公司可以考慮和安東集團等民企戰略合作,各方共享資源,共同提升市場影響力,實現快速的市場擴張。組成戰略合作聯盟進入市場的優勢在于,結合聯盟方的優勢,能有效推動項目運作,風險較小。
依托國內公司或者國際油公司,主要憑借某項優勢技術能力進入巴基斯坦市場。例如,安東石油最先以大型壓裂技術進入巴基斯坦市場、中海油服僅以718物探船進入巴基斯坦市場等。單項作業進入服務的優勢在于,項目運作容易,成功率高,風險小;劣勢在于維持市場、擴大新市場難度大。
鑒于石油需求是巴基斯坦的未來剛需,政府又積極鼓勵外資開采石油資源,我們認為巴基斯坦油田服務市場將逐漸增大,存在較大的發展機會。為了抓住這個發展的機會,建議油服公司深入研究巴基斯坦的各方面材料,組織團隊,積極開展巴基斯坦市場拓展,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研究法律法規。保證公司的經營活動符合所在國的法律法規要求,依法經營。二是甄別代理。在巴基斯坦開展業務需借助當地代理公司獲取相關信息、協助參與項目投(議)標等,因此,選擇實力強的代理公司。三是加強投標研究,在參與巴基斯坦的投標過程中,應切實做好現場考察,認真分析業主提供的資料,并充分考慮政局、安全等風險成本,切勿盲目低價競標。四是研究合適的商務模式,控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