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娟 李燕 張翠華


闡述了成果導向理念(OBE)的內涵,以滄州師范學院物理學專業為例充分調研,構建了基于成果導向理念理念的物理學專業課程體系,作為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為后續教學實驗打下基礎。
2018年,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九個“堅持”、六個“下功夫”,強調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明確了方向。地方師范院校肩負培養地方基礎教育接班人的重任,尤其要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變以往教學內容先于教學目標而存在的教育范式,實現由 “教給學生什么”到“學生得到了什么”的轉變,著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1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BE),由美國學者Spady等人提出,定義為“清晰地聚焦和組織教育系統,使之圍繞確保學生獲得在未來生活中獲得實質性成功的經驗”。即教學的設計與實施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
OBE理念下的人才培養體系中,“成果”通過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體現,課程體系、課程教學、考核評價分別是達成畢業要求的形成支撐、實現支撐、證明支撐,如圖1所示。學習成果既是教學實施的終點也是起點,它代表了一種能力結構,要使學生達到這種能力必須通過課程教學來實現,所以課程體系的構建至關重要,能力結構中的每種能力要有課程體系中的相應課程對應,課程體系中的每門課程都要對能力結構有相應的貢獻,學生修完課程體系中的所有課程就可以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
2 物理學專業預期學習成果
通過精心設計調查問卷,包含師范生從教意愿、教師基本素養、專業知識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教學技能獲取、教研能力、教師崗位適應能力等,課題組對滄州師范學院在校師范生、從教畢業生、教育實習中學進行調查,結合滄州師范學院地方性、應用型師范院校的辦學定位,充分考慮物理學專業發展趨勢和教育教學規律,課題組在原物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礎上,重新修訂了物理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具體為掌握扎實的物理學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足夠的教育教學理論,完成教學技能基本訓練,初步具備科學研究和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在地方中等學校從事物理教學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畢業要求包含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知識結構可細化為工具性知識、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知識、專業知識、職業知識;能力結構可細化為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專業拓展能力、崗位需求能力;素質結構可細化為政治思想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
3 OBE教育理念下物理學專業課程體系
OBE教育理念核心是產出導向教育、學生為中心、持續質量改進,強調要把全體學生學習效果作為關注的焦點。依據反向設計理念,基于物理學專業培養目標,課題組構建了滄州師范學院物理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每門課程在預期成果(培養目標、畢業要求)達成中的貢獻以課程矩陣形式給出,圖2為課程矩陣局部,顯示了物理學專業第三學年各門課程與預期成果的關系。圖中課程對目標培養的貢獻的描述參考了鞏建閩等人引入的國外高校方法,包含四個層次:引入I (introduced)、強調E(emphasized)、進一步加強R(reinforced)、更高水平A(advanced).
課程矩陣以二維形式將教育預期成果與課程體系的映射關系清晰表現出來,利用課程矩陣,可以按不同標準將課程體系劃分為不同子系統和分系統進行分析研究,以討論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和能否有效支撐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例如,按課程屬性不同可以將課程體系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個子系統,分別列出課程矩陣,圖2 即為必修課子系統課程矩陣的局部;而按照是否基礎課、專業課又可將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三個子系統,等等。同樣,可以根據預期成果不同將課程體系分為不同分系統來研究課程體系中每門課程對同一項“成果”的貢獻,檢查課程設置對“學習產出”而言是否有重疊或漏缺,從而優化專業課程設置,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有效實施人才培養方案,達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4 結語
課程體系能否很好地支撐畢業要求并為培養目標服務,還需要課程教學、考核評價來實現和證明。這需要進一步制定課程層面明確、有效的教學策略和考核方式。比如教學改革方面引入“雙導師”聯合培養、第二課堂與課堂教學結合、多元化考核,注重過程性評價等,這也是課題組下一步的研究計劃。
基金項目:河北省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項目“基于雙導師制的地方高校師范生從教能力培養模式研究”,編號:18456234;滄州市科技局科研項目“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下的地方高校教育實習改革研究”,編號:183000017.滄州師范學院重點項目“師范生職業能力‘雙導師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作者單位:1滄州師范學院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2滄州師范學院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