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超 羅雅楠 魏力



摘要:文章以現代化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等部分理論為指導,構建了山西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體系,運用熵值法對山西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了定量評價,分析了山西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優勢和不足,提出提升山西省農業現代化水平的對策和建議。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in Shanxi Province,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quantitatively by entropy metho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in Shanxi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熵值法;發展水平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entropy method;development level
中圖分類號:F329.9?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6-0045-03
0? 引言
農業現代化是指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手段裝備農業,以先進的科學方法組織和管理農業,提高農業生產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質。[1]在進入新世紀以來,山西省在資源方面,充分發揮了優勢的條件,布局規劃也十分的科學合理,農業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促進山西農業現代化經濟發展,要準確的把握山西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現狀,科學地判斷山西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實際水平和差距。
1? 山西省農業發展現狀
山西省是中國農業的發源地,在我國的中部地區,土地資源非常豐富,是古老農業區之一。根據山西省統計年鑒查詢得出,山西省2017年,耕地面積為4058.8khm2,糧食總產量1355.1萬噸,農業總產值861.89億元,鄉村人口數1586.15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6086.56元,單位耕地面積農機總動力6.26千瓦/公頃,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286.93千克/公頃,水資源總量130.2億立方米,單位耕地面積農藥施用量0.0078噸/公頃。其中,糧食總產量占全國的2.05%,農業總產值占全國的1.43%。山西省地勢多變,晉南和晉北之間差異較大,自然因素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比較大(見表1)。
2? 山西省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根據系統性原則、代表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及可操作性原則等,在衡量和分析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過程中,結合了山西省的農業特色,最終,建立了兩級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分別有4個一級指標和11個二級指標(見表2)。
3? 山西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分析
3.1 測算方法
本文選用熵值法進行對山西省農業現代化的測算,熵值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具有較好的客觀性,結果更加的科學可信,可以從數據中找出規律,消除人為因素對結果的干擾。計算步驟如下:
①原始數據的標準化處理:
3.2 評價結論
根據公式①-⑦,計算后,山西省農業現代化綜合指標得分(見表3、圖1)。
3.2.1 農業現代化投入水平分析
山西省1999-2017年農業現代化投入水平整體是呈上升的趨勢,農業現代化投入水平在1999年最低,2015年農業現代化投入水平是最高的。其中,在農業現代化投入水平中,二級指標每公頃耕地面積化肥施用量在逐年下降,從1999年197.37千克/公頃到2017年286.94千克/公頃,共下降了89.57千克/公頃,但是并沒有影響到農業現代化投入水平的總體上升。化肥施用量的下降也并不能完全說明生產條件和土壤肥力得到了改善,而是提高化肥利用率。有效灌溉率1999年為1092030公頃,2017年為1501020公頃,增長較慢,說明山西省有些地區農業基礎還是相對比較薄弱,灌溉水利設施配套還有待提高。2015-2016年中出現了單位耕地面積農機總動力大幅度下降的現象,直接造成了農業現代化投入水平的下降,可見,農業機械化的變化趨勢與國家政策的變化緊密相關。
3.2.2 農業現代化產出水平分析
山西省1999-2017年農業現代化產出水平逐年提高,農業的產出水平增長也十分明顯。其中,農民人均純收入逐年攀升,2008年以后增長速度加快,1999年938.03元到2008年1955.92元它的增長水平略低于2008年到2017年6086.56元的增長水平。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迫切任務主要是積極引導資金進入農業領域,近年來農民外出務工帶來的收入直接關系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并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3.2.3 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分析
農業經濟發展水平19年間增長幅度巨大且增長不穩定,但總體還是呈上升趨勢。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和城鄉居民消費比,這兩項指標代表了農民的生活水平,而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將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反之則降低。農業產值占GDP比重從2009年急劇下降為4.93%,自2009年-2017年上升緩慢,其變化趨勢與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致,這表明農業產值占GDP比重只能在大趨勢上反映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農業經濟與其他經濟間的關系是復雜的。
3.2.4 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分析
山西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自1999-2017年呈波浪式發展,整體呈下降趨勢。其中,二級指標農藥施用量呈逐年下降趨勢,說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利于農業發展。由于山西省受地理結構的影響,各區域的降水量不同,干旱現象很嚴重,水資源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山西省農業生產的發展受到了水資源的約束。
3.2.5 農業現代化綜合得分水平分析
1999年-2017年,山西省農業現代化水平呈現總體上升趨勢,農業現代化進程顯著。在4項一級指標中,農業經濟水平增長最明顯,農業可持續發展增長率卻是最低,且增長不穩,并呈下降趨勢,這說明山西的農業經濟發展在山西農業現代化建設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但農業現代化建設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還略微不足。
4? 提高山西省農業現代化水平的對策建議
4.1 改進農業經營水平,發展綠色農業
2017年,山西省農業總產值占全國的1.48%,為了更快的提高農業現代化產出水平,我們要發展綠色農業。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應當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2]培育經營主體,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才能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現代化。首先,引導農村大戶創辦適應于各地區農業發展的經營主體,通過有效耕地合理流轉達到耕地集約化,進而展開機械化、智能化、規模化的多種模式的農業生產經營。其次,耕地集約化后開展規模化經營,廣泛而深入地引進各類機械化和智能化農業設備,有效降低農產品成本,使經營主體獲取更多收益。最后,引導經營主體在獲取收益的同時,進一步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形成良性循壞發展。[3]
4.2 增強農業科技創新,推動科研成果的應用
依照山西省農業的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對科技創新動力進行有效分配,對科技創新計劃穩步落實,建立符合山西農業情況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逐步增強科技能力。[4]推動科技綜合試驗示范基地建設,提高科技在農業生產的貢獻率,促進農民接受科學技術的方式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接受轉變,并逐步向市場化經營和產業化經營方向發展,推動科技推廣活動。
4.3 加強農業機械化建設,促進投入水平的上升
山西省的有效灌溉率持續緩慢上升,要加強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想要實現土地大面積機械化規模經營,就要對土地等要素適當的進行整合。當前農業現代化階段不可或缺的必要環節是農業機械化,但是進行有選擇、有步驟的農業機械化就一定要按照急需、可能、合理三大原則,并根據不同區域的現有條件來進行。
4.4 推進城鎮化進程,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走城鎮化道路主要就是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2017年,山西農村人口占比達到全國農村人口的2.7%,城鎮化建設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一方面是農民遷移到現有的城鎮進行定居;另一方面是一些農村已經發展成為城鎮,農民最近轉向工商界成為城市居民。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就是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增加農民的收入,縮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
4.5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
山西省水資源較為短缺,制約著農業發展,所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以專款專用為原則,建立多渠道投資體系,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擴大農田灌溉面積,實行節水改造工程,進而提高水資源的二次利用效率。[5]總而言之,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
參考文獻:
[1]鐘甫寧.農業經濟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2]葛麗亞,丁生喜.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東市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09):136-142.
[3]張新美.論綠色發展理念與農業現代化[J].農業經濟,2019(6):26-27.
[4]王娟玲.山西現代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山西農業科學,2016(02):131-135.
[5]包強.山西省農業現代化水平綜合評價及發展對策研究[D].晉中:山西農業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