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發 劉小慶
摘 要:當今社會上多數大學生由于各種限制因素的影響,變質了大學生活的本意,其中大部分的大學生不甘于平淡,只是需要一個打破困局的途徑。經調查結果表明,90%的大學生希望能夠接受不同的文化暈染,在旅途中結識新的朋友和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研究表明,大學生都愿意通過一個正規有效的旅行平臺來完成這些愿望,從而打造出一個朝氣蓬勃的新興大學時代。
關鍵詞:大學生;旅行;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2.034
所謂的大學生活,不過是每個人在獨立生活前“實習”生活,有的人在畢業的時候被“錄取”,而有的人安于低迷的生存著。而回首過去的幾年,并沒有什么傲人的成績,也沒有突出的“業務能力”,更沒有一個本該洋溢著的斗志的青春!當今的旅游業既保留了人們最初對休閑娛樂的初心,又增加一些順應時代的商業經濟活動。旅行的前景已經不僅僅固步于簡簡單單的放松自己,而是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眼界、補全知識面和鍛煉自我管理等。大學不同于社會,會被資金、時間、學業課程等所限制很多自己去做成很多事情,但是在有大量的學生作為基礎去期望能夠旅游的情況下,大學生旅行平臺的創建是順應時代的誕生。在這個平臺上,它龐大的信息數據庫將能不斷收集來自不同區域的數據鏈的不同院校學生們的切身經歷與推薦,同時可以結識與自己興趣相同的同學結伴同行從而減少開支。在大學校園里推動旅游的發展是這個時代的意愿,本文將從客源(Source of tourists)、平臺(Platform)、前景(Prospect)、意旨(Significance)的角度出發探析大學生對旅行的推動,以及旅行平臺的建立的必然性、前景和意義。
1 客源:用戶價值策略
客源是任何一個平臺能夠運行的核心定位,每個用戶都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平臺或者服務來進行一些社交活動。而大學生則是一群較為特殊的群體,他們既沒自主穩定的經濟來源也沒有完整的閑暇時間,加上并未真正地步入社會,心智尚不成熟,所以需要特殊的專屬平臺去保護他們的權益與安全。
每個平臺的興起肯定要先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才能真正地發揮作用,所以最初推廣鼓勵大學生多出去旅行的時候免不了被無視忽略。而大學生的戒心無非就是怕被騙取更多的錢、怕安全性太差個人信息暴露、怕只是商業花哨的推銷沒有任何使用幫助、懷疑平臺上帖子的真實性等。
目前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迅速發展,各種不法的騙人手段也越來越高明,讓人們都防不勝防。故而這些戒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在最初的推廣上應當讓身邊的熟悉的朋友同學們作為首批體驗者進行親身體驗,然后自然而然推廣擴散。在恰當的時機進行線上版面廣告推廣,這樣更具有說服力也更能發現并完善自身的不足之處。
2 平臺:數據庫策略
既然客源定位在了在校大學生,那么平臺的畫面設計和實用性都應只考慮大學生的喜好習慣來確定,這樣更具有吸引力。它的原始信息數據庫在最初必須是夠精夠多的,這樣在用戶進行搜索查閱時才能做到精確推送。
2.1 內容數據庫的建立
前期工作是為了建立原始的數據庫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無論是線下問卷調查、線上公眾號提問、熟人提供建議等,還是書本文獻、實地考察、走訪各大院校的方式去收集關于大學生對于旅行的出行方式、旅行目的、旅行消費等的不同看法。最終匯總生成各個不同板塊的子數據庫以供大學生們更好更快速準確的查詢到有用信息點,也可以真正的做到花最少的錢去行萬里路,避免自我旅行時的盲目消費和無目的性無意義的閑逛。
2.2 用戶數據庫的聯立
在社交板塊添加的同時,也是各地區用戶數據庫的建立和連接的時機。在平臺發展后由于人群龐大,為了便于管理,需要建立區域鏈,區域間貫串融合卻又獨立。日常修復用戶的反饋問題,并不斷更新用戶的信息數據庫,完善匹配系統以更準確地完成推送任務。當然還要時時檢查防火墻,避免用戶信息泄露,對不法混入者和被多人投訴者進行及時封號清理,更好地保護用戶信息不被泄露出去。
3 前景:完善、發展形勢
旅游是指為非移民、以和平為目的或者為實現個人在經濟、社會、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價值,并且增進個體之間的理解和合作而進行的社交活動。是實現個體心理滿足和信息交流是一種需要行為。有調查資料表明,有46.5%的大學生在周末假日期間和朋友們一起旅行,其中有12%的人在假期會獨自遠行。12.3%的學生在寒暑假與家人一起旅行。他們每年的旅費高達1000元,最低的大約100元。有71%大學生愿意為旅行而花費不同程度的金額,而且他們的內心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感。因此,大學生在校期間結伴旅游的趨勢是越來越受到大學生支持的,只要給他們一個適合的平臺,這將會成為未來大學生的主流娛樂方式!
3.1 優惠政策的發展
在競爭如此強烈的市場下,想要發展一門新興產業,勢必需要一些特殊的優惠政策。根據調查可知,國外對待大學生旅游的行為實行了很多的優惠政策,很多旅游企業也予以支持,合力開發學生這一群體的潛在價值。例如,丹麥哥本哈根的國際學生旅游聯合會每年專門為學生旅游發行150多萬張旅游優惠卡。而在國內這方面的發展還遠遠不夠,很多商家拘泥于眼前,認為大學生資金有限不是可獲利的最佳客源,從而放棄了這一途徑。當然,也有些許長遠的商家推行了大學生的優惠政策,但是由于推廣范圍太小了,從而效果甚微。簡單的優惠政策沒有實現其影響效果,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但是這件事情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逼近人們的眼前,讓人們不得不正視這件事情。
想要大力推廣鼓勵這個平臺,使其能夠浮現在大學生的眼前,就必須要有一些能夠吸引人的特色。而后續想顯示大學生旅游平臺不同于其他旅游軟件的特色,也是為了持續發展,相關的大學生旅游優惠政策的發行都是必須要做到的!
3.2 旅游媒體的影響
旅游媒體是指旅行社、旅游飯店和旅游運輸企業。這些是大學生旅游消費的重中之重,很多大學生敢想而不敢為,都是止步于此。如果現今有一個可信任的平臺建立起來,拉攏到了大學生們這一批數量龐大的客源。無論是景點、就餐、住宿或是出行,當平臺篩選推薦合作的企業商時,出示平臺特有購買的標識即可用合作優惠價付款。這種雙管齊下的經營策略不是一種兩全嗎?
在當今旅游媒體對大學生關注力度低的時候,很多大學生都會對出游的消費存在各種誤區。在互聯網時代,他們對目的地的認知都來源于互聯網和書籍。很多賓館民宿的設計和餐飲食物的組合通常也是針對有固定收入的商旅客人,價格可能不盡不實,因此將很多有想法的大學生扼殺于校園之內,或是導致了大學生的第一次消費成了最后一次消費。
4 意旨:學習之心
大學生旅游市場的開拓并不是一個全新的商機,更不是一個無利益的市場。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當大學生經歷過“萬卷書”的洗禮過后,在學業相對來說較為輕松的大學時期,更應該做到“行萬里路”的大舉。
旅游對于大學生來說,不僅僅是娛樂身心,還可以讓他們學習到一些書本之外的知識,這也是推行鼓勵旅游的意義。
4.1 學習文化魅力
正因為每個城市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魅力,才會吸引來自不同城市的旅客去消費觀光。在這個快節奏的信息共享社會,想了解一個城市或是一個小鎮的歷史、特色和風俗也許并不是什么難事,但是不去親身經歷,終究還是紙上談兵。鼓勵大學生去親身感受不同的文化,接受熏陶,只是將書本的描述具體化,而不是憑空的抽象化。
當學生自己想去往一個地方時,這個目的地的歷史、氣候、飲食、風俗以及景點等都會自然而然的去關注,而經歷過旅途的顛簸后再親眼見到時,內心面對秀麗山河、古樸園林、威嚴寺廟等的感受卻是自己最寶貴的財富,這是無論用怎樣華麗的言語修飾可以表達的。調查顯示,56.3%的大學生不愿做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假想者,他們希望筆下的文字具有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不是干巴巴的。
4.2 學習社交禮儀
據調查,有高達82.22%大學生在外旅行時因各種事尋助于陌生人過,其中有近48.89%大學生表示曾在旅途中結識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一個獨立的個體即使再優秀,也不過是融入不了集體的膽小者。校園發展社團活動是為了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學習基本的社會禮儀。而旅游時的各種狀況更是一種鍛煉,并且是強化鍛煉。我們都知道“一棵樹很難長成森林”這一事實。
4.3 學習理財自控
大學生的旅游消費或多或少,關鍵在于其財務管理能力。出門在外的消費是避免不了的,可是像一些坐地起價、華而不實、用材虛構的物品卻是可以避免的,就看學生自己能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了。當大學生有意愿去相信平臺合理管理自己的財產時,也許一次旅行的價格并沒有像想象中一樣是富人的娛樂消遣。
參考文獻
[1]尹喻.旅行的意義[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2]李巍.當代大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探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6,(133).
[3]高仁華,袁曉英.我國大學生旅游消費市場的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