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濤
在農村學校的日常教學中比較缺乏的就是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由于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限,因此,許多擁有先進教學理念的教師都不愿意在農村小學任教,師資力量的不足和教學設施的不完善,導致農村學校的教學質量十分的低效。學校的教學質量相對缺失就直接導致沒有相應的學生資源,這些原因都直接導致,學校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運轉,那么農村小學規模學校應該如何保持課堂教學的正常運轉,就是農村學校教師和工作人員主要研究的問題方向,本文就主要講述了在農村小規模學校的課堂教學中的基本教學策略。
1 前言
在農村的小規模學校一般就是指學生數在100人以下的完小、教學點和中心小學,這些學校當中學生的數量有限,直接導致班級的分配數量相對較少,教師數量有限就直接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擔任的教學學科數量較多。此外農村人口數量的驟減也給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農村人口的降低就直接導致學生數量的減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甚至會出現學生不滿一個班級的現象,教師在面對學生數量的減少,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這就直接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學習重量的降低。
2 明確小規模小學校的教學定位,滿足教師的教學需要
農村的小規模學校雖然在教學設施上不占優勢,但是這樣的學校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農村交通不便、人口相對稀少的特點,會方便農村的學生就近上學,方便學生在放學后的飲食起居,是農村地區教學的有效形式。因此上說相關的教育部門一定要給農村的小規模學校進行準確的定位,并且在教學設施的分配和教師資源的安排上要做到平等、相同。甚至可以在教師資源的排上,給愿意在農村小規模學校認真的教師一些相應的補助,滿足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在日常教學時候的需要,現在教育行政部門按國家相關要求給予農村教師每月一百至五百元的生活補助,有一定的成效,但還有提高的空間。同時農村小規模學校在教學制度上也要做到不斷的完善,集中優秀的教學資源或者是生活上的優秀資源,吸引支教的到學生到農村小規模學校進行短暫的支教活動,這些學生在農村小規模學校進行支教活動,會給農村小規模學校帶來新鮮的思想和教學理念,會促進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學成果和教學質量的不斷 完善和提升。
3 在教學思想上進性改革創新,促進高校課堂的建成
高校的課堂教學形式就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投入較少的精力和時間,但是在教學成果上會去等更大的進步。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加的明顯和高效。但是要是想在教學中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全面的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不同特點,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上和教學活動的安排要做到“用心”這樣教師就會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感染學生,促進學生在學習的中能夠更加的積極主動。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提升對學生的關注度,同時不斷的創新和研究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要做到“講”“不講”的合理劃分,“講”就是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仔細講解學生愿意出錯的地方,重點講解教材中重點難點的知識;“不講”就是指學生在學習中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點不用講,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學會的知識點不講,即便教師講解學生也會比較難以接受的知識點不講,這樣才會有效促進農村小規模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4 教師之間開展教學評比,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農村小規模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育部門的先進教學思想,這樣才會促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開展高中教師的集體備課互動,讓教師之間相互交流教學心得,高段的高中教師還可以給低段的高中教師傳授教學經驗。這樣會在教師相互借鑒教學經驗的同時,提升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水平,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在課堂學習中學會更多的知識,實現農村小規模學校的課堂教學目標。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學質量提高以后就會直接吸引更多的學生和教師在農村小規模學校中進行學習和任教,這樣就會直接改變傳統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學狀況。
5 為農村小規模學校增加資金投入
相關的教育部門應該增強對農村小規模學校的重視程度,在日常的工作中為農村小規模學校進行一定的資金投入,為農村小規模學校進行相應的教學設施配備,這樣就會在教學形式滿足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師的教學需要,也會讓學生在農村小規模學校中的學習與先進的教學思想進行接軌。在向農村小規模學校進行資助投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將資金全部落實到實處,精確的用好每一筆資金,提升農村小規模學校的辦學設施。
6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規模學校要是想在辦學的過程中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在日常的課堂學習中增添學習的質量,就首先就要求農村學校在辦學中注意應用現有的資金或者是向教育部門申請資金,進行相應配套設施的建設,同樣重要的是要為學校的不同學科教學配備相應的素質過硬的優秀教師。不可出現一名教師同時擔任不同學科教學的現象,只要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到上述的要求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家長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農村小規模的學校學習,提升學校學生的數量,保證學校正常教學工作的開展和運行。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小規模學校課堂教學創新研究——以隴南市武都區為例》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997。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八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