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云
摘要:醫藥企業銷售費用偏高已成為醫藥行業的一種普遍現象,也是醫藥行業的雷區,一直被市場所詬病。本文以財政部2019年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名單中涉及到的26家醫藥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這26家上市公司近三年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營業總成本、銷售費用構成及其變動等財務指標,總結了醫藥類上市公司銷售費用普遍存在的相關問題及其引發的相關經營風險,并提出規范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管理的相關對策。
Abstract: The high sales cost of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it is also a minefield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which has been criticized by the marke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such as sales expense rate, sales expense/total operating cost, sales expense composition and change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of the 26 pharmaceutical listed companies involved in the quality inspection list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in 2019, summarizes the widespread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sales expenses of pharmaceutical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related business risk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regulate the sales expense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關鍵詞:醫藥類上市公司;銷售費用;財務指標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listed companies;sales expenses;financial indicators
中圖分類號:F234.4?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6-0092-03
0? 引言
銷售費用高企早已成為醫藥行業的一種普遍現象。依據Wind數據整理A股299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發現,其2018年整體銷售費用共計2517.53億元。其中,有18家公司2018年銷售費用超過30億元。其中上海醫藥、復星醫藥、步長制藥、華潤三九和恒瑞醫藥這五家公司2018年的銷售費用均超過60億元,合計高達405.15億元,占299家上市藥企銷售費用總和的比例為16.09%。其中,上海醫藥銷售費用已超百億,增幅達49.21%,而其營收增幅只有21.58%。[1]
2019年6月4日,財政部官網公告了財監[2019]18號《財政部關于開展2019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財政部決定組織部分監管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對隨機抽取的77戶醫藥企業于2019年6月至7月開展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這批進入名單的公司將面臨“銷售費用真實性”“成本真實性”“收入真實性”“銷售返點”以及“流程控制”等多個方面的檢查。上述77戶醫藥企業名單中涉及26家醫藥類上市公司,它們分別是化學制藥類8家:亞太藥業(002370.SZ)、恒瑞醫藥(600276.SH)、華北制藥(600812.SH)、景峰醫藥(000908.SZ)、奧賽康(002755.SZ)、仙琚制藥(002332.SZ)、北大醫藥(000788.SZ)、大慶華科(000985.SZ);中藥類7家:吉藥控股(300108.SZ)、江中藥業(600750.SH)、步長制藥(603858.SH)、天士力(600535.SH)、太安堂(002433.SZ)、華潤三九(000999.SZ)、同仁堂(600085.SH);生物制品類5家:天壇生物(600161.SH)、復星醫藥(600196.SH)、沃森生物(300142.SZ)、智飛生物(300122.SZ)、衛光生物(002880.SZ)、醫藥商業類3家:國藥股份(600511.SH)、上海醫藥(601607.SH)、同濟堂(600090.SH);醫療器械類3家:辰欣藥業(603367.SH)、恒康醫療(002219.SZ)、安圖生物(603658.SH)。[2]
本文以上述26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2016-2018年年報數據為基礎,分析這26家上市公司近三年銷售費用率、銷售費用/營業總成本、銷售費用構成及其變動等財務指標,總結上市公司銷售費用普遍存在的相關問題及其引發的相關經營風險,提出規范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管理的相關對策。
3? 規范醫藥類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管理的對策建議
針對醫藥類上市公司銷售費用存在的上述問題,結合“兩票制”及當前醫療體制改革的背景,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規范醫藥類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的管理的對策。
3.1 結合企業營銷戰略及營銷模式制定合理的銷售費用控制制度
“營改增”和“兩票制”對醫藥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醫藥生產企業的銷售模式將由原來的多級代理分銷逐漸轉變為以下三種:廠家直銷、廠家分銷和銷售外包CSO(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合同銷售組織)三種模式。不同的銷售模式所產生的銷售活動和銷售費用是不一樣的。醫藥企業應結合自己的營銷戰略及銷售模式,制定合理的銷售費用預算和營銷人員薪酬制度,并制定嚴格的費用審批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使得銷售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例處于合理的區間范圍內。
3.2 規范銷售費用的信息披露
首先,銷售費用披露的項目應根據經濟業務的內容進行準確歸類,如工資薪酬、折舊費、辦公費、會議費等;其次,應根據稅法及會計信息重要性的要求準備披露重要項目或對計稅產生影響的費用項目,如市場推廣費應和廣告宣傳費嚴格區分開,應根據稅法的要求準確披露廣告和業務宣傳費的金額,應對學術推廣費、咨詢費等社會有爭議的費用項目詳細披露其業務內容;最后,銷售費用構成的項目在各個會計期間應保持一致,如果個別項目前后期變化較大,應在報表附注中作補充說明。
3.3 加強銷售費用的合規性管理
2018年全國兩票制正式鋪開,加上增值稅發票在金稅三期中統管,以及銀稅通的實施,人民銀行反洗錢預警系統等等,這些措施一旦配合起來,企業虛假的“合規”“完整”的證據鏈將立刻土崩瓦解。醫療醫藥類企業IPO審核關注點中就有內控制度和業務合規性兩個問題。從近幾年醫藥類企業IPO過會率偏低就可以看出,醫藥行業銷售費用的合規性已成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
醫藥企業管理層首先應構建健康持續的內部控制環境,建立有效的防范商業賄賂風險的內部控制制度;其次,醫藥類企業應加強財務報銷制度和發票管理的管理。業務人員在報銷費用時,除了要嚴格審核發票真偽外,還應審核發票反映的業務是否真實發生,附件證明材料是否齊全,以避免事實和形式的矛盾。在核算相關費用時,會計憑證后應附上相關的第三方證明材料。
參考文獻:
[1]蘇慧.A股醫藥生物公司群像:銷售費用前五名藥企均在被查名單 仟源醫藥63.9元銷售費用得1元凈利潤[N].投資時報,2019-06-11.
[2]中國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財政部開展2019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EB/OL]. http://jdjc.mof.gov.cn/zhengwuxinxi/gongzuodongtai/201906/t20190604_3271092.html ,2019-06-04.
[3]中國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于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EB/OL]. http://sz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705/t20170531_2611605.html,2017-05-27.
[4]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EB/OL].http://www.saic.gov.cn,1996-11-15.
[5]梁修慶.營銷策略的功能和費用分析[J].價值工程,1997(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