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藝佳
在新的歷史階段,俄羅斯選擇以愛國主義教育的強勢回歸作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重要突破口,這是俄羅斯追求“歷史同脈性”、“民族繼承性”和“文化兼容性”融合式發展道路的戰略決策。本文在分析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的模式基礎上,探討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大力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
1 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的強勢回歸
蘇聯解體后,隨著原有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瓦解,俄羅斯民眾出現了信仰危機,尤其是在不健全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愛國主義情感發生了動搖,出現一些為了金錢出賣國家利益的行為,俄羅斯人民的愛國精神經歷著歷史的考驗。
自俄羅斯頒布首個愛國主義教育“五年計劃”以來,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已成為俄羅斯政府施政規劃的首要部分。在保持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優先方向的同時,著重強調了愛國主義教育應面向所有社會階層和年齡群體。根據2016—2020年愛國主義教育國家計劃,俄羅斯政府將吸收更多青少年團體、非政府組織等參與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增加教育機構中的志愿者組織比例,提高公民參與各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積極性。計劃指出,軍事機構應加強與社會的互動,培養公民保衛祖國的意識,增強針對青少年的軍事愛國主義教育。配合“五年計劃”,俄羅斯在總統辦公廳內還成立了社會項目管理局,負責主管全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同時,俄羅斯各聯邦主體行政機構里設立多個青少年教育機構,專門負責公民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此外,俄羅斯約有2000個組織與青年軍事愛國主義教育直接相關,在國際反恐形勢嚴峻、西方延長對俄羅斯制裁、經濟疲軟不振等背景下,俄羅斯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更為明確。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愛國主義是俄羅斯未來的堅實基礎,愛國主義教育對增強俄羅斯國家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普京曾指出,除了愛國主義之外,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團結多民族。”這也是他首次出任總統便提出制定愛國主義教育國家計劃的重要原因。
2 俄羅斯愛國教育模式
2.1 堅持以國家主導,完善各項政策
以國家為主導,從國家層面設計入手,通過制定國家層面的政策規劃,分步驟、分階段依法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是當今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大特色。這有助于愛國主義教育適應不同階段教育需求、貼合不同時期青年特點,從而確保教育富有時代性、實效性。從2001年起至今,俄羅斯聯邦政府每5年頒布一部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體內容的國家綱要,已成慣例。鞏固已基本建成的愛國主義教育系統。為確保愛國主義教育政策順利實施,普京上臺后,先后籌劃設立了各類負責領導、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專門機構,以強化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的組織領導。
2.2 依托軍事愛國教育,凸顯教育優勢
普京在闡釋自己的“俄羅斯新思想”和新型愛國主義思想時表示,要“充分借鑒俄羅斯帝國以及蘇聯時期曾經創造的優秀的教育成果與經驗”。開展軍事愛國主義教育是蘇聯時期的優良傳統,也是當前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攻方向。作為軍事大國,普京政府十分重視全民國防意識的培養。俄羅斯聯邦政府及高校投入大量精力用于開展大學生軍事愛國主義教育。
普京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視軍事愛國主義教育,是基于對國內外雙重因素綜合考量的結果。一方面,在社會經濟加速轉型、軍事領域深刻變革的新時期,俄羅斯軍隊在現代化進程中遇到了一些新問題,而化解這些矛盾的重要途徑便是訴諸“軍事愛國主義”。另一方面,國際軍事總體形勢的變化對俄羅斯軍事愛國主義教育提出嚴峻挑戰,俄羅斯戰略空間遭受強烈擠壓,在這種背景下,強化和創新軍事愛國主義便成為對內凝聚力量、對外迎擊挑戰重要法寶。
2.3 發展青年組織,加強教育抓手
青年歷來都是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對象,而青年組織更是普京實施“新型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抓手。蘇聯解體后,曾經擔負著青年愛國主義教育職責的共青團等組織已不復存在,許多嶄新的青年政治組織開始挑起這個膽子。近年來,俄羅斯政府十分重視青年政治組織的發展,將其作為延伸愛國主義教育抓手的“左膀右臂”。譬如俄羅斯青年聯盟組織成立于蘇聯解體之前,在蘇聯解體后由于政局不穩、社會動蕩等原因而發展受制。但進入新世紀以來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照顧,工作環境不斷改善,成員數量增長迅速,每年有上百萬人參加該組織的活動。該組織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加強對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強化俄羅斯青年的愛國意識和公民意識。
2.4 探索多種途徑,增強教育效果
普京的“俄羅斯新思想”認為,愛國主義教育可以采用各種能夠確保教育效果的具體途徑和手段。普京說,“我們需要尋找培養愛國精神和公民意識的新途徑”。
借助各種媒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大亮點。俄羅斯政府在國家電視臺開辟了一個專門播放愛國主義教育欄目的電視頻道,每天約播出20個小時。此外,拍攝放映愛國主義題材電影曾經是前蘇聯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現在,俄羅斯政府重新拾起了這一做法。由俄羅斯政府資助拍攝的電影《1612》在俄羅斯各大院線公開上映。盡管這是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但為了吸引年輕觀眾,影片借鑒了好萊塢的拍攝手法,將戰爭和愛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從而讓年輕人身臨其境地體驗到愛國主義的真實內涵。
俄羅斯政府通過修改舊版教科書也是拓展愛國主義教育路徑。俄羅斯各地中學紛紛采用了新版歷史教科書,書中對俄羅斯現代史特別是前蘇聯歷史進行了重新評價,喚起青年學生對蘇聯時代的客觀認識。俄羅斯政府認為,愛國主義教育決不能搞強行的灌輸式教育,更不能空喊“熱愛祖國、熱愛故土”等形式化的標語口號。為此,除常規的灌輸式教育方式外,實踐體驗式教育方式也被俄羅斯政府廣泛地應用。俄羅斯每年都會舉辦上百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其中包括歷史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博物館和紀念館集體參觀活動等。讓學生參與其中,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3 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模式對我國的啟示
首先,俄羅斯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國家綱要,為我國分階段制定相應規劃提供了經驗借鑒。我國有必要借鑒俄羅斯的做法,分階段、分步驟制定符合我國國情與公民受教育特點的愛國主義教育規劃綱要,以提高政策的現實針對性、可操作性及可持續性。
其次,俄羅斯大力倡導的軍事愛國主義教育,為我們將國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融入愛國主義教育體系之中提供了理論依據,與俄羅斯軍事愛國主義教育相比,我國的國防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融合的程度還不高,國防教育的內容與形式較為單一,在整個愛國主義教育體系中,地位也相對較為薄弱。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借鑒俄羅斯實施,“軍事愛國主義教育”的模式,將國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真正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增強公民憂患意識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再次,俄羅斯借助多媒體、青年社團組織等多種載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做法,為我們今后創新愛國主義教育方式提供了實踐參照。近年來,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載體日趨多元化,形式愈加多樣化。俄羅斯近年來探索出的一系列創新愛國主義教育載體的做法,值得我們給予一定借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必須以國家為主導,堅持把政府力量與社會力量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協調起來。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增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
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國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提出的新要求,對我們國家發展、民族團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全民族上下一心,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