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于虎
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在一個企業,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就是一面旗幟,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單位發展的“風向標”,下級在學,群眾在看。其做出的良好示范帶頭作用是一個單位最好的執行力。
當下,企業發展正處在“快時代”,各種思潮激蕩,各種矛盾凸顯,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層出不窮,發展中處處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企業發展往哪個方向走?具體工作如何抓?員工群眾更加期待黨員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統領有力,當好干事創業的“風向標”。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毫無疑問,一個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安全是前提條件、人才是基本保證、信心是關鍵支撐、班子是核心所在、文化是力量源泉。這些都是企業發展的最基礎的“底板”,必須板板過硬、塊塊結實,企業發展才有可能走得開、走得穩、走得遠。
1. 安全生產必須抓實。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的紅線和底線意識,以斬釘截鐵的態度、敢于擔當的真誠,履行好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切實強化全員安全意識,并建立長效機制,全力以赴打好安全生產保衛戰,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2. 人才隊伍必須建強。企業的“企”字,因人而起,無人則止。黨員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沒有人才、一切歸零”理念,緊緊圍繞企業發展戰略,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既遵循規律又創新突破,堅持在創新機制中吸引人才、在創新實踐中識別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成就人才,想方設法把企業建設成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輩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3. 發展信心必須提振。我們常講“信心比黃金重要”“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作為黨員領導干部,都是帶隊伍的人,更要深知帶隊伍就是帶信心、帶野心、帶欲望、帶狀態。無論前路有什么樣的艱難險阻,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種樂觀情緒和進取狀態,讓員工從我們的言行中看到發展的希望,得到奮進的正能量。
4. 班子團結必須維護。“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黨員領導干部都應珍惜和維護班子的團結,善于容人、容言、容事,堅持份內之事當仁不讓,份外之事積極協助,重大問題協商解決,始終把團結共事作為一種本事來錘煉,努力保持班子一條心、一盤棋、一起干。
5. 先進文化必須塑造。企業要想出類拔萃,基業長青,就必須打造一流的企業文化。在塑造先進企業文化過程中,黨員領導干部更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主動成為先進企業文化的倡導者、推動者、踐行者、完善者、建設者和傳播者。積極借鑒好的做法,吸收先進的理念,持續修正、完善、精煉、提升自己的價值理念,并將其滲透在企業經營發展全過程中,內化在干部員工的心靈深處,外化為干部員工的集體行為、習慣和性格,固化為規則、制度和機制,從而形成企業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市場如戰場,誰掌握有用信息多誰主動,誰策略好誰占先。怎么獲取更多的有用信息,做出最優的決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黨員領導干部必須經常走出辦公室,多聽聽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以掌握最實時、最鮮活、最真實、最全面的信息,才能拿出最優的工作舉措。
1. 須常跑上級明方向。方向錯了,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企業發展必須順應上級業務部門和政府的產業規劃、行業要求、政策指向。有時候,政策就是企業發展最大的紅利、最大的商機。黨員領導干部處在下情上傳、上情下達的中間層,必須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
2. 須常跑基層取真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眾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群眾是智慧的源泉,改革發展體會最清楚;群眾是施政的基礎,政令得失反映最真實。可以說,破解難題,創造在基層,辦法在群眾。千計萬計,群眾路線是第一計;千難萬難,問計群眾就不難。
3. 須常跑現場掌實情。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黨員領導干部聽到的匯報、看到的材料很多是經過“包裝”的,有的早已不是“第一現場”,而是“第二現場”“第三現場”,要真正摸透情況,在聽匯報、看材料的同時必須經常走到現場去,身到才能心到,心到才有實策。
4. 須常跑市場找機會。企業是因市場需要而存在,并以盈利為目的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經濟組織。沒有市場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然而市場總是瞬息萬變,只有跟得上、貼得緊,才能拿得下。只有到市場一線去,到競爭對手那,到協作伙伴那,到各種前沿展會、銷售場所等地方,才能見微知著,準確了解當下熱點、流行趨勢、潛在需求、對手動向,從而見招拆招,及時做出相應的戰略及策略調整,從而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發展機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黨員領導干部只有自身“腰板”硬,政治上立場堅定、廉潔上須恪守底線、處事上公平公正、工作上率先垂范、能力上出類拔萃,說話才能顯正氣,干事才能有底氣,群眾才能真服氣,說的話才能有人聽,做的事才能有人信,才能真正發揮好帶頭、帶領、帶動作用。
1. 政治上必須立場堅定。政治立場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黨員領導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態度曖昧、不能動搖基本政治立場、不能被錯誤言論所左右,要始終做到政治信仰不變色、政治立場不動搖、政治方向不偏移。
2. 廉潔上必須恪守底線。廉潔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做事、做官必備的政治品格。一個干部能力再強,工作再勤奮,功勞再大,如果在廉潔上出了問題,做人便缺失了骨氣、做事便失去了底氣、從政便失去了根基。
3. 處事上必須公平公正。“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公平公正是權力的底色,也是黨員領導干部取信于民的根本法寶。黨員領導干部要想安心做人、放手做事,必須做黨紀、原則、正義的堅定捍衛者,必須摒棄私心的影響、人情的干擾、利益的羈絆,必須把“一碗水給端平了”。事實上,遇事從公心出發,復雜的事情也會變得簡單;總是盤算小九九,簡單的問題也會變得復雜。
4. 工作上必須率先垂范。率先垂范猶如一道無聲命令,比有聲命令更能讓手下信服。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要取得群眾真心的認可、認同與跟隨,就要處處立身為旗、立行為范。
5. 能力上必須出類拔萃。沒有鐵肩膀,就挑不起硬擔子。在企業,大部分業務內容具體而專業,越往基層,員工群眾依賴心理越重,普遍期待黨員領導干部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既能為大家在宏觀上做資源的統籌協調,又要能在具體業務上給予專業指導。黨員領導干部只有真正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在勤學苦干、多思善悟中才能成為行家里手,才能取得領導工作的主動權。
千難萬難,勇于擔當就不難。良好的精神狀態始終是干事創業的“內動力”,是成就事業的“軟實力”。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企業發展都是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不進則退,要推進事業發展,我們必須敢于向困難挑戰叫板、向經驗權威叫板、向強大對手叫板、向管理極限叫板、向自身問題叫板。
1. 敢于向困難挑戰叫板。“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前進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一馬平川,各種斗爭不可避免。如今,推進改革發展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超過以往任何時候。黨員領導干部作為干事創業的領頭羊,不能膽怯、當逃兵,必須保持那種知難而進、逆流而上的氣概,勇立潮頭、奮勇搏擊,才能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
2. 敢于向經驗權威叫板。創新始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員領導干部必須要強化創新意識,自覺與迷信經驗、迷信本本、迷信權威的慣性思維決裂,勇于接納新理念、接受新思想、接觸新方法,切實把創新作為解決問題、推動事業發展的看家本領,努力用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打開工作新局面。
3. 敢于向強大對手叫板。小成功靠朋友,大成功靠對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就是要把強大對手作為“鏡子、路燈、磨刀石”,繼承我黨這種“狹路相逢勇者勝”和“逢敵必亮劍”的精神,和其交手過招,以磨練意志并練出一身硬功夫。
4. 敢于向管理極限叫板。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也是一個不斷完善與創新的過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工作中,我們千萬不能有哪項管理已經到位了,已經努力到極致了的想法,必須時刻尋找改善、改進、創變的空間。因為這是一個動態的世界,一切時刻在變,資源要素的組合伴隨技術的進步、政策的調整、人員的變動等等因素千變萬化、效果迥異。尤其在信息化、自動化、專業化高度發達的今天,企業管理種種極限被不斷刷新。“干毛巾中擰出三滴水”已經是常態,顛覆式管理創新層出不窮。可以說,現代企業管理處處潛力巨大,同樣的投入,產出的效率、效益、效果、效能可以大幅提升,關鍵是我們要敢于、善于向所謂極限叫板,主動地求變、創變。
5. 敢于向自身問題叫板。“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 勇于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刮骨療毒,去污排毒,是共產黨人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我們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勇于堅持真理,勇于自我革命,隨時修正錯誤,具有極強的自我凈化、自我修復能力。敢于向自身問題叫板就是要倡導自我革命。自我革命主體是自我,重點是革命,強調的是刀刃向內,向自己宣戰,拿自己開刀,意味著反躬自省,自己否定自己,自己揚棄自己,自己超越自己,而不是刀刃向外,對別人馬列主義,對自己自由主義。黨員領導干部也只有把正視自身問題作為一種自覺,并刀刃向內完成一次次痛苦的自我革命,才能成為時代先鋒。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擁有一席之地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獨到的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即有超越他人的“長板”。否則,不可能擁有競爭中的話語權、主導權、決定權。要打造“長板”就必須從“高度、深度、厚度、長度、遠度”五個維度去思考、去選擇、去發力。

1. 從“高度”看有沒有尖端性優勢。市場競爭中,那些擁有遙遙領先的“卡脖子”技術、“殺手锏”武器、“獨一門”絕技的企業,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黨員領導干部就是要通過人財物高強度的投入,體制機制的優化,讓自己的“高度”更加凸顯,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2. 從“深度”看有沒有獨特性優勢。也許我們不具備高大上的領先水平,但可以深耕一個領域、一個產品、一項服務,把其做專、做精、做優、做特、做到極致,做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廉”,客戶也會不請自來。任何業務做到了極致,就會形成巨大的市場效應和社會效應。
3. 從“厚度”看有沒有規模性優勢。我們身處傳統行業,提供的又是普通的產品與服務,就應該優先考慮規模化問題。看看能否可以通過做大規模來提升勞動生產率、提高設備利用率、網點覆蓋率,并大幅攤薄成本費用。如果通過做大規模,形成了遙遙領先對手的成本、人才、技術、裝備、產能等優勢,無疑“規模性”優勢就成了企業的“長板”。
4. 從“長度”看有沒有延展性優勢。當下的企業,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單項業務的利潤率越來越低。如果自身業務在現有條件下一時很難有大的發展,倒是要反過來思考,能否延伸、拉長、拓寬產業鏈,進入與自己業務相關的、相對熟悉、有利可圖的領域,多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如運輸企業,過去只管運不管銷與儲,現在不妨可以考慮實現儲運一體化、運銷一體化、儲運銷一體化。如果能通過產業鏈的延伸、拉長、拓寬,形成自己更大更強的創效能力和競爭優勢,這種長業務鏈當然也是企業的“長板”。
5. 從“遠度”看有沒有后發性優勢。做好企業既要立足當下,更要著眼長遠。當下能打造“長板”當然很好,不能就放眼未來,充分尋找并挖掘自身的潛力,聚焦、聚神、聚力于看準的事來重點培育“長板”,爭取在未來實現彎道超車。中國高鐵通過引入德國和日本等國的高鐵技術,再經過融合、改良、創新,用6年時間,完成了發展三級跳,實現了彎道超車。
榜樣有無窮的力量,典型是最好的教材。當下,員工思想更趨多元、多樣、多變,壯大主流思想、凝聚集體力量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艱巨。此時,我們更要唱響主旋律,把好的典型豎起來、先進標桿立起來,使大家學有榜樣、干有方向、趕有目標,將企業發展急需的“斗爭精神、奉獻精神、工匠精神、求知精神、合作精神”激發出來。
1. 樹立沖鋒陷陣、不怕犧牲的樣板。“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成功的事業從來都是爭出來的、拼出來的、搏出來的。工作中,就是要讓這些敢于沖鋒陷陣、不怕犧牲的干部員工名利雙收,以引導大家不畏艱難、不懼風險、不怕流血,大膽闖、大膽改、自主試,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爭做時代的弄潮兒,為企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2. 樹立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樣板。事業發展,大量要做的都是那些簡單、平凡、瑣碎的小事,那些需要日復一日、綿綿發力、久久為功、厚積才能爆發的事;既需要沖鋒陷陣的勇士,更離不開一大批默默耕耘、甘于奉獻、任勞任怨的“老黃牛”。工作中,就是要大張旗鼓地選樹、宣傳、關心、使用那些扎根基層、任勞任怨、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老黃牛”,以引導大家學習牛的品格,發揚牛的精神,保持牛的韌性,效仿牛的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沉下心來、撲下身子、埋頭苦干、真抓實干,一步一個腳印,朝著既定目標,鍥而不舍踏實前進。
3. 樹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樣板。企業要贏得行業領先與市場信賴,塑造持久的競爭優勢,關鍵要靠過硬的產品與服務質量,以及由之而來的良好口碑與品牌效應。所以工作中我們必須堅決摒棄“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的“差不多”心態,必須克服做事粗枝大葉、大而化之的習慣做法,必須把細致、精致、極致的標準貫穿于每項工作的每個環節,引導大家事爭一流,物爭一品,干就干到最好、干就干到極致。
4. 樹立勤奮學習、樂于求知的樣板。從古至今,學習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在知識爆炸的年代,知識更新越來越快,陌生領域越來越多,要跟得上形勢的發展,所有人都必須努力學習、持續學習,都必須把學習當作能力之基、立身之本,靠強化學習彌補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提升綜合素養和工作能力。工作中,我們就是要大力選樹勤奮學習、樂于求知的典型,以引導和鼓勵大家都向學、樂學、善學、勤學,用學習成就未來。
5. 樹立誠信待人、善于合作的樣板。“一直竹篙難渡汪洋海,眾人劃槳開大船”“人心齊,泰山移”,這些耳熟能詳的俗語,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就是團結協作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基礎,個人和集體只有依靠團結的力量,才能把個人的愿望和團隊的目標結合起來,產生驚人的效果。尤其在地球變成一個村的現實下,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必須堅決擯棄你死我活、單打獨斗的狹隘理念,而要樹立強烈的命運共同體、事業共同體意識,用心搭建內部之間的連心橋,行成一家人、一條心、一起干的氛圍;用心搭建與客戶之間的友誼橋,黏住、粘住、拴住客戶的心;用心搭建與對手之間的合作橋,力爭雙贏、多贏、共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