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勉
引言: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乃至各個行業領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給人們帶來的各種益處讓人們越發的重視新媒體技術,并且將其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去。在這個契機下,高職院校的英語老師為了課程發展,改善教學質量,將新媒體的優勢引入到英語教學中去。當前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優勢,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和環境進行大幅度的改革,提高課堂效率,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所以說,本文對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改革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多媒體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1 改進高職英語的教學理念
新媒體技術源自于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上面有大量的學習資源,非常有利于英語教學的進步。采用新媒體技術,不但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還能利用更多的學習資源,結合合適的教學方法,對于拓展學生思維方式,提高教學效果,都有非常好的作用,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質量。
1.2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課堂,教學主體是老師,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學生只能按照老師的節奏被動的接受。但是長久以來的經驗表明,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開發學生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導致課堂學習效率的下降。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利用新媒體的多種優勢,可以逐步改變當前英語課程學習的枯燥現象,讓學生明白英語的學習也有很大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基于新媒體的英語教學方式,適合高職院校的教學需求,讓學生的發展得到了合理的滿足。所以說,高職院校的英語老師應該加強對于新媒體技術的掌握,善于運用新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1.3 改進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以課堂為主,老師的授課、學生的學習、與老師的交流溝通等等事件均是以課堂為背景,對時間和地點都有要求。課堂上的有限時間承擔了大部分的教學任務。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弊端,首先是英語學習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發揮,逐漸就失去了學習的耐心。而在新媒體時代,時間和地域都不再是問題,互聯網的便利讓學生之間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交流溝通,互相督促學習以及分享學習心得。學生和老師之間也可以方面的處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相當于課堂的延伸,可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2 我國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方法的局限性
上文提到,我國高職英語的教學較為傳統,采用“填鴨式”或“灌溉制”的教學方式。只重視老師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重要身份。不同于中小學時期,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邏輯能力都已經發展的較為完善,完全有能力進行主動、大量的知識接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如果被動接受教學內容,不能充分的參與教學活動,會對課堂缺乏興趣,嚴重者還會厭惡英語。而且老師的授課得不到回應,使得老師的效率低下,最終影響教學質量。舉例來講,老師在講解課文時,就是按照教材內容先領著學生學習不認識的單詞,讓學生通過朗讀了解文章,然后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的分析,引領學生概述全文大意,對重點長難句進行剖析,讓學生學習語法知識。這么一套流程下來,往往需要兩個課時,花費了太多時間。對于語言學科而言,這種教學方式毫無樂趣可言,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還會讓學生思維僵化,對于教學質量沒有足夠的保證。
2.2 教學重理論輕實踐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只關注學生的理論學習,沒有重視實踐的作用。傳統課堂上,老師通過教材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然后通過課后作業和考核的方式檢驗同學們的掌握程度,這種教學方式主要的媒介就是教材和試題。但是這種模式缺乏對于學生的應用能力的針對性訓練。知識的學習要以實用性為目的,失去了這一目的,教學就失去了意義。尤其是對于英語來講,其教學目的就是能讓學生使用英語完成工作和學習,限于目前的學習條件,老師只能讓同學們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學習,無法開展深層次的實踐鍛煉。這種學習方式會導致英語的應用能力不足,影響學生長久的發展。
2.3 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欠缺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步入社會所需的工作能力,對于英語學科來講,指的就是綜合應用能力,比如語言交際能力、書寫能力等等。但是很多學校缺乏相應的培養計劃,教學重心落在了書面表達上。另外,我國英語等級考試諸如四、六級等等,考查范圍也是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比如詞匯量儲備、英語語法的掌握、閱讀能力、作文能力等等。所以說,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從學校層面,都對英語的書面表達能力展現了很大的重視,也使得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文字能力很強,具有扎實的讀、寫功底。但是與之對應的是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能力局限在書面表達上,對于表達交流方面的技能儲備不足。我國某高校一位英語外教曾參加過學校的英語課程考試,成績顯示,該老師的英語語法能力甚至低于很多中國學生,這種現象也常發生于很多外國留學生身上。這種現象表明,很多學生雖然語法知識扎實,但是并不能充分應用于日常的英語表達中去,以至于看似成績要高于外國留學生,但是無法用英語和外國人進行流暢的溝通和交流。而多媒體技術擁有豐富的教學條件和知識儲備,只是學校并沒有充分發揮它的優勢。
3 新媒體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策略
隨著新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其優勢越來越多,如何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優化英語教學模式
基于新媒體技術的幫助,高職英語教學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大量資源,增加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增強教學的操作空間,改善教學質量。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隨時調整教學節奏,讓學生快速的適應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的思維,創造出合適的教學環境。另外新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模式的很大不同就是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可以有效地帶動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解教材中的重難點時,老師可以利用一些活潑有趣的動畫或者視頻,讓學生能夠從多個維度了解知識點,加深印象。比如說,通過幻燈片的運用,把教學內容有序的展現出來,重難點突出,能讓學生對內容的把控更為方便;一些視頻、音頻的運用,則會讓課堂更加活躍,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老師之間,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互相溝通交流,討論備課時的問題,提高備課質量。課下,老舍學生還能多多溝通,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消除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3.2 豐富高職英語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和基礎。新媒體技術的背景下,利用互聯網的便利,老師們可以從教學內容上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結合不同專業、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大綱的范圍內合理的增減教學內容。這樣不但可以擺脫傳統教學內容對于學生思想的限制,還能豐富課堂知識,有利于學生的創造性和邏輯性思維的培養。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和空間中,新媒體技術可以拓展教學內容和范圍,帶領學生通過互聯網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風土人情,讓學生體會英語的語言氛圍。還可以對課程內容進行一個延伸和擴展,了解學習內容的背景知識,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比如課文有涉及到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先通過英文短片或者電影的方式,讓學生對獨立戰爭的背景和過程有個大概的了解,這種方式還讓課堂更加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在學習時就會順利很多。
3.3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當前的高職教育中,學生的自主時間是很多的,如何讓學生利用自主時間,開展有效地英語學習,是教學工作者的工作重點。借助新媒體技術,學生可以在課前就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料進行預習,對教學內容有大概的了解,標注重難點,這樣在課堂上就能有重點的聽講;在課后,老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好的學習平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并在線針對學生的問題展開討論和講解。老師還可以把不同的同學進行分組,鼓勵學生利用新媒體技術,通過不同的形式開展小組之間的競賽,以及多多交流學習,共同促進。
(作者單位:蘭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